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08文武

魏廣德還真沒想過翁溥擔心的這個事兒,那就是援軍宣大兩軍到了戰場卻不敢主動出戰的事兒。

可是稍微細想後,魏廣德又覺得說不定還很會如此。

嘉靖二十九年的時候不就是這樣嗎?

周圍勤王大軍匯聚,卻沒有一支部隊敢於主動出擊,攻擊分散在京城附近搶掠的俺答部,最後人家很輕鬆的就退出關口。

至於那些戰報,稍微動動腦子就明白,一開始都不敢打,你還怎麼指望人會出力打生打死,要麼殺良冒功,要麼就是遇到幾個走散的倒黴蛋。

“所以,大人的意思是,搶在大同軍到位前,強令宣府軍出戰?”

魏廣德說道這裡,忽然明白了翁溥這麼做的含義,既是主動挑起戰事,讓俺答汗不敢輕視明軍,又讓隨後趕到的大同軍不能置身事外。

要是宣府軍在那裡打生打死,大同軍卻在一邊作壁上觀,戰後這官司必然要打到金鑾殿上去,宣府也不是後孃養的。

雖說明軍畏敵怯戰,可也得分清場合,那怕是裝裝樣子也要硬著頭皮上才行,這也難怪翁溥打算把他派到大同軍中去督戰。

兩個人,兩雙眼睛在那裡盯著宣府和大同軍,最後京城的態度必然是以他們的意見為準。

“宣府軍要是能夠重創俺答部是最好的,主要還是要表現出作戰態度,在有大同軍逼近的情況下,俺答部應該會選擇退出長城。”

翁溥輕聲說道。

魏廣德這會兒沉默了,好半天才問出一句話來,“邊軍戰力真這麼不堪?”

雖然有心理準備,可是從兵部右侍郎嘴裡說出來的話,由不得魏廣德不信。

太扯了,要是真出現翁溥擔心的事兒,宣府大同軍匯聚於此後,又不敢對俺答部開戰,長此以往明軍還會有什麼軍心,以後怕不是見到蒙古人轉頭就跑,花那麼多銀錢還守個屁的長城。

“邊軍中有敢打的,只是不多,所以大同軍到以後,你要注意下面哪些將官是有膽量和韃子交戰的,這些人才是此戰的關鍵,特別要注意,別被那些貪生怕死的把戰局帶偏了。”

翁溥繼續說道。

“翁大人,我實在不明白,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把這些人調動走,留下敢打敢拼的將官,還有這長城,現在每年還在投入銀錢進行修繕,但是長城沿線隘口如此之多,大小關隘我這轉了一圈下來,感覺大關能守,小關根本守不住,都沒多少人手。”

魏廣德又說道。

“不守不行啊,小關城主要是位置偏,你看沿途還有不少地勢險要之地,如果邊軍戰力稍強一點,就算韃子打破關城,也會在向裡突進過程中被周邊趕來的大軍堵住。

咳咳,大關之所以是大關,就是因為地勢原因,更加方便運輸,自然就能駐守大軍,關城反而更不容易被攻破。”

翁溥解釋道。

聽了翁溥的話,魏廣德明白為什麼長城上隘口那麼多,還能分出大小城關來,和道路條件有關。

就算韃子打破小城關,後面還有一條不好走的山路,自然很容易就被增援來的大軍堵住去路。

當然,這要得是明軍還有基本的戰力和飽滿的戰鬥決心,否則像翁溥說的那種,見到韃子就跑,地勢再好也沒用。

只是這個時候,魏廣德忽然想起之前收到的資訊,今年貌似宣府那邊打的不錯,除了年初一股人馬在巡邊途中被人圍殲了,之後韃子入寇就在新任宣大總督許論的指揮下打的有聲有色,至少場面上不難看。

大同那邊今年沒什麼戰事,戰力怎麼樣到是不知道。

這個時候魏廣德有點動了心思,既然宣府那邊要先開戰,只要督促宣府軍奮勇作戰,在大同軍逼近戰場前,俺答部後退就是必然的結果,很可能大同軍都沒開打,俺答部就退出長城。

是的,魏廣德有點想要去宣府軍中督戰而不是等大同軍,兩者最後的戰功可是截然不同的。

對於翁溥來說,不管最後結果怎麼樣,他都是排程有方,都有大功。

而對於魏廣德來說,如果是隨大同軍行動,沒什麼戰功的話,那也就是協理有功,可如果是督戰宣府軍擊潰俺答部,那就是大功一件。

雖然魏廣德不怎麼稀罕軍功,他還想回翰林院做檢討,考滿升級,運氣好說不定能混到太常寺或者詹事府的職銜,那就爽了,他知道自己年齡是硬傷,不可能有機會遷禮部,現在遷禮部無非就是主事,還不如在翰林院混資歷,熬成學士後再遷禮部,之前還是在太常寺和詹事府過的舒服些。

隨著魏廣德被授官翰林院檢討,魏廣德自然又再次修改了自己的為官之路,之前還以為要在翰林院呆滿三年等散館,現在不需要了,節約了三年時間,考滿就可以做編修。

只是這唾手可得的東西,順手拿下似乎也是不錯的選擇,丟了實在可惜。

魏廣德雖然擔心被朝廷安排去做軍事文官從而斷了自己入閣的念想,可也不希望錯過立功機會,讓自己的履歷變得好看些,似乎也是可以選擇的。

魏廣德有些神思不屬,不知道該怎麼選擇。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