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456傳佈天下

聽到嘉靖皇帝喜歡看《永樂大典,魏廣德心中不由一動。

據他所知,後世殘存的《永樂大典很少,其中相當一部分還不在國內,而是被列強在清末掠奪走了。

魏廣德當初倒是在皇宮裡看到過《大典這套書,可是緊接著生的火災讓他也沒工夫好好看看,到現在只剩下一個感覺,那就是書多。

至於之後,嘉靖皇帝命人怎麼安置的這套書,他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他還是知道,自那次火災後,即便是翰林院中人要想借閱《大典也變得困難起來。

宮中存放的《大典,到底安全不安全?

魏廣德心裡有數,嘉靖皇帝居所都能生火災,而且直接把宮殿夷為平地,可見宮裡其實未必安全。

雖然不知道在明朝的時候,《永樂大典是否遭到過破壞,但是想想存放於南京的《大典原本和所據原稿付之一炬。

“陳大哥,想不想立功?”

魏廣德忽然沒來由的說了一句話。

“立什麼功?”

陳矩好奇問道。

宮裡比朝廷傾軋更厲害,誰不想拼命往上爬,即便他又幹爹高忠護持,可也希望能夠更快的升遷。

“陛下不是喜歡《永樂大典嗎?那你知道這《永樂大典一共有幾套,現在是什麼情況?”

魏廣德笑著問道。

“不知道。”

陳矩搖頭,“我雖然看過《大典,可還真不知道這書有幾套。”

“那我告訴你,《永樂大典一共有兩套,宮裡這套是成祖北遷時抄錄的,《大典原本和所據原稿都在南京,不過......”

“不過什麼?”

陳矩追問道,他已經隱隱感覺到魏廣德要說的意思了,只是還有些模湖。

“永樂五年定稿後,成祖太宗皇帝看了十分滿意,親自為序,並命名為《永樂大典,原本藏於南京文淵閣,正統十四年南京文淵閣大火,《永樂大典和所據原稿付之一炬。”

魏廣德澹澹開口道。

“燒了?”

陳矩有些不可置信的追問道。

“燒了。”

魏廣德依舊語氣平澹的說,似乎和他完全無關一樣。

事實上,這事兒還真和他關係不大。

《永樂大典這種書,私人是很難收藏的,實在是書籍太浩瀚,就算是僱人抄錄,其工程量之大也非普通人所能及。

“你的意思是......”

陳矩皺眉,《永樂大典他是知道的,那可是一書庫,不是一本兩本,或者一櫥兩櫥。

“陛下既然喜歡《永樂大典,你不妨找機會給陛下說說,讓人多印製一些出來推廣,這樣更安全不是,也不擔心一把火就把這本鴻篇巨著給燒沒了。”

魏廣德澹澹開口道。

古代修書,這被認為是德政,即便在費精力和銀錢,文官都會舉雙手贊成,絕對不會反對,因為這提現皇家對文化的尊重,對讀書人的重視。

“容我想想,這事兒太大了,那麼多的書.....”

陳矩想到這裡就覺得頭大,不覺搖搖頭。

印書,除了朝廷可以做外,其他人怕是不會接這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永樂大典內的內容太過駁雜,全套書籍就是找地方堆放也是不易,未必會有多少人有實力收藏。

陳矩已經想到,要是他提出來,或許嘉靖皇帝會有這個想法,就是.....

“好了,陳大哥,看你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我讓你個人出錢印製,呵呵.....”

魏廣德笑笑,隨即又說道:“陛下經歷那麼多次火災,我覺得他心中說不得已經有想法,只是還未成形,你提出來,必然讓陛下對你刮目相看,何況此事又不會落在你頭上。

就算不是內閣哪位閣老牽頭,也得是禮部某侍郎負責此事,主要應該還是翰林院的差事。”

看到陳矩還在猶豫,魏廣德又繼續說道:“真有此心就要抓住機會,說不得讓別人搶先報到陛下那裡,可就錯失良機了。”

時間轉眼進入十二月,嘉靖四十年快要過了。

月初開始,英國公張溶等人開始馬不停蹄告謝郊廟社稷,只是誰也沒想到,就是這天,宮裡御馬監又被一把大火燒了,火勢甚大,直接燒了九十餘間屋子。

朝中百官私下裡不得不感嘆一句,這倆年嘉靖皇帝貌似和火德星君犯衝,動不動就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