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3章 男權和女權

【葉惟是女權主義者——作者莉娜-杜漢姆

一位女性電影人跟隨葉惟的時間越久,越會被寵壞的迷失,天真的以為整個行業都會那樣,並不存在性別歧視、年齡歧視等這些醜惡事物,直至你離開了他去獨自闖蕩。

我在說我自己。2oo6年因為《冬天的骨頭》劇組特招女權主義者女性成員,我開始了與葉惟的合作。

他的諸多傑出無需多說,而他對待女性的態度則要細述。

大概沒有人能想到,當時我一個小小的製片助理,卻可以和他坐在一起討論、說笑,他還真的會認真對待你的見解。雖然我比他還年長兩歲,但在秩序森嚴的片場,這是罕有的人事。

後來我才知道這一點。剛剛離開他的時候,我自信的渴望著施展從這位大師那裡學到的和自己的才華。現實給了我的興頭一盆冷水,不管是在好萊塢,還是在獨立電影圈,不管你是要做導演、編劇、製片、攝影、藝術指導……還是演員,對女性的歧視甚至迫害都是實實在在的存在,只是不存在於葉惟周圍而已。

現今人們都說我是女權主義者的代表女性之一,我有多少的影響力,多少女孩們等著我對於這件事的話

事情源於葉惟和泰勒-斯威夫特在Titter上的矛盾,先是斯威夫特稱讚葉惟的新電影,葉惟的回應卻是一句調侃“冷靜,我不想被你寫成一張爛專輯。”斯威夫特用一句粗話回應了他。

無數的斯威夫特支持者開始攻擊葉惟,人們指責他就是個花花公子,永遠的壞小子,沒有道理去嘲諷一個同樣靠自己才華和努力獲得成功的女歌手。

事情因為洛德的加入而激化,這位天才少女歌手嘲笑了斯威夫特一番。相比她的女權主義者身份,人們更著眼她是葉惟的頭號粉絲。斯威夫特的支持者罵她和她亞裔男友詹姆斯-勞,充滿了令人厭惡的種族言論;洛德的支持者罵斯威夫特和她的前男友們,充滿了同樣令人厭惡的齷齪話語。

同時,從一個私人矛盾,成了男權和女權的對決。葉惟被推到了女權的對立面,不滿男權、不滿他的群體趁機拿他撒氣;而對女權、泰勒-斯威夫特怨懟已久的群體則趁機拿他做大旗進行狂轟濫炸。

人們在社交網路逼著你站隊,要麼支援葉惟,要麼支援泰勒-斯威夫特,沒有第三種陣營可以選擇。

無數有影響力的年輕女性公眾人物很可憐,這讓她們怎麼選擇?葉惟對於她們,有是伯樂、恩師、偶像、合作者、好朋友、前男友、未婚夫,但如果公然支援葉惟,她們又會被指責是對女權的一種背叛。

然而你必須站隊,否則媒體們會替你說了你根本沒有說過的話。

那些最有影響力的女孩不得不先行表態,伊麗莎白-奧爾森說“看著一群強大的、強壯的和粗暴的女人圍攻一個大塊頭男人,這很好玩。”艾瑪-羅伯茨說“嚇得抖!我是指葉惟是反女權主義者?你們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

她們無一不遭到攻擊,在這件事情上,幽默、理性、感性、解釋都已經不管用了,所有本來中立清醒的觀點都被嘲弄和曲解。

尤其在茉迪-賽明頓表她的言論後,她在社交網路很少言,這次她聲稱“我不明白極端女權主義者,她們還想由男人生孩子。這種生活態度一生都不會快樂。”她因此受到猛烈的攻擊,她的宗教信仰(Lds)最被攻擊,人們甚至說她支援一夫多妻制。

