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1章 940刺客

第851章 94o刺客

“老爺,這是張輔值房那邊送來的,說是欽天監編寫的萬曆元年大統歷,請老爺過目。”

時間已經到了隆慶六年九月底,按制十月朝廷要頒佈明年的年曆。

早在六月,小皇帝朱翊鈞登基後就頒了萬曆大赦詔,如今已經臨近年底,即將進入萬曆元年,大統歷的核準下就必須儘快執行下去了。

其實,明朝每年十月,皇帝要處理的第一件事兒,一般都是確定來年的大統歷。

或許有人覺得,就是個年曆,其實無甚大用,這種觀點魏廣德以前有過,但是當他認識到大統歷的巨大作用後就放棄了原來的想法。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農業大國,百姓就靠著幾畝地過日子,所以春耕是最重要的時節。

而老百姓怎麼知道這麼重要的時節呢?

自然就只能是朝廷頒佈的大統歷,透過查閱大統歷知道現在是什麼時節,田地裡該做什麼。

說直白點,大統歷除了計時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告訴老百姓節氣,讓他們知道該做什麼。

欽天監最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觀測和預測未來的農時,編制出大統歷,然後大量印傳到農民手裡,幫助農業播種收。

甚至有說,元朝滅亡和元末差不多十年左右沒有給百姓頒皇曆,搞得天下很多土地荒蕪,人們不知時節,不敢耕種,餓殍遍野有關係。

那時候的元朝皇帝精力都用來消滅各地農民義軍去了,自然不會去考慮編制和頒佈皇曆,指導農耕。

而傳說朱元璋是受到劉伯溫的影響,在還是吳王的時候就讓人按照元朝《授時歷》的天文資料和計算方法進行了新曆法的編制,而這部曆書就被朱元璋命名為《大統歷》。

劉伯溫對朱元璋深刻的剖析了皇曆的重要之處,他說天下的百姓不在乎是誰當了這個皇帝,他們真正在乎的是這個皇帝是否關心百姓們的死活,如果在皇帝稱帝之前先布皇曆,則老百姓心裡知道您是關心他們的,他們定會擁戴你。

朱元璋聽了之後覺得有理,於是就命令征討北方的徐達帶著大統歷出,每每到達一處,就把朝廷的大統歷給村民百姓。

結果這樣做的效果簡直好的不能再好,百姓有了皇曆,就能安心居住,並在其指導下從事農業活動,社會一片穩定。

而此時,魏廣德就第一時間放下手裡正在翻看的奏疏,接過萬曆元年大統歷從頭到尾快瀏覽一遍。

他雖然不懂的如何編制,當然也不會去學習,但是皇曆中的重要部分他還是瞭解的,自然就要在這本新皇曆中進行核對,看是否有遺漏。

後世人看大統歷,大多關注其預測日食月食準不準,但實際上它最主要的作用還是預測節氣,指導農耕。

快看完後,沒有遺漏,魏廣德當即在後面張居正署名處也提筆署名,隨後叫來蘆布,讓他把奏疏送到呂調陽值房,請呂閣老也看看。

“對了,你等下。”

就在蘆布得命拿著奏疏要出去的時候,魏廣德忽然又把他叫住。

“聽說禮部諸大綬病的很厲害,已經請假了,你知道是什麼事兒嗎啊?”

諸大綬病倒的事兒,昨日魏廣德才偶然得知,但是忘記問張吉有沒有內情,這會兒看到蘆布,自然叫住問問。

有些事兒,市井未必有傳言,但衙門裡的書吏卻是訊息靈通得很。

“八月和九月,孝懿皇后李氏棺槨葬和先帝棺槨先後葬入昭陵後,諸侍郎就已經病倒,都說是因為日夜奔波葬儀累倒的,其他倒是沒有什麼訊息。”

蘆布想了想才回答道。

聽到是累倒的,魏廣德也就不再多問,只是想著晚上是不是過府去看看,怎麼著都是自己的同年,人家還是那一科的狀元郎。

魏廣德還在考慮的時候,就看見蘆布就站在值房門前沒有出去,驚訝過後就反應過來,這是蘆布不知道他還有沒有其他要問的,所以只能站在門口等著他話。

正要揮手,魏廣德又想起前兩日讓他做的事兒,於是又問道:“前日我讓伱找黃冊資料,可有完成?”

蘆布明顯鬆了一口氣,隨後躬身答道:“老爺,已經找好,我馬上就給你送來。”

“不用,你先把奏疏送到呂閣老那邊去,回來再給我。”

魏廣德吩咐一聲,就重新埋頭工作。

又處理完一份奏疏後,門口腳步聲響起,蘆布從門外進來,手裡還拿著一封書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