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三章 校長的解釋

清北大學的微博被粉絲們擠得水洩不通,也包括學校以前的校友們,甚至華夏的學生聯盟也都紛紛前來圍觀。

清北大學的名氣實在太大了,而且程校長的威望也實在太高,文壇大家來給一歌的填詞做專業的分析?這事沒生過呀。

作詞家協會沸騰了,程校長來做批判了,看看這量級,橙子這貨還有翻身的機會嗎?死定了!

無數關心著事態展的小夥伴和專業人士搬著小板凳開始學習,樂壇的作詞們,文壇的作家們,一擁而入,這種文壇大家公開上課的機會可不多。

影片一開始,一位一頭白的老人正端坐在書桌前,影片看樣子是在書房錄製的,微微頷示意後,程校長拿出了一份手抄詞本,正式陳紙的新歌廬州月的歌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這歌詞在我的學生向我請教後,我是認真的拜讀了一遍,而且也用一下午的時間查過古籍。''

聽到程校長拜讀二字,作詞家協會的人神情一凝,好像有點不對勁。

''我是真的很喜歡這歌詞,曲子好聽,很有古風韻味,而且這詞雖然是很多白話,但是不知道大家現沒有,歌詞每句話的最後一個字都是壓'ang'的韻。''程校長看著鏡頭,臉帶微笑。

僅僅一句話,很多人都是一愣,嗯?還有這事?他們是真沒注意到這個小細節,手邊有歌詞的趕快拿出歌詞看起來。

''真的啊,還真是哎。''

''我去,我還真沒現啊,當時只覺得很押韻,這……完全沒注意到啊。''

''這個影片看的不虧,多謝校長,真的第一次現這個小細節。''

大家都沒想到,僅僅一個開頭,就爆出來這麼一個大家都沒有現的細節,這時的作詞家協會里,所有人的已經眉頭緊皺了。

‘''我覺得要想理解古風的歌曲,還是得'先拆後合'吧,尤其是想聽懂古風而又沒有像作者一樣的文學素養,絕對缺少不了這種煉字煉句的環節。''

校長指著歌詞的第一句,正式開始上課。

''歌曲一開頭用的便是用了'鑿壁偷光'的典故,出自《西京雜記卷二》而'宿昔不梳',出自《子夜歌》其一,'宿夕不梳頭,絲披兩肩'其實這兩個故事大家也是有所耳聞的,我就不多說了。''

前面幾句歌詞的來歷很簡單,程校長大致略過,然後又簡單講解了後面幾句文學素養不太好,可能會不太懂的句子。

''三月一路煙霞鶯飛草長,出自《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北宋賀鑄《青玉案》,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典故。''

聽著專業人士的分析,看影片的學生們紛紛感嘆,有些詞自己可能見到過,但是能把來歷說的清清楚楚的,自己還真不行。

一句一句的解釋,很多聽不懂歌詞的人才紛紛知道,原來這歌的作詞這麼牛的?一歌的歌詞,裡面竟然摻雜著這麼多的典故?

樂壇的作曲們都沉默著,作曲好就算了,作詞也……?還讓不讓人活了?

協會里的作詞家都已經臉色青白,只有副會長握著拳頭一聲不吭,他在等,等著解釋橋邊紅藥,他誓自己這些絕沒有聽過這個詞。

古風歌手們也都聽著一臉崇拜,原來自己以前唱得那些都不是古風,不是摘抄幾句古詞就是古風,跟這歌詞比起來,得丟。

影片中的程校長一句一句逐字點評,每句歌詞的前後呼應都講得清清楚楚,簡直是在當範例文章一般講解。

當講到橋邊紅藥的時候,所有人都坐直了身體,來了,來了,終於講到這裡了。

微博裡鬧得沸沸揚揚的歌詞批判,主要針對的就是這一句,這一句到底有沒有來歷,是不是自己隨便編撰的,所有的疑問都即將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