這成了一場徹底的鬧劇。

2o12年沒有到來的世界末日,好像在今年終於到來了。

這件事真讓我抓狂,因為葉惟和泰勒-斯威夫特都是我的好朋友,葉惟更是我的恩師,而且我知道真相不是這樣。

我沒有第一時間言,等待葉惟的處理。我本期待他會認真對待,像表一篇長文終結這出鬧劇,畢竟是他有失風度在先。

只是VIy似乎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他可能還在壞笑,他在推特說“大夥兒,冷靜,我只是不喜歡泰勒-斯威夫特,因為她的歌越來越難聽了。如果這事能讓她寫出一好歌,都朝我來吧。(捂耳朵哭泣的寶寶圖片)。”

他的態度讓我有點失望,可是我知道,他確實只不過是不喜歡斯威夫特近幾年的新歌而已,並非不尊重女性,也不是什麼男權主義。事實上在我看來,他是個女權主義者。

我想給大家講一件往事,也是為什麼另一位被逼著站隊的詹妮弗-勞倫斯會說“不管葉惟說了些什麼,他的本意肯定不是在冒犯女性。我是女權主義者,但別想我攻擊他,我從他那裡學到的太多了。”

那是《冬天的骨頭》開機拍攝第一天,拍了還沒有一個小時。

導演葉惟和飾演女主角“芮”的詹妮弗-勞倫斯因為一場戲出現了意見分歧,雖然那時候我還只是一隻片場菜鳥,但也明白這個分歧來得有多麼快、有多麼唐突。

那時18歲零8個月的葉惟是最年輕的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人,讓同齡電影人只能仰視的天才;而16歲零2個月的詹妮弗-勞倫斯是第一次出演影視的新鮮人,由葉惟一手提拔賞識,說她那時候什麼都不是是最適合的說法。

他們爭執了一會,葉惟說“你想什麼都好,就按照我說的來演。”勞倫斯極不情願,她的臉都漲紅了,說了句“I-under-protest。”

片場裡那些上了資歷的成員們聽了轟然大笑,連吉婭-科波拉也在微笑,而我、布麗特-馬靈等菜鳥不知道該不該笑。

不需要懂得片場文化,也能明白那句話的可笑一面。當時勞倫斯沒有半點資本對葉惟under-protest(保留意見,極不樂意,反對,抗議),她甚至可能因此當天就被踢出劇組,“芮”的演員成了另一個人。

後來我才知道這件事的另一層可笑,勞倫斯說的話與片場流傳多年的一個慣例不謀而合

在光線不足或者其他有一定風險的情況下,導演還堅持拍攝,攝影指導就會在拍攝前對該場景標註“under-protest”,以免出了什麼問題而被製片方責怪到頭上。這種自我保護也延伸到其它部門,像場記和導演對於越軸問題爭持不下,也會使用“under-protest”避免承擔責任。

詹妮弗-勞倫斯,一個16歲的新鮮人少女演員,在拍攝一場似乎最平常不過的場景時,面對著她的老闆、伯樂、導演,電影天才葉惟,一本正經的很不聽話“I-under-protest。”

那種笑果不亞於《衰姐們》裡任何的笑料,所以很多人笑不是看不起她,而是她無意中上演了一場滑稽秀。

這本是《冬天的骨頭》劇組整個拍攝期最大的笑料,那種每一次午餐的開心果。並且可以伴隨勞倫斯的整個演藝生涯,可以當時就流傳出去,讓她被貼上傲慢、愚蠢的標籤。當時我們都不知道,這一句話本可以葬送勞倫斯後來輝煌的事業。

再說那些笑聲真的相當刺耳,有幾個人笑得幾乎停不下來,那對於一位新演員的自信心真是十分嚴重的打擊。

正當我不知道該不該笑,我注意到,葉惟沒有笑。他不但沒有笑,他的臉色變得很難看,但他不是在看著勞倫斯,他掃視起了周圍笑的所有人,他的凌厲目光讓笑聲停下了。

“很好笑嗎?”他說。前一句話還平靜,後一句話他就像一頭咆哮的獅子“很好笑嗎!?”

整個片場都被他吼得不知所措,包括詹妮弗-勞倫斯,她雖然倔強的撐著,但也完全不知道正生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