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4章 閃了一閃

安靜的放映廳裡,觀眾們看著銀幕上快節奏的一連串場景切換,知道了故事背景。

科頓是個牧師,也是個驅魔師,還是驅魔家族的傳人。因為早產的兒子靠著現代醫學才能活下來並治好耳疾,他對自己的信仰有了動搖,又因為新聞一個小女孩因驅魔而死亡,他良心現要拍一部紀錄片揭穿驅魔騙局。

他挑了一封驅魔求助信,就帶著攝製隊前往事地伊凡伍德(Ivanood)的斯威策農場。路上,他大談心理醫學,病人是如何認為自己被附魔了瘋,其實只是心理問題,驅魔就是一種心理治療而已。

“驅魔師是一種醫生?你們可以那麼叫我。”切諾基轎車在前行,科頓貼著創可貼的臉龐笑得燦爛。

經過這7分鐘左右的明快開頭,三位影評人的興趣越來越高,現在可以肯定了,TeT拍出了自己的偽紀錄恐怖片風格,絕非是《女巫布萊爾》的複製,它是新的誕生。

技術方面很好,故事方面也講得不錯,出現了“現代科技和宗教信仰的衝突”這個驅魔題材的經典命題。

談驅魔電影肯定離不開《驅魔人》,這部被譽為影史上最恐怖的電影,最大的恐怖是對基督信仰的褻瀆,當年多少觀眾看得崩潰、哭泣、嚇暈,一如去年的《耶穌受難記》。但它不是單純的以恐怖為目的,是做了諸多的深層次探討,那命題就是其中之一。

他們都知道《驅魔錄影》的商業定位,拿一部9o分鐘的偽紀錄恐怖片和一部12o分鐘的經典比較是不適當的,他們對TeT的期望不是它有沒有《驅魔人》那般玄奧,而是它是否足夠嚇人,是否有什麼觸動人心的地方。

三人覺得影評界對驅魔片真的要求不高,可是上一部好的驅魔片似乎還是《驅魔人》,那都3o多年前的事了,後來的兩部續集和去年的前傳都很爛,卡斯特對前傳的影評關鍵詞是“完全中庸”,舍克是“失敗”、奧爾是“浪費時間”。

他們沒有被嚇到,也沒什麼情緒波動,其他影評人也說“雜亂,乏味,陳詞濫調……毫無可怕的歇斯底里的場面,甚至沒有驅魔”。大家都不知道那些好萊塢人腦子出了什麼毛病,所以3ooo萬製片費的、試圖在21世紀重啟這個系列的《驅魔人前傳》沒有逃過影評界的屠刀11%爛番茄新鮮度。

不過驚喜永遠是在你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生!

TeT的開局可以稱為“引人入勝(fasnetg)”,故事在展開,情緒在營造,很大的期待感。這要多虧一個《驅魔人》或TeT預告片帶來的預期真的有惡魔!真的有人被惡魔入侵了!

但科頓是個大騙子,他不是真懂驅魔,他甚至不相信驅魔,這讓人不禁想知道,他能搞定嗎?很大可能,因為科頓其實是有能力的,他拿著家族傳下的驅魔古書呢,這又讓人想知道當他得知真相後,會如何變化應對。

正是這些期待讓人對這個故事關心起來,很想看到預期的精彩。作為商業片,它的鋪展是成功的。

舍克想,這真是得益於它非同一般的代入感,先驅魔和偽紀錄片是一個聰明的結合,觀看之前還沒有這種感覺,現在卻要感慨這個角度給陳腐的驅魔片帶去了新風;同時離不開它的新攝影風格、精確的鏡頭和剪輯,讓人在知道這是電影的情況下還能有著巨大的真實感。

如果是跟《驅魔人前傳》相比,TeT都要成經典了。

三人真沒想到會這樣,格蘭德和波特寇拍了部好電影?想想又像一盆冷水潑下,雖然說看片不看人,但他們兩個真不能給人信心。

也許只是開頭不錯而已,影片第一幕都還沒完,現在沒什麼是確定的,前7分鐘好看不代表整個9o分鐘好看,期待越大失望越大時常都會生,好的商業片是既滿足觀眾預期而又出人意料的,爛的商業片越往後越雜亂無聊。

嗜血在三人的心頭一直都在,走出影廳時是失望心情的話,屠刀就會落下。

“驅魔場面不要求有《驅魔人》那麼精彩,做到歇斯底里,我就不會失望了。”舍克心中呵笑了聲,低要求而已,但太多的電影人連低要求都做不到。

“這不像偽紀錄片啊……”與此同時,格斯塔疑惑的說,看了好一會了,怎麼不是記憶中《女巫布萊爾》那種風格。

“別說話。”黛比正看得入戲,立時讓他不要吵,,真影響氣氛!

“不是說這是《女巫布萊爾》那樣的電影嗎。”格斯塔繼續說,有點不滿,“鏡頭不夠搖晃,這樣太像電影了,沒感覺……”

“我很喜歡。你想看晃暈人的為什麼不去看《女巫布萊爾》?”黛比的雀斑臉蛋也有不滿,對他影響她觀影的不滿“別吵了!”

兩個放映廳的普通觀眾們,有談話的只是少數,多數人已經投入了銀幕世界,技術手法等等不是他們關心的,像不像《女巫布萊爾》也不是,他們本來就是來看新電影的,好看就行了。

“現在怎麼樣?”艾瑪又問吉婭,看著銀幕上科頓一行人到了伊凡伍德小鎮,在駛向農場的路上,對路人們進行著問路和採訪,有說斯威策一家“消失”很久了,有說那裡曾經鬧鬼,神秘的氣氛越濃重。

她也越心裡沒底,跟之前想的不同,電影暫時跟爛沾不上邊,還挺吸引的……是因為她喜歡惟所以有加分?其實它不好?

“還早……”吉婭又說,神情好像有些不同了,語氣也緩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