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5章 貝瑟尼的對手

“有請北岸地區青少年衝浪賽冠軍得主領獎,貝瑟尼-漢密爾頓!”

大銀幕裡的海岸邊領獎臺一片歡騰,觀眾們也看得高興,這場衝浪賽只有短短的幾分鐘,與其說是體育競賽不如說是人物展現,戲裡戲外每個人都看到了貝瑟尼的天賦、才能、遠大美好的未來。

貝瑟尼站上領獎臺的正中,右手高高的舉起獎盃,左手也在張揚,在掌聲歡呼聲中笑容燦爛!

多倫多,放映廳裡觀眾們坐了個大半滿,與父母一起來觀影的妮娜豎起兩隻大拇指,不是給艾瑪是給貝瑟尼,同為運動員,她想自己大概明白所有這些心情,知道這有多麼了不起。

舉起冠軍榮耀的時候,那感覺就像贏得了目前能贏得的一切,還會繼續贏得更多……

洛杉磯,33歲的青年編劇埃裡克-古根海姆有點疑惑,沒有對手的設定!nyu藝術學院編劇學出身,擔任過改編真實事件的體育電影《冰上奇蹟》的唯一編劇(8o%新鮮度,9o%喜愛度,Imdb-7.5),他清楚該怎麼執行。

也許哪個故事不需要有對手,但涉及爭勝的體育故事怎麼能沒有?像《冰上奇蹟》裡年輕的美國冰球隊在奧運決賽面對連續四屆冠軍蘇聯隊,沒有任何人看好美國隊,當黑馬戰勝了不可能戰勝的對手,激動人心的奇蹟就生了。

如果這部電影要登場對手,顯然這個場景就是最好的登場時機,貝瑟尼可以贏也可以輸,都能與第二或第一的對手建立聯絡,並一直延續到故事的最後,到時怎麼處理都有更大的張力,奇蹟般的冠軍,或者雖敗猶榮並且化敵為友,都會一起站在冠軍領獎臺上,再進行一番感人的演講。

這是競技題材的常見橋段和主題精神,甚至連桑德拉-布洛克那部動作喜劇《選美俏臥底》(2oo1)都這麼做;而以嘉獎場景作為結局就更廣泛了,《星球大戰1》也都是。

但現在貝瑟尼沒有對手!連這方面的苗頭都沒有。

沒任何的爭執段落,貝瑟尼贏下冠軍,阿蘭娜第二名,另一個黑少女第三名,一片和氣。葉惟在想什麼?

古根海姆看著銀幕裡欣喜激動的漢密爾頓家,一時間想不明白。

“湯姆老兄,你們女兒有實力成為職業選手。”賽事裁判組的一個夏威夷人中年大叔本與湯姆、謝里笑談,“她的靈氣、她的意志,她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兩人都笑容驕傲,而湯姆特別的驕傲,他望著那邊領獎臺上的貝瑟尼,說道“她是天生的冠軍。”

特寫鏡頭把科林-費斯望女成龍的眼神完全呈現在銀幕中。

朱莉婭-羅伯茨不禁讚歎,費斯這演得真好!艾瑪真的該學著點。

Lms和ss都有望女成龍的父親,但心理、行為和表現是不同的,Lms的理查德與成功失敗的關係不只是對女兒的期望,那已經成了他的人生哲學、對待所有人的劃分方式,又因為其它生活壓力,所以理查德很嚴肅煩躁,偶爾地搞笑。

而“湯姆”是很歡樂和善,偶爾的嚴肅,正是那不經意間顯露出的一點點嚴肅全然暴露了他心中的驕傲與期望,這不是他的生活哲學,但他有這麼一個女兒,他就成了一個驕傲的父親。

理查德巴望著奧利弗成功;貝瑟尼的成功讓湯姆願望她更成功,這是兩者的不同。相同的是漢克斯和費斯都傳神的演繹了一位父親,還沒有遮掩其他演員的光彩,而是把群戲帶動起來,都是最好的演員。

這種驕傲也表現在謝里、諾亞和提姆那,全家人都沉浸在冠軍喜悅當中。當大叔本跟他們說有專業的衝浪手經紀公司要簽約贊助貝瑟尼和阿蘭娜,他們和走來的布蘭查德一家、貝瑟尼,眾人都驚喜極了。

兩個少女欣狂得又蹦跳又大叫,進軍職業選手!

有沒有興趣?

“是的,是的,是的!”她們連連的歡呼,兩家人都歡天喜地。

銀幕外投入了故事的觀眾們亦感到高興,這時鏡頭一切,畫框右近景是那個獲第三名的黑少女斜側面,她抱著衝浪板,面無表情的望著遠景那邊的貝瑟尼等人,大景深讓眾人和經紀人的笑臉都十分清晰。

很明顯沒有經紀公司看中她,她似乎沒有成為職業選手的機會。

古根海姆頓時上了心,這少女其實就是對手?銀幕上一個反向鏡頭,左近景的貝瑟尼歡笑中望見了遠處的黑少女,她的笑容微變,她注意到只有前兩名被贊助的情況了。

這不像是在建立對手……

“嘿,阿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