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912收圖

安撫好百官,等所有人都出宮以後,高拱和張居正才擦了把額頭上密佈的汗水,也不敢有片刻耽擱,就急匆匆向乾清宮趕去。

乾清宮外,此時已經站滿了太監、宮女。

人雖然多,但是卻沒人敢在這個時候竊竊私語,都是一臉肅穆垂手肅立。

這些人不全是乾清宮的人,皇帝在大朝會上暈倒,後宮的嬪妃和太子都急匆匆帶著人趕到這裡探望。

畢竟在這深宮裡,皇帝才是天。

等高拱和張居正趕到這裡,也只能讓人進去通傳,不敢直接往裡闖,畢竟現在偏殿裡還有後宮的人,他們冒冒失失闖進去可是很失禮的。

不多時,就看見後宮粉黛們或紅著雙眼,或垂頭擦著眼淚從偏殿裡魚貫而出,最後出來的是太子,他身邊還跟著馮保。

太子朱翊鈞出來看到高拱和張居正,就急忙過來行禮。

高拱和張居正雖然地位頗高,但也不敢在太子面前裝腔作勢,也都急忙回禮,還急忙追問起皇帝的病情。

“太醫說需要調養,其他的孤也不大懂。”

太子想想就說道,“還是讓馮伴伴給你們說吧,他應該聽明白了。”

“輔大人,張閣老,皇爺這病”

馮保就把先前太醫診治後的結論說了一遍,只說是氣血不足需要調養,這段時間也不能受累云云。

高拱和張居正對視一眼,心裡都有一些無奈。

其實他們也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兒,就是皇帝以前玩得太花,把身體掏空了,所以需要靜養恢復。

就在馮保話說完的時候,陳矩也從殿中走出,向著他們這邊走過來。

先給太子行禮,又對高拱、張居正行禮後,這才開口說道:“皇爺讓兩位閣老進去。”

“輔大人,還有張閣老就先進去見皇帝吧,我也該帶著太子殿下回宮看些書,為出閣讀書做準備。”

馮保適時退後一步,恭敬的說道。

雖然明朝太子有出閣讀書的制度,但實際上在出閣前,太子一般已經在身邊太監的輔助下開始學習文字和練習書法,並不是全靠講官教學。

特別是練字,那基本就是太監的工作,畢竟講堂上講官較的是道理,佈置的作業也多是自由揮的寫作,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可不是後世學校里布置的各種題目,和後世命題作文倒是有些類似。

太子交作業,講官也會對太子的書法進行點評,但更多還是囑咐太子身邊的太監,應該如何指導太子正確書寫。

後世流傳明朝最不靠譜的皇帝當然就是正德皇帝了,民間說起他大多是貶低,貪玩厭學,不思上進,還搞出什麼豹房。

後世對豹房的說法也有很多,民間流傳是正德皇帝蒐羅天下美女享樂而建,正史記載則多說是皇帝玩樂的地方,按照記載其實就類似後世動物園一般。

正德皇帝是在天下蒐羅寶物送進豹房,但多是珍禽異獸。

至於在豹房裡讓錢寧、江彬等人在其中與猛獸搏鬥的傳聞,也多出自,出處則是皇帝觀看猛獸時曾有過遇險經歷。

但是,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正德皇帝的書畫在明朝皇帝裡也算是個出類拔萃之人,也留下不少書畫真跡留存於世。

宣德帝朱瞻基書畫留神詞翰,尤工繪事,山水人物、花鳥草蟲並佳,上御書年月,及賜臣下銜名,用廣運之寶,或武英殿寶。

成化帝朱見深工神像,上有御書歲月,用廣運之寶,嘗寫張三丰像,精采生動,然霞表。

弘治帝朱佑樘亦畫神像,御筆年月,用寶如前,而武廟正德皇帝朱厚照亦善畫,曾見設色鍾馗小幅,上書正德御筆。

所以,在民間流傳正德皇帝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朱翊鈞的不過是後世人抹黑的說法。

畢竟那個時候,人們對明朝的印象,多出自清朝編撰的《明史,所以難免會存在統治者對前朝的刻意抹黑,其中記載多不可信。

正德皇帝可是弘治帝獨子,對正德皇帝教育的關注可謂空前絕後,教出一個糊塗蛋的可能性根本就不存在。

至於現在的太子朱翊鈞,雖然未出閣,但他在後宮練字的書法透過隆慶皇帝,高拱和張居正也是看到過兩篇的,就他的年歲,能寫成這樣已屬不易,所以高拱和張居正對於讓馮保好好督促太子學習也是抱有期待的。

馮保可是內書堂出來的優秀學生,才華這塊還是可信的。

馮保要帶太子回宮學習,兩人自然很高興,又勉勵幾句,高拱還對馮保提了要求,要好好督促太子學習,到時候有成他就為馮保在皇帝面前請賞。

看著太子帶著馮保離開乾清宮,高拱和張居正這才走進了偏殿。

門前右邊,一個小火爐燒的正旺,上面一口小鍋正散出一陣藥香,顯然是太醫在這裡為隆慶皇帝煎藥。

高拱和張居正也是不以為意,也不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面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