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9章 這是一場戰爭

我見世間人,

I-see-a11-the-or1d,

個個爭意氣。

everybody-in-the-ap> 忽然一朝死,

one-day-died-sudden1y,

只得一片地。

on1y-have-a-ap> 闊四尺,長丈二。

Four-feet-ide,thirteen-feet-1ong。

汝若會出來爭意氣,

If-you-net-Jump-out-from-the-grave-and-keep-fighting,

我與汝立碑記。

I-i11-bui1d-a-monument-for-your-gone。

——葉惟部落格,拙譯一寒山詩

※※

27日這天清晨還不到6點,葉惟就離開酒店到珠江邊觀賞和攝影廣州的日出。通紅的太陽從遠方顯得微小的高樓大廈中升起,映紅了整個天地,讓江面粼粼光,真是無與倫比的華麗。

看過日出後,開始今天緊密的行程。

葉惟先到了第十甫路的蓮香樓飲早茶。今天是星期天,一大早就已經很多食客了,他老老實實排隊了一陣子,才以拼桌的方式進得了二樓大堂,與一個大叔成叔和兩位老伯陳伯、馮伯坐一桌,他們都是老廣。

四人每人一小壺功夫茶,一邊慢悠悠的飲,一邊吃著鳳爪、蝦餃、排骨等的點心。葉惟還點了“油炸鬼”,出了中國,要吃到這麼鬆軟香甜可口的油條很不容易。

他年紀最小,身形最大,當然要吃最多的東西。因為昨天吃飽了腸粉,今早主要吃雲吞麵,這是他最喜歡的粵菜之一,蓮香樓的雲吞麵還要“冇得頂”那麼好吃,他吃了三碗;還打包帶走一隻糯米雞。

這頓早茶吃了一個多小時,他走的時候,兩位老伯似乎才剛剛開餐,他們都七老八十的人了,真的是吃鹽多過他吃米。他想和兩位老人家交流,但語言不通,還好有成叔當臨時翻譯,他這個“番薯仔”才能聽他們講古,學到不少粵語。

談起那些咸豐年的事,陳伯和馮伯是雞啄不斷,他則聽得彷彿置身於那段烽煙歲月,感慨良多。

早茶過後,葉惟步行前往附近的華林禪寺。

到哪家寺廟上香是到中國旅遊的一個固定環節,以前隨父母來華時,他不喜歡這種活動,因為不覺得求神拜佛就能心想事成,但現在想,這只是一種尋找內心平靜的方式。

不過到華林寺不是為了拜神,就是去遊歷。華林寺最早叫西來庵,是禪宗始祖菩提達摩東渡後興建的第一間寺廟,距今已經快15oo年的歷史了。

走在這樣悠久的寺院中,看著那古樸的建築、蒼翠的大樹,葉惟有一種遁世的感覺。

並不是有什麼避世的心念,但有時候到這種佛門之地,能更好的看見自己和世界。一千五百年,多少人來過,多少事生過,悲歡離合、陰晴圓缺,終究都成了一抔黃土,每每思此,令人感慨莫名。

離開華林寺後,葉惟乘車前往中山紀念堂,之後去了越秀公園,下午到了長洲島那邊的黃埔軍校舊址繼續緬懷先人。其實他祖父是在南京讀的黃埔軍校的後身中央6軍軍官學校,這次沒計劃去南京就只來這裡了。

離開長洲島已經是傍晚,回到荔灣區又遊玩和吃了一個夜晚。

今晚他如願拍了很多街頭照片,因為藍色長袖T恤遮住了紋身,人們對他的好感度直線上升,他以招牌笑容和話語,還是挺輕易的請到一些女生、情侶和各方老百姓拍攝影照。

當凌晨回到酒店,葉惟總計被人認出兩次,一次是在越秀公園的一對年輕情侶,另一次是在上下九的一群初中小女生。能認出他的都是影迷粉絲,自然是激動高興,尤其那個最先認出的小女生幾乎哭了,好像是瘋狂追星族。

但她們的心思都很純樸,要簽名合照而已,不是骨肉皮,真惹人喜愛。

這事說起來有點虛榮,第一次在中國被認出,被熱情的支援,他很開心,一起比著V手勢。

回到酒店沒有當即睡下,他用膝上型電腦整理了一番照片,然後往部落格上傳了第一篇中國圖文遊記,並且附上了一自己新翻譯的寒山詩。這是他最近的最大感觸,乍看像是反戰詩,也的確是,這場戰爭是所有生命的種種鬥爭,也許永遠都無法停下,因為地球生命被締造之初就是帶著競爭的天性,真是可悲可嘆。

老套的一句,雖然如此,這個競爭世界可以有更多的愛,更多的和平與歡笑,而不是悲苦哭泣。

第二天28日上午,葉惟按原計劃,買了些禮物前去天河區龍湖路的廣州市社會(兒童)福利院探望孤兒。

福利院一般不接受個人義工服務,但他是名人,之前聯絡過可以。福利院建立近5o年了,長期有上千名的孤兒,包括醫療、養育、教育和收養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