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10章 899海禁不好

第81o章 899海禁不好

“此事當然可行。”

魏廣德聽到是朱衡和梁夢龍在考慮用海運而棄漕運,心裡自然是支援的。

雖然他們的目的並非是為了節約運輸成本,而僅僅是為了避開黃河。

當初他給隆慶皇帝寫過奏疏,不過最後都沒有下文。

其中關節,魏廣德多少也能猜到一些,那就是影響太大了,皇帝也難以抉擇。

畢竟,隆慶皇帝考慮此事不會只聽他一個人的話,還會召集其他大臣詢問,瞭解情況。

不過這次貌似和以前的情況不同,以前只是朝廷高層的探討,而這次有山東巡撫出面支援,貌似地方上有了推動的人,最起碼可以進行一些嘗試,而不是以往只是在朝堂上的誇誇其談。

“梁夢龍是北直隸人?”

魏廣德想了想,對梁夢龍這個人印象不深,在朝中見過數面,還是他在順天府時候的事兒。

那時候魏廣德還在翰林院,也沒什麼權勢,大家見面也就是拱拱手罷了。

“真定人,嘉靖三十二年進士,算是你的前輩了。”

譚綸笑道。

說起來,魏廣德這人升官度是真的快,不嫉妒是不可能的。

誰叫人家運氣好,老早就搭上裕王這條線。

那時候,看好景王的可不在少數。

“如今,黃河年年大水,阻斷漕運,重啟海運已經是不得不行之策。”

魏廣德看著譚綸,臉帶苦惱的說道:“其實海運之事,我在潛袛之時就和陛下討論過,直到我入閣後,兩次上奏此事。”

“啊?我怎麼沒聽說過這事兒?”

聽到魏廣德說他早就和隆慶皇帝說過重啟海運的事兒,譚綸自然很是驚奇的詢問。

“茲事體大,都是我寫好後面聖時親手遞交,沒有經過司禮監、文書房,外界當然不知了。”

魏廣德嘆口氣,這才繼續說道:“每次陛下看完我的奏疏和我討論半晌,都顯得很是意動,但之後都沒了下文。”

“為何?”

譚綸緊接著就追問道。

“陛下應該還垂詢了其他重臣,大家意見相左,所以陛下那裡就猶豫了。”

魏廣德看著譚綸,“我記得當初遼東大災,朝廷選擇海運濟遼,那會兒漕運勢力就極力反對。

好在當時先帝乾綱獨斷,雖然海運濟遼只進行了幾年,在遼東災情緩解後隨即罷黜,但當時的朝堂環境我還記憶猶新。

朝廷裡,有太多人在漕運上有利益瓜葛,別的不說,就說我在京城這些年,九江商人就沒少用我的名帖行走運河之上。”

魏廣德只是點了這麼一句,他相信譚綸是明白其中道理的。

對魏廣德這樣位高權重的大人物來說,或許這點銀子算不得什麼,要不要都無所謂,可是京官裡還有無數品級較低的官員,他們往往就靠這名帖這東西賺銀子養家。

京城居,大不易。

至於煽動京官反對海運,理由自然也在於此。

一旦漕運失利,京官們就不得不考慮自己的荷包會不會受損,因為商船改走海路,沒有運河之上的那些鈔關,他們的名帖自然就失去了意義。

當然,或許海港也要隨之建鈔關,但是名帖還能不能用,那可就說不定了,他們不會願意去賭這個事兒。

所以,在京官的隊伍裡,反對海運是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的,只要稍微一煽動,就會讓許多人附和。

“那你覺得,此事該如何操作?”

譚綸對漕運、海運沒有明顯的偏見,因為他根本沒有涉及到這方面的事兒。

不過他坐鎮薊遼,手下兵卒的軍糧,部分也是依靠漕運,所以在京城時朱衡對他提起,這才讓他上心。

想到那時朱衡就讓他問計魏廣德,行與不行,如何操作,於是就直接問出口來。

魏廣德想了想才說道:“我覺得,此事最好不要有工部上奏,還是山東直接上奏此事,士南兄在京城幫忙活動,重點還是要說服高拱。

只要讓高拱知道,要保證南糧北運的安全,恢復海運勢在必行,此事當可行。”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