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1章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

多謝夢醉花落、1zyacat、mc

孫堅聽聞後,私下裡大罵了幾句,沒別的什麼過激反應。

傅燮素痛恨閹宦,知聞之後,難掩憤怒,當即修疏一封,送去朝中。

在這道上疏中,他言辭激烈,說道“臣聞天下之禍,不由於外,皆興於內。……,今張角起於趙、魏,黃巾亂於六州。此皆釁蕭牆,而禍延四海者也。臣受戎任,奉辭伐罪,轉戰潁汝,戰無不克。黃巾雖盛,不足為廟堂憂也。臣之所懼,在於治水不自其源,末流彌增其廣耳。陛下仁德寬容,多所不忍,故閹豎弄權,忠臣不進。誠使張角梟夷,黃巾變服,臣之所憂,甫益深耳。何者?夫邪正之人不宜共國,亦猶冰炭不可同器。”云云。

“黃巾雖盛,不足為廟堂憂”,“閹豎弄權,忠臣不進”這才是天下之所憂。這個觀點荀貞非常贊成,然而他不是楊賜、傅燮這樣的人,所以對此也只是贊成罷了,在聞的楊賜、王允等人之事後,他表面上沒有任何反應,退回帳中,卻不免長吁短嘆,為之慨嘆、生憂。

他想道“天子雖開黨/禁,顯然是迫不得已,他親信的仍是宦官。楊賜、呂強、向栩、張鈞固然忠直剛烈,可惜卻沒能看清時勢,……,不,也許他們看清了,向栩、張鈞倒也罷了,楊賜、呂強都是在宦海中沉浮多年,豈會不識時務?可是他們仍卻上書彈劾閹宦,不畏一己之死。唉,不避誅責,直言諫諍,真英雄也。”

楊賜、呂強是英雄,他自問自己不是,想起張直之事,他心頭咯噔一跳,想道“張讓暫時奈何不了王允,卻不知會不會遷怒於我?”有點擔憂,不過細想下來,有了王允在前邊,他這個小蝦米也許張讓還看不上,但也說不好。思來想去,頗是忐忑。

荀貞不是個瞻前顧後之人,雖然忐忑,可是事情已經做下,而且當時他也已經做好最壞的打算,至多亡命江湖,躲上幾年就是,所以當皇甫嵩的將令下來時,他也就將此事拋之腦後,重把注意力放在了眼前。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最風流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