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4章 法國俘虜的杯具人生

張佩綸接見秦鎧後,想必丁ri昌的淡定,他可是有些迫不及待,不過他在朝堂上可是久經風浪,自然知道這訊息目前的敏感xing,朝堂上雖然主戰之聲一片,不過做主的太后和恭親王奕卻始終沒有下定決心,畢竟面對的可是擁有號稱世界第二強大海軍、曾經歐洲第一強大6軍的法國。

上位者只求安安穩穩,這是不爭的事實,能不打仗自然是最好的選擇,只是目前的態勢,法國人一心想打,自己與湖北巡撫張之洞、翰林陳寶琛,以及朝中的朋黨寶廷等人電報往來,都是力主朝堂上儘快確定方略,不過這些奏章上去之後,都是軍機處壓著呢!

現在這個訊息,無疑可以讓畏敵如虎的朝中哪些老傢伙放下一些顧慮,同時能大大振奮民心,而清流們倡導的對法強硬態度,也找到依據。一直來,洋務大佬李中堂就是以清流不知洋務、不明軍事來反擊清流一黨對洋務派的攻擊。

而當他坐上閩浙總督的位置,張佩綸也自然瞭解這開辦洋務的緊迫xing,但是對於到底實行“洋為中用”,還是“全面西化”,這些年吵吵嚷嚷的都在乎這上面。好在,這馬尾給予他一個大大的平臺,而創造這個平臺的,確是洋務派的干將之一的丁ri昌,這多少有些搞笑的意味。

他最近的奏章中已經很少提及停辦洋務的話題,更多的是倡導讓有識之士來創辦朝廷的軍務。前些ri子,張之洞來電和他商議,要舉薦廣西太平知府徐延旭擔任桂軍統帥,入主越南軍務。

而之所以舉薦徐延旭,是因為徐知府在六年之前曾經帶兵入越南追擊黃崇英,結果一戰而擒之,說起來這故事,其實還和黑旗軍劉永福有偌大關係,這黃崇英和劉永福其實同屬天地會敗退入越南的軍隊。

一為黑旗軍,一位黃旗軍,前期為爭奪保勝的稅收大打出手,這也就是人民內部矛盾而已,劉永福顯然技高一籌,把黃崇英打得潰不成軍,不過法國人安業攻陷河內後,黃崇英豬油蒙了心,竟然賣身投敵,勾搭上法國人!

劉永福面對法國人和投敵的黃旗軍,也感到勢單力孤的時候,這位徐知府倒是恰到好處的趕到,便和劉永福約定,一起夾擊黃崇英,結果一戰而成,至於這戰功中有多少黑旗軍的功勞,後人就不得而知了,反正這功勳是記在徐延旭名頭下了。

這個提議同時也得到了在京師的侍郎寶廷的支援,不過歷史在這裡生了改變,張佩綸對於秦鎧可謂印象深刻,兩次克敵的全功可是這大清國獨一份的功勳,在過去四十年的歷史中,東方軍隊與西方炮艦之間的戰鬥,唯一的一次勝利是當初曾格林沁在大沽炮臺防禦戰中獲得的勝利,但是這一點勝蹟,被之後的南京條約和火燒圓明園的敗績徹底湮沒了。

而秦鎧在法國人擁有絕對優勢的炮艦之戰中,兩戰都獲得成功,擊毀敵艦5艘,對於通曉歷史的張佩綸來說,自然深知其中的艱難,所以歷史的小蝴蝶悄悄的扇動了一下翅膀,老張在與學士陳寶琛探討後,除了徐延旭外,更是力推福建布政使秦鎧。

而秦鎧因為張佩綸的推薦,也進入了清流乾將們的視野。今天帶來的勝蹟,顯然能讓張佩綸在清流一黨中凸顯出更多的影響力,畢竟是他的推薦,才使得秦鎧進入清流們的視野。

張佩綸悄悄的輕車出府,跟著秦鎧直奔南洋水師在船政後面的隱蔽港口,一路上琢磨著,他心中暗喜,自己憂國憂民,終於找到堪用的人才了,他自己在軍事上的能耐,主掌福建水師後,他可是明白了很多!

