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17蘇州“惡少”事件

“府中事無大小,必令中使往問。”

看到裕王府在高拱離開後依然無比依賴,讓魏廣德既羨慕又失落,由此他也產生了不進裕王府當差的想法。

要是按照裕王府現在的情況,他就算進了裕王府,也不過會成為裕王和高拱之間聯絡的交通員,他實在沒有把握取代高拱在裕王心中的位置。

九年,高拱在裕王府陪了裕王九年時間,這絕對不是可以輕易忘記的。

只是,在魏廣德還沒來得及找高拱的時候,一封來自南直隸的十萬火急奏疏被送入朝中,再次引了一場朝堂大地震,所有人都被奏疏的內容雷的不輕,實在是太出乎意料了。

“十一月初十日,各持長刀、巨斧,夜攻吳縣、長洲和蘇州衛,劫獄囚,鼓譟,攻都察院,噼門而入,應天巡撫翁大立攜其妻子越牆逃去。諸“惡少”遂縱火焚衙門,翁大立所奉敕諭、符幟及“令”字、旗牌,一時俱毀。諸惡少氣勢益盛,復糾眾欲劫府治,掠府庫。知府王道行督兵勇緝捕。天將明,諸“惡少”直衝封門,斬關而出,逃入太湖。”

誰能想到,在富庶的蘇州府會生這樣的事兒?

明目張膽集結數百人衝擊巡撫衙門,逼得巡撫翁大立攜妻子翻牆而逃,巡撫所奉敕諭、符幟及旗牌等物被這幫惡少付之一炬,這已經是明目張膽的要殺官造反了。

要知道,巡撫儀仗,那都是天子給的,代表的是天子,巡撫地方是代天牧民,他們敢圍攻巡撫衙門就是圍攻天子。

一把火少了應天巡撫衙門不說,還想攻打蘇州府衙,搶掠府庫,幸好蘇州知府王道行果敢不驚,召集兵勇沿街緝捕造亂者,官兵氣勢所懾,才讓這幫反賊殺出蘇州城逃入太湖。

京城官場被震動了,在訊息傳開後的第一時間,都察院御史就集體高潮,各人紛紛飛似的跑回各自值房開始書寫奏疏,彈劾應天巡撫翁大立,巡撫地方居然釀出如此大禍,可見其人實在是庸才。

做為御史,乾的就是罵人的差事,平白無故罵人是要招人忌恨的,可出了這麼大的事兒,自然就有了充分的理由彈劾了。

至於為什麼會釀出如此大禍,還是在蘇州府,暫時無人去關注。

魏廣德得到訊息的時候還在翰林院公房裡看書,聽到蘆布傳來的訊息也是被雷的外焦裡嫩。

魏廣德第一時間想到的和其他御史一樣,彈劾翁大立,就算有千般理由,翁大立的罪責是跑不掉的。

巡撫應天能鬧出民亂來,只能說水平不行。

不過魏廣德也很是好奇,蘇州府那個地方怎麼會有這麼多狠人,膽子也忒大了點,巡撫衙門真不是一般的地方,是能鬧事兒的嗎?

“知道蘇州那邊到底怎麼回事兒嗎?那些亂民都是些什麼人?”

魏廣德可不相信京城官老爺們通天的手段,會不知道下面的實際情況,更何況是蘇州,蘇州籍官員在京為官的可不少,他們或多或少應該知道些才對。

就算不知道蘇州有人要鬧事兒,可是那些鬧事兒的人他們不可能不在家書中有所瞭解的。

對於魏廣德的問題,蘆布自然是搖頭不知的。

他聽到訊息就馬上回來報信,能記住生了什麼已經是不錯了。

詳情,哪裡是他們這個檔次的人能知道的。

“你去外面打聽下,看有沒有蘇州府鬧事兒人的訊息,都是什麼人鬧事,為什麼鬧事。”

魏廣德也只能這麼吩咐一句,其他的還真不好說。

魏廣德雖然在都察院掛職,可他還沒有變成一條瘋狗,還沒有到未來政績就瘋狂攀咬的程度,所以雖然也有上奏疏彈劾翁大立的想法,不過魏廣德卻是打算先搞清楚情況再一起彈劾。

中午吃飯的時候,魏廣德又叫了張吉也去打聽訊息。

而此時的西苑永壽宮裡,嘉靖皇帝已經得到了訊息,此刻正坐在御座上看著內閣剛剛送來票擬後的奏摺。

良久,嘉靖皇帝才開口說道:“命翁大立戴罪限期剿滅,以靖地方......

哼哼,翁大立還值得信任嗎?

他要是有能力,又如何會激起民變,事前未察覺消弭於無形。”

翁大立字儒參,號見海,嘉靖十七年進士,餘姚人。

之前,嘉靖皇帝還覺得翁大立是個可以信任之人,在山東為官期間也算穩妥周全,這才從山東左布政使轉遷,以右副都御史身份巡撫應天、蘇州諸府。

只是沒有想到,他去應天才一年,就鬧出這麼大的簍子來。

“錦衣衛的文書送來沒有?”

此次事件事突然,錦衣衛也沒有提前得到線報,所以6炳並未提前示警。

在奏疏送進通政使司的時候,6炳那裡也才得到訊息,只是向宮裡遞了條子,就開始調查此事惡從惡的身份背景等情況,還有就是南直隸那邊傳遞的情報,之後一併呈報。

雖然在嘉靖朝民間造反事件層出不窮,不管是山西的白蓮教起事,還是廣西廣東少數民族叛亂,內地也時有暴亂,但是都沒有像這次事件般嚴重。

亂民攻破巡撫衙門,燒燬了敕諭、符幟及旗牌等巡撫儀仗,性質實在是惡劣至極。

如果在後續還不能給嘉靖皇帝提供整個事件完整的背景等詳情,6炳也未必能兜得住。

嘉靖皇帝是很好面子的,只是現在,他在感覺到他的權威被一群暴民狠狠踐踏之後,卻現自己對此居然一無所知。

他們是什麼人?

為什麼會這麼做?

蘇州可是富庶之地,俗話說“窮山惡水出刁民”,他們是不應該出現在蘇州府才對的。

這,或許是江南的一個縮影,江南現在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在得到黃錦搖頭的回答後,嘉靖皇帝知道6炳這會兒應該不該敷衍公務,怕是他那裡還沒有收到下面的奏報。

錦衣衛在6炳的領導下,其實一直做的都還不錯。

這次或許真的是之前沒有絲毫苗頭,所以在事件生後下面的錦衣衛深知此事鬧大了,也不敢隨隨便便就報上來,怕是也在下面收集相關情報再一起往上報,否則以錦衣衛的家法,那也是狠厲出了名的。

對於內閣的票擬,嘉靖皇帝不置可否,直接把手裡的奏疏丟在御書桉上。

皇帝沒有表態,黃錦也不敢做出批紅,只是小心翼翼的把奏疏收好放在御書桉中間,這代表著這份奏疏暫時被留中。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