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597四品了

高拱和郭樸入閣詔書出,也是一個訊號,代表著嘉靖皇帝對朝堂勢力的再次調整。

高拱為人,自從離開裕王府進入朝堂後,做事愈乖張,雖依舊保持人前謙虛溫和,但行事也愈霸道。

他的入閣,雖然是以東閣大學士身份腆居末席,但朝廷裡瞭解他的人都知道,高拱絕對不會甘於成為內閣中一個任人擺佈的棋子,他和徐階之間的爭鬥將不可避免。

挑起臣子之間的內鬥,皇帝身居高位調停,這已經成為嘉靖皇帝掌控朝局的通常手段,也被大臣們熟知。

由此,倒是沒人想到這次人事調整,嘉靖皇帝更深的目的,僅僅只以為是要讓朝堂恢復到當初的樣子。

不過,禮部和吏部尚書的位置空出來,自然又是引得眾人覬覦。

禮部和吏部的侍郎都對此位置虎視眈眈,其中尤以陳以勤呼聲最大。

當然,眾人支援陳以勤上位很大的原因還是因為裕王。

雖然內閣閣臣皆掛各部尚書職,但他們一般情況下都不會直管各部,而只是為了提升他們的品級。

畢竟,若內閣閣臣若只是掛大學士頭銜,則他們只能是正五品官職,上朝排班都得站到後面去。

對於這樣的神仙打架,和魏廣德這些人自然無關,他們現在只能是一心鋪在校錄館裡,倒是免卻不少是是非非。

“老爺,這是裕王府派人送來的。”

魏廣德正在校書,蘆布從門外進來,送上一份裕王府出的信札。

魏廣德只得暫時放下大典副本,取出紙條快瀏覽了一遍。

字不多,不過卻直接影響朝堂政局。

“博改遷吏部,高儀升禮部,趙炳然回朝進兵部。”

看完字條上的內容,魏廣德只是揮揮手,示意蘆佈下去。

裕王府不知道是透過司禮監還是什麼方式,提前一步知道了嘉靖皇帝這次對朝廷官員的調整,而且調整方式也很出乎意料。

宣大總督趙炳然卸任,回京城掌兵部尚書,原兵部尚書楊博卻是去了吏部擔任尚書,至於高儀從侍郎升為禮部尚書其實還在魏廣德猜測範圍內。

實際上,最初魏廣德盤算最可能接替高拱的就是陳以勤和高儀中的一位。

不過,楊博的調任就有些出乎魏廣德預料了,難道楊博還有機會入閣?

此時,這個念頭在魏廣德腦海裡閃現。

由兵部尚書進入內閣的,除了在正德朝劉瑾搞出來一次外,在大明中後期幾乎就沒有出現過,倒是禮部和吏部尚書往往成為大臣入閣的跳板。

而嘉靖皇帝這次忽然調動楊博的職位,給人一種很強烈的感覺,那就是有意讓楊博入閣。

拋開別的不說,楊博確實有能力入閣,但是他過往經歷就完全和閣臣搭不上邊,這也是在這份旨意布前,絕對不會有人會想到楊博還有遷吏部尚書的機會。

裕王府似乎也認命了,並沒有因為陳以勤在這次官場大調整中就急急忙忙召回魏廣德、張居正等人商議。

或許,在高拱升遷一事上經歷的太多,裕王也想明白了很多事兒。

反正到了散衙的時候,魏廣德也沒有接到裕王府的新訊息。

幾日後,果如那張字條所記載,楊博改為吏部尚書,高儀升為禮部尚書,而宣大總督趙炳然的召回聖旨也已經經過六科往大同。

這次朝堂官員的調動不可謂不大,魏廣德本來以為會和自己無關,他們這幫人現在就不斷被內廷太監提著小皮鞭不斷鞭策,讓他們加快《永樂大典副本的抄錄工作。

只是,似乎嘉靖皇帝也沒有忘記他們這些默默無聞,努力工作的官員。

這天,魏廣德還在校書的時候,蘆布又小跑著進了值房。

“大人,李閣老來了,還有聖旨。”

“李閣老?聖旨?這次是誰的好事兒?”

魏廣德聞言抬頭看了蘆布一眼,隨口問道。

“李閣老讓所有分校官都去前面大堂接旨。”

蘆布急忙說道。

“哈。”

魏廣德一瞬間內心就有點小激動,不過很快就冷靜下來。

他已經對自己的官職不抱幻想,去年因為校書才升了一次官,這次或許就是和上次一樣,普惠的一次旨意,給大家記功一類的,只能在京察時候才有效果的嘉獎。

不過,既然李春芳都來了校錄館,魏廣德自然也不能讓他就等。

簡單把書籍收拾一下,就起身出了值房到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