這大清的軍將,可不是自己能隨便指揮得動的,而存在於自己設想中的勤練jing兵,要真正實施起來,靠這些軍將的話,那還真是個不靠譜的事情,而這個秦布政使雖然不是清流一黨的人,算起來卻和自己頗為對路。

自己上回准許秦鎧在福建水師裡招募一營特別訓練營和為收復琉球訓練一萬6戰隊的的事情,結果摺子遞送到軍機處,一萬6戰隊當場就給槍斃了,朝中清流的同僚對此口誅筆伐一番之後,軍機處算是鬆口了,只許了一千的額度……這與當初的一萬,真是讓人寒心。

而福建水師訓練營的事情,倒也不知道秦鎧怎麼和水師提督彭南楚商議的,倒是給辦成了,彭南楚來找自己報告,調了2oo人去訓練營聽用,不過曾師爺那邊打聽來的訊息,訓練營實際編制是5oo人,其他三百,水師就吃了空額。

這事讓他火冒三丈,當時就把彭南楚叫來問話,結果給彭提督一通回話徹底噎住了,這水師的餉還是按照三十年前的額度給撥的,這些年銀子可賤了不少,不加餉怎麼會有人來當兵嘛!這福建水師號稱有兵37oo,實際足額的人數不過15oo,這多出來的空額不都給其他兵加餉了嘛!

彭南楚說話也客氣的很,張總督若是給支足餉,他立刻去把兵給招足了,決不吃空額……這話噎得張佩綸毫無方向,這軍中之事,他也沒去詳細問過,現在彭南楚說的事情也是有根有據。

且曾師爺也提醒過,現在就算是淮軍也是吃空餉成慣例的,這彭南楚也是一品的提督,都知道他是恭親王的人,總不能因為吃空餉去參他吧!思前想後,反正對於這支福建水師,他基本是放棄了!

想到這裡,馬車已經到了造船廠後面的大船塢,那艘俘獲的阿塔朗特號鐵甲艦已經被拖上船塢,工人們正在勤奮的為艦體進行休整,這艘戰艦的艦體,想比旁邊正在進行船體施工的仿5o1艦差別不大,都是35oo噸左右的鐵甲艦,不過稍寬稍短,這也是側舷炮戰艦的特徵。

張佩綸興致非常高,親自爬上戰艦,這可是大清國第一次俘獲敵軍戰艦……不過現在大清國還未正式宣戰,這倒是個問題!!!他皺了皺眉頭,繼續四處檢視起這艘法國鐵甲艦,戰艦的上層建築吃了幾顆重炮,顯然殘破不堪,此時已經經過簡單整修,該拆的都拆了。

老張逛了小半個時辰,還是興致不減,下船之後,見這戰艦的船底鏽蝕不堪,有些擔心的問道“烈風,這艘戰艦你還打算如何處理?”

“大人,這艘鐵甲艦過時了點,度太慢,不過現在南洋水師戰艦稀少,所以需要進行重新整修和改裝,希望還能堪用!”

張佩綸哈哈一笑,褒獎了秦鎧幾句勤勉節儉的話語,又把向朝廷申請成立水師6戰隊的事情說了一遍,聽說軍機處允了一千的額度,這倒是大出秦鎧的意料,這地方上自建新軍,可是滿清朝廷的大忌,看得出這朝堂上清流一黨輿論力量確實很強大!

從秦鎧而言,他對於這些清流的文人並沒有太多的反感之意,這些人雖然從歷史的角度看起來,多數都在誇誇其談,少有成效,他們針砭的內容,事實上可謂是包羅永珍,從貪瀆**,到封疆大吏自成體系的du1i,以及洋務運動的弊端,這其中有多少是對的,即便是後世的史學家也很難定論,當事之人更沒有自己這樣的歷史高度來判斷。

這些人所說所想,若是在自己那個時空,確實有些不切實際,因為他們寄希望依託那個完全爛到根的滿清zhèngfu!但是這批人,相比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僚,起碼他們是真心關心國事,針砭朝政,崇尚氣節道義,憎恨貪官汙吏,在對外交涉中主張強硬態度,反對妥協。

這些正是秦鎧願意一定程度上與張佩綸同進退的原因,在他看來,這些清流起碼都是有思想有想法的人,一些人經受挫折後,便沉淪下去,另外一些人,卻在看到這時代的弊端後,投身到具體的實務中去了。

歷史事實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是,在中國,要想做個好官,要麼就當個兩袖清風的清流黨,永遠不要參與實務,光動嘴就是了,因為作為清流黨,得罪了權貴,那麼你辦任何事情都寸步難行,甚至自身難保。第二個選擇,要不就為百姓辦實事,但就永遠不要得罪權貴。要想二者得兼,是不可能的。

但是,這個時空到底是增加了一些變數,秦鎧明白,他無法掌控清流的喉舌,但是他可以恰當的引導他們,畢竟有張佩綸這麼個清流乾將在這裡,而且現在兩人的關係亦屬於頗為融洽的狀態。

老張從辦新學開始,就生了很大轉變,現在主動提出辦新軍,這可以看得出,他在坐上督撫位置後,認識上的變化,依靠舊式的滿清軍隊,是無法完成清流們期待的強國夢的,不過自然自己出現了,那就用咱們的鉅艦大炮理論來引導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