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穿成通房後我跑路了 第48節

這番話把顏琇的心思說活絡了。

秋氏蹭了蹭她,“膽子放大些,我看老王妃對你的態度也挺好,你若能把二郎哄來,她多半是睜隻眼閉隻眼。”

顏琇默默地拽緊手帕,她也覺得送長命縷是個機會,端午節的習俗罷了,且又是小輩贈予長輩驅災辟邪的,算不得私物,傳出去也落不下口舌。

這樣細細想了一番,便道:“那待二叔晚些時候回來了我親自送他。”

秋氏滿意道:“總算是開竅了。”

於是一個下午顏琇都滿懷期待,盼著能見李瑜一面。

今日聖人請大臣們過端午,賞了摺扇、衣物,也有後宮娘娘們編的五彩絲。

端午不論男女老少人人都會戴五彩絲,祈禱長壽,但聖人賞的又不一樣,李瑜簡在帝心,也得了一條戴在腕上。

下午回去的時候已經很晚了,郭氏布了家宴,好歹過端午,一家子總要聚聚。

秦王父子三人坐在一塊說起宮裡頭的情形,李競問起秋氏,郭氏道:“我讓她帶顏琇出去觀熱鬧了,畢竟來趟京不容易。”

李競瞅了瞅自家老弟,試探問:“二郎前些日找寧櫻,可有蹤跡?”

李瑜回道:“沒有。”

李競拍了拍他的腿,“眼前不有一個現成的麼,你還瞎折騰什麼?”

李瑜失笑,打趣道:“大哥什麼時候也開始亂點鴛鴦譜了,你平日裡是沒這份閒心的。”

李競抱手,露出一副我也很無奈的表情,“阿琇這孩子挺溫順的,知書達理,也沒甚脾氣,你驕縱慣了,她應是能容忍你的。”

郭氏也道:“我瞧著也挺溫順,言行舉止頗有涵養。”

李瑜沒有說話。

也在這時,秦王的曾孫們被領了過來。

人們很有默契地終止了顏琇的話題,李競的兩個兒子跟秦王一行人行禮,眾人坐在一起嘮家常。

之後隔了近半個時辰,秋氏二人才回府,她們一到福壽堂,郭氏就命僕人傳菜。

碩大的長形餐桌能聚十多人,郭氏和秦王坐在主位,左右兩邊按長幼依次落座。

今日李瑜去過宮裡,著官袍,雖然品級跟自家兄長和秦王差得遠,但架不住人年輕又生得俊,白白淨淨的,通身的君子風骨,委實惹眼。

秋氏聽說他得了聖人賜的摺扇,還興致勃勃要開眼。

婢女把那摺扇奉上,秋氏小心翼翼開啟,扇面上有聖人親筆題的字,龍飛鳳舞,叫人看著歡喜。

秋氏問李競有沒有,他說沒有,她忍不住埋汰道:“你這個當老大的怎麼就不長進呢?”

眾人全都笑了起來。

顏琇偷偷瞄李瑜的腕上,那五彩絲編得可精緻了,也不知是從哪兒得來的。

熱菜陸續上桌,端午少不了粽子和雄黃酒。

夏日人們胃口不佳,飲食相對清淡,以湯水為主。

郭氏特地命小廚房備了蓴菜鱸魚羹、雞絲涼麵、鹽水鵝、燒花鴨、滷拼盤、魚凍、涼拌胡瓜、冰鎮過的銀耳蓮子羹等菜品。

中午李瑜一行人在宮裡吃端午宴,又用過粽子,這會兒都不怎麼餓。

秦王喜食粽子,不管是甜的還是鹹的都能用兩個。

郭氏提醒他少吃,那東西不易克化,恐傷腸胃。

倒是那道蓴菜鱸魚羹很受眾人喜愛,鱸魚細嫩,蓴菜爽滑,口感鮮甜,李瑜也用了一碗。

人們時不時嘮幾句家常,有時候郭氏也會問起江州那邊的端午習俗,顏琇皆一一作答。

來秦王府這麼久,在秋氏的關照下,她已經能很好地融入進這個家庭了。跟秋氏的兩個兒媳婦也親近,甚至郭氏對她的態度都比最初親和許多。

也不知是人們的親和給了她錯覺還是其他,總覺得她若能壯著膽子把李瑜拿下,那這個家庭必定是能接納她的。

然而她忘了,李瑜那廝就是個刺頭,就連寧櫻那般機靈的女郎都不一定吃得住他。

飯後人們又坐在一起說了陣話,夏日裡瓜果頗多,孩子們愛食冰酥酪,也喜歡蜜瓜、荔枝。

秦王方才又飲了不少酒,覺得頭暈,便早早回碧華樓歇著了。

李競和郭氏嘮了許久的家常,李瑜覺得疲乏,也先回西月閣。他和梁璜主僕離開福壽堂,秋氏就朝顏琇使眼色,她特地等主僕出了福壽堂才去的。

當時李瑜主僕剛出福壽堂路過一處人工湖時,忽然聽到顏琇在身後喚了一聲二叔。

李瑜頓住身形。

顏琇靦腆道:“今日端午,阿琇用五色絲做了一條長命縷贈長輩驅災辟邪,還請二叔不要嫌棄。”

說罷從袖中取出長命縷雙手送上,粉面含羞,兩眼藏著緊張的小期待。

李瑜瞥了她一眼,視線落到那長命縷上,並不打算伸手去接。她的小心思,他早就窺得明白,也沒甚興致。

不過人家既然送了,也說了是贈長輩的,也不好掃顏面。

李瑜看了梁璜一眼,他心領神會上前取那長命縷,哪曉得顏琇縮回了手。

梁璜愣住,李瑜也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