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4章 953海難

第864章 953海難

“可有限制?”

魏廣德忽然插話道,“舉薦將才當然是好事,但舉薦之人怕是參差不齊,倒是讓一些人鑽了空子。”

魏廣德說這些話,自然不是無的放矢。

以明朝官場的情況,朝廷只要開了舉薦將才的先河,還不知道官員們會舉薦些什麼親戚子弟出來做官。

要知道,這些年下來,許多豪門望族也因為自家子弟科舉不利而不能進入仕途。

為了保持自家在地方上然的地位,又必須保證家族中有人在官場之上。

那結果就很顯著了,大家都會利用各自保留的關係渠道,請好友相互舉薦家族中一起科舉無望,不成器的子弟,哪怕是做武將,至少也是官身,能夠讓家族和官場中人保持一絲聯絡。

試想,真要這麼做了,大明原有的武官體系會被徹底沖垮。

以往都是武勳世襲,貿然間進來諸多旁人,就算其中還有一些武將家族的人,但肯定是沒有文官集團多的。

張居正先前已經說了,舉薦人的資格要求,在京四品以上及科道官,在外總督、鎮、巡等官,這其中大多都是文官,只有少量武將。

“如何限制?”

張居正只是把自己還不成熟的想法拿出來讓大家商議,結果魏廣德就一針見血指出他這個想法的巨大漏洞,所以張居正這個時候倒是真想看看,魏廣德是否有什麼辦法解決。

他之所以提出舉薦將才的想法,也是因為據他了解,現在邊鎮出現門閥化,將門已經初顯。

在他看來,要打破這種將門,那就要引入新鮮血液,新人進入。

而新人要想冒頭很難,朝廷實難選拔,所以不如放權讓地方上鎮、巡官和行走各省科道挑選一些埋沒的人才,讓他們有機會冒頭。

不過魏廣德的擔憂也是對的,政策,必然是把雙刃劍,好壞皆有,關鍵就是看他們這些制定政策的人如何取捨,揚優抑弊。

魏廣德這個時候只是盯著張居正,並沒有急於回答,而似是在思考。

是的,魏廣德這會兒就在想張居正為什麼提出這條建議,若說他要舉薦人選,魏廣德可不怎麼相信。

就他張居正的影響力,讓兵部、都督府那邊提拔個把人還是不難的。

想不到,也就不想了。

魏廣德只是思考片刻,隨即就打消了問個清楚的打算,而是思考起如何解決官員之間憑藉關係相互舉薦家族中人,進一步壟斷官場來。

在此以前,文官為族中不成器子弟選擇的出路,大多是能讀書但實在缺乏天賦的,會想辦法弄進國子監混成監生。

以監生出監入仕,雖然仕途被封頂,但好歹也是個官,還是有官身的。

還有就只能轉行,經營家族中其他產業,比如從商等活動,為家族賺錢。

其實,要限制官員為了一己私慾胡亂舉薦,辦法是真的不多,除非增加他們這樣做的成本。

對了,就是這樣。

魏廣德忽然想到,這個時代可是有連坐制度的,一人犯罪,全家受罰。

雖然看似很不民主,但實際上卻可以保證大部分人恭順老實,畢竟不是人人都不擔心入不了祖墳的。

家族,在這個時代才是大家最重視的東西。

做官壞了事兒,雖然不能直接把家族打倒,但多少也會受到牽連。

比如科舉舞弊,一但被查實,涉案官員家族十餘年甚至更長時間裡,就很難再出有功名之人。

因為官員需要避嫌。

點了這樣的家族子弟,很容易被人彈劾舞弊,收了人家的好處。

畢竟,以前的案子被翻出來,那就是有前科的。

想到這裡,魏廣德忽然臉上露出笑容道:“那就增加一條,若所舉之人立功或壞事,則賞罰坐連舉主。”

“啊?”

呂調陽聽到魏廣德提到要連坐,不由得有些驚訝。

“所舉之人立功,自然表示舉薦之人目光如炬,為國舉賢自然該賞,至於壞事兒嘛,也是同理。

雖然加上這條,可能許多人會選擇不做,但也好過他們為了各自利益胡亂舉薦,到時候出了岔子,還是朝廷承擔後果。”

魏廣德解釋道,“實際上,我們舉薦官員,雖然不會因為被舉薦人犯錯就連帶,但多少還是會受到牽連,影響在陛下那裡的臉面。”

“我看可以,加上這條,讓有司不敢胡亂舉薦,功必賞過必罰。

若非他們真心看好之人,斷不至於胡亂舉薦,這正和我的原意。”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