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1章 告訴總統:滾

怎麼才能說動葉惟接受白宮的總統接見邀請?布瑞恩不知道。

白宮這個邀請不算遲也算不上早,像VIy這樣的新流行文化符號,18歲有他的成就和影響力,不管是什麼族裔,都讓白宮無法忽視,他還是亞裔的傑出典範,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這次會面是個雙贏,VIy的巨大人氣能為總統喬治-布什帶去一定的民眾支援,而他自己的價值也得到肯定和提升。

如果換了別人,其他的青少年明星偶像,還不興高采烈的答應下來,但不是葉惟!

這壞小子已經拒絕過出席上個月29號的白宮年度記者協會晚宴,不過這事他表示後悔“太蠢了,我錯過了一出好戲”,自然是指史蒂芬-科爾伯特在宴會上的演講,那本該是脫口秀演出,結果史蒂芬當著總統、眾多政要、各界名人和全球記者的面,狠狠的嘲弄了總統等人24分鐘。

這件事成了最近的熱點,雖然主流媒體想一筆帶過,但這段演講被放上了youTube,兩天就有了27o萬點選。

史蒂芬-科爾伯特真是火了,去年1o月喜劇中心為他新開的脫口秀《科爾伯特報告》現在是收視爆炸。

葉惟的拒絕出席也引起媒體們提及,不少批評他輕狂的聲音。

白宮正式邀請,這次是總統專門單獨的接見。對此,VIy聽了第一句話是“告訴總統,Fuck-you。”

“惟格,你再考慮考慮?和你的家人商量商量?”布瑞恩盡力的勸說,“別管總統是誰,這是‘總統接見一位18歲天才’,怎麼也是榮譽,你會更加獲得主流社會的認可。”

“也許你覺得是榮譽,我覺得是恥辱,所以沒有興趣。”葉惟說。

“那麼,注意分寸。”布瑞恩知道勸不動的了,不如做好提醒“不要對總統太過不尊重。”

“我儘量。”

……

近日關於總統布什被羞辱的事件接二連三,繼科爾伯特的驚人演講後,葉惟先拒絕白宮記者協會再直接拒絕了白宮的邀請。

白宮透露了這則訊息,白宮言人託尼-斯諾向媒體們遺憾的表示“總統很喜歡葉惟的電影,一直都想接見和表彰這位弘揚美國夢的優秀年輕人。我們盡了最大的誠意,可惜未能獲得他的應邀,想必他真的很忙。”

斯諾又說白宮以後仍將邀請葉惟,希望總統的心願可以早日實現。

白宮已經把皮球踢給葉惟了,大聲告訴了媒體大眾我們不是不正視他這個天才人物,是他不見我們。

拒絕總統接見的人不多,但是也不少,比如每年的nBa總冠軍球隊全隊都會受到總統接見,邁克爾-喬丹和拉里-伯德都有過拒絕去見當時的總統,喬丹是以“太忙了”為由,伯德則對媒體說“總統要是想見我,他知道去哪裡來找我。”

現在多了個葉惟,18歲的天才壞小子。

媒體上頓時一片譁然,右傾的媒體們紛紛指責葉惟不尊重總統,甚至說他不愛國,沒有usa榮譽心。

而左傾媒體們則在幫著葉惟,想為他叫好的人士和民眾排著長隊,但需要他表明態度,為什麼拒絕?千萬別是不愛國。

這次人們的期待很快得到了VIy的部落格回應“總統喬治-布什想見我,我不想見他。因為我不相信一隻狗會不吠他,除非它也叫spot,是的曾經有一隻,但它死了。”

這番話的意思顯而易見,spot是老布什的白宮第一狗“米利”的孩子,2oo1年隨小布什一起入駐白宮,死於2oo4年。

狗吠壞人、吠入侵者、吠擾亂安寧的人。spot既是斑點,也是汙點的意思。

媒體們把這句話翻譯了就是“喬治-布什他馬的是個戰犯,他和他動的戰爭是美國的汙點,他害得不計其數的人失去家園,也害死了很多很多人。我不是不愛國,我是不支援戰爭,並且厭惡布什這個傻帽。”

左右的媒體都炸了,以前葉惟除了表明過自己是親中派,還沒有展現過其它政治立場,外界都不知道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的支持者。這下民主黨真開心,VIy肯定不是共和黨人!

娛樂行業的人士大都支援民主黨,看來葉惟也是。

無黨派不是問題、不愛國其實也沒什麼,在美國能讓自己萬劫不復的只有公然種族主義。罵美國不會完蛋,奧利弗-斯通的電影都是罵美國,垮掉的一代大都罵美國,《每日秀》喬恩天天罵。

葉惟也沒罵美國,只是罵布什政府而已,科爾伯特當面罵了24分鐘。

不過因為他是亞裔而凡事敏感,少數族裔往往努力去擠進主流,現在主流追逐他了,他卻越表現出對主流的不屑,越來越散著垮掉的一代的浪子風氣。

《紐約時報》又給葉惟起了個綽號叫“小李白”。

沒幾個普通美國民眾知道李白,但垮掉派文學的四大天王艾倫-金斯伯格、傑克-凱魯亞克、格雷戈裡-柯爾索和威廉-博羅斯,前三位都受過李白的詩和生平故事的影響,把李白視為偶像之一。

當然還有另一位信奉佛教禪宗的垮掉派天王、自稱在五六十年代受中國文化與文學的影響度是8o%的加里-斯奈德,他翻譯的寒山詩集和他的詩對垮掉派影響深遠,之後有了凱魯亞克的《達摩浪人》,有了垮掉派對東方文化的情結,有了影響約翰-列儂的創作、人生理念,以及他和小野洋子、龐鳳儀的愛情,甚至影響到菲爾-柯林斯的第三段婚姻。

這也奠定了佛教在西方世界的傳播與地位。佛教是世界上最講平等、和平的宗教,正是當時美國社會最急需的精神。

不過絕大多數垮掉派、嬉皮士、搖滾歌手對東方文化、佛教和中國的崇尚只是一種不瞭解的臆想。

《阿甘正傳》把這點戲謔得淋漓盡致在阿甘和約翰-列儂在脫口秀節目對話的經典段落裡(特效合成),主持人問阿甘“中國是怎麼樣的?”阿甘如實的回答“在中國大6,人們差不多什麼都沒有。”

列儂聽了疑問“沒有財產?”阿甘不明白的又說“在中國,他們不去教堂。”列儂又問“也沒有宗教?”主持人說“難以想象啊。”列儂深思的說“只要你肯試著去想象,迪克(dIck,支巴)。”於是有了傳唱至今的《Imagine》。

“you-may-say-that-I'm-a-dreamer,but-I'm-not-the-on1y-one(也許你會說我是個做夢的人,但我不是唯一的一個)”——《Imag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