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八十三章 附身丹宦(18)

書接上文。

話說劉兆璘他最終還是經不起御丹房仙方的誘惑,兩眼一閉去淨身房裡捱了一刀。

得虧劉兆璘他本身就是一個醫術出眾的大夫,這皇宮大內又各式藥草齊全,那消炎鎮痛的藥湯一時間將劉兆璘的肚子灌得溜圓。

有這些湯藥打底,劉兆璘終於將這九死一生的難關熬了下來。

經過近三天一動不動地仰躺在床上靜養,劉兆璘胯下的傷口終於收口結痂,可以下床慢慢活動了。

剛一能動,劉兆璘他就迫不及待得讓兩個小黃門攙著自己一步一挪得來到御丹房,拿出那幾張被御丹房雜役妥善收藏(只有敕封煉丹師才被允許翻閱)的仙方,從頭到尾得細細翻看。

然而這一看之下,劉兆璘他心裡頓時就‘咯噔’一聲這些丹方可一點都不像是丹方啊!

劉兆璘他本身就是一個醫術頂尖的大夫。

其人雖不敢誇口可以藥死人肉白骨,但要是到他這種程度都不熟悉某種草藥的藥性、療效、配伍劑量與主治症候,那就說不過去了。

“打頭這張丹方除了燻乾的車前子用三兩,其餘藥物多是七八錢的份量,可見此方就是以這味車前子為君(一張藥方中起最主要療效的藥)!

然而車前子它可是一味‘利水清熱養肝明目’的藥啊!

這明明就是一張利尿瀉火的方子,咋可能是仙方呢?

難道夜裡多跑幾趟茅廁就能成仙?沒道理啊。”

那一日,劉兆璘他往下又翻了幾張方子,結果越看這心就越涼。

這些藥方一看就是補氣養血益腎壯陽排毒消火之類的溫補方子。

雖然這些方子用藥的配合方式與劑量都和如今流行的藥方不一樣,光靠眼看只能推測其大致的功效用途,並不能確定具體藥效如何,但顯然這些方子都不屬於丹方的範疇。

等看到最後一張仙方,劉兆璘的眼珠子幾乎都瞪圓了這哪裡還是藥方,簡直就是各種要人性命的毒藥大雜燴!

如果不是御丹房的看守雜役信誓旦旦得向自己保證蔣仙師留下的丹方一張不拉全在這裡,如有差錯就砍了自己的腦袋,劉兆璘幾乎以為這些方子已經被有心人掉包了。

思來想去,劉兆璘最後狠狠一跺腳“蔣仙師上一爐丹藥所剩藥渣還在麼?取來我看!”

“等等等等,你要人找什麼?煉丹之後剩下的藥渣?

你找它幹啥?再說那玩意兒不就是垃圾麼?肯定一早就扔了啊。”

然而劉兆璘卻對小狐狸的質疑嗤之以鼻“一看你就沒當過大夫,這煎藥之後剩下的藥渣豈能隨意丟棄?

有時候這就是救命的玩意兒你懂不懂?”

聽劉兆璘講,這大夫給前來求醫的病患開藥,總是先判明此人所患的症候,以此確定對症的‘君’藥。

再根據自己多年行醫的經驗選擇合適的‘臣輔佐使’,來搭配‘君’藥。

只要不是同一個師傅教出來的徒弟,這開出來的藥方一定是大不同的。

一張藥方的優劣可不是光靠眼看就能辨出來的,只能……自己吃吃看。

如果一個大夫偶然間得到一張從來沒用過的藥方,一般都會按照藥方上開出的條目,縮減劑量抓一付藥自己先嚐嘗。

用自己服藥後產生身體感受來判斷這付藥的藥力大小,看下全劑量會不會有毒傷病人之類的副症。

劉兆璘告訴楊從循和胡三,一般上規模的藥鋪都配有坐診郎中和幫助病人煎藥的藥童。

這樣病患在買藥之後,直接就能在藥鋪裡將藥物煎湯服下。

這樣做除了能省去病人自己四處借藥缽煎藥的麻煩,更主要的是為了能留下煎藥之後的藥渣。

一旦病人在服藥之後突然去世,這剩下的藥渣就可以作為證據提供給其它大夫鑑定,以此證明藥鋪的清白。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得是一個不孝順的毒婦因為和婆母不和,想下藥悄悄害死自家婆婆,所以就到藥鋪裡去抓藥。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