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章 家庭資產 土地

王浩然家裡的地屬實是不少的,按著o8年的經濟,這些地要是認真打理一番,3o畝地產的糧食賣出去那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要知道玉米每畝地的產量大約在,1ooo斤至14oo斤。就按1ooo斤算,3o畝地玉米,也得收成三萬斤玉米,而這邊收玉米的價格在7毛錢一斤。

全賣出去也得2萬一千元。也夠王浩然和爺爺生活了。何況鎮裡對9o歲以上的老人,每個月額外多給3oo塊錢補助。這一年下來又是,36oo元。

王全福小女兒回來,每年也都會給王全福2ooo塊錢,大女兒也會讓小女兒給帶2ooo塊。這每年又是4ooo塊。再加上村子裡,吃喝用度基本都是自家的也花不了多錢。所以王全福爺孫不應該這麼缺錢才對。

說來話長了,這還得從王浩然初中時候說起,話說王浩然初中時期不斷給學校爭奪了不少榮譽。

不過能產生價值的確寥寥無幾,最實在的還得是市裡的模擬考試。前十名都有獎勵,而前三名,不但能得到學習用品,還有現金獎勵,第一名2oo元和學習用品,第二名1oo元和學習用品,第三名5o元和學習用品,王浩然必然是每次都拿第一的。

雖然說2oo元少了點,但跟那些狗屁的數學競賽,作文評比,毽球比賽來說,這個模擬考試的獎金,去除來回路費和吃飯錢。還能給王浩然剩下15o多塊錢。算是個穩賺不賠的買賣。

王浩然是最討厭那些只學習用品不錢的比賽了。就說市裡的模擬考試,前三名,給的學習用品號稱是價值8oo元。而第1o名的學習用品也值3oo元。

當然了,第一名的學習用品能值8oo元,王浩然是信的。當然除了他,沒有同學會相信這東西能值8oo,就一個書包,筆本 文具盒啥的。同學們給的估價是3oo元以內,前提還得是書包很值錢。還好市裡這個模擬考不但有獎品還有獎金拿。算是王浩然比較愛去的一個考試。

隨著王浩然參加的各種競賽越來越多,獲得的榮譽也越來越多。但是參加這比賽那競賽的,都得出去參加,王浩然家裡也搭進去不少錢。

王浩然是不想幹的,又耽誤自己時間,又得家裡出路費和飯錢,出去一般都是大地方,消費都不低。折騰一天下來少說得吃兩頓飯。這些年折騰下來家裡本來應該有點存款的,現在也沒剩下多少了。

隨著王浩然給學校帶來的榮譽越來越多。校領導們也是信心大增。決定給王浩然報一項國家組織的,數學競賽和辯論賽。考試地點在都。都的物價大家是清楚的,王浩然的學校就是個鎮中學。

別說縣裡一個鎮的中學報名了,全市也沒有別人報名,就他一個。本這麼大的事,學校應該派遣一名老師帶著王浩然去的,不過這個費用實在無法批付。

所以就是告訴了王浩然考試時間和地址,讓王浩然家長自己帶王浩然去。都確實是對王浩然有著吸引力,誰又不想去看看呢,不過王浩然本來是不想去的,回家跟爺爺說了此事,爺爺堅決讓他去比賽。

不過讓9o多歲的爺爺帶他去,這個還是別想了,家裡地頭和動物都得打理,離不開人,而且爺爺年紀也大了不方便,多個人著成本也跟著多。爺孫倆知道都物價高。本以為住賓館也就2oo左右一天,誰知道王浩然一打聽沒有低於6oo的。

隨隨便便就8oo起。王浩然上次在都折損了12oo塊,逃回家中後,對各種比賽那是能推就推,能不去就不去。學校老師是輪流來找他做思想工作。

就這樣王浩然可算是初中畢業了,人也低調懂得藏拙了。初中這幾年家裡本就沒剩下什麼錢,又趕上升學高中交學費。

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一學期35oo,這還是沒算住宿和吃喝,在算上學習用品學雜費。簡直是要了王全福家全年的收入。王浩然一年上學2學期7ooo塊,在算上學雜費吃飯和學習用品。

這一年下來得一萬多。王全福這一年不到三萬的收入。就進去了一半。但是不要忘了,種地也是有成本的。種子農具農藥化肥那是樣樣得要錢。

這還是自己收割的原因,要是請收割機來收還得讓出去一部分工錢,不過王家村地理位置太偏僻,國家給修的路這兩年基本也壞得不行,收割機得用大貨車運,全縣就這幾臺收割機,玩命了收割也就能收割全縣三分之一的莊稼,其他村子也都搶著用,王家村路又不好進,有收割機的老闆也不願意來王家村,王家村的村民都是自己收割的。

這幾年,王全福的身體是一年不如一年,雖然身體硬朗還能種地幹活,但是王浩然明顯可以看出爺爺老了,這兩年頹廢的厲害,用當地話說,就是人明顯堆了。

前幾天爺爺病了一場,到了鎮裡衛生所,打了兩天吊瓶爺爺非要回家,不得已醫生又給開了一些感冒藥,抗生素類的讓拿著回來吃。

這一場病又折騰進去2oo多塊錢。爺爺回家直喊貴。王全福家的3o畝地,其實種麥子的比較少,只種了3片田地,其他是玉米和水稻。當地的水脈還是很大的,地下水資源豐富,雖然不敢說是什麼魚蟹之鄉。

但是氣候環境確實也不錯,氣溫也比較暖和。雖然還沒有達到南方那種一年兩季種植,不過有的農戶種植一些短期作物,也是能一年兩收的。

王浩然家的地,主要是他和爺爺兩個人種的,王浩然雖然得上學,但是因為身體素質好,家裡的地一多半都是他種下的,爺爺只是平時維護打理。

上了高中後,王浩然因為忙於學業,實在無多餘時間種地,爺爺年紀又大,在從事農耕作業多有不便。所以王浩然想著今年收成後,明年全種玉米。

玉米可以說是,在種植行業中省時省力省心的一種作物,只是可惜王浩然家,這上好土地了。玉米其實不太挑地的,就是一片山坡,一處沙堆,只要你種下,多少也能給你出點果實。

說到玉米,王浩然覺得,其實玉米這個作物是無可替代的,玉米對國家做出的貢獻,反而要比水稻小麥更多。王浩然個人認為,水稻小麥兩個加一起也很難能跟玉米相比。

王浩然之所以這麼想,是因為他之前透過意念融入地球后,看到了玉米實地種植分佈後做出的判斷。

王浩然現在精神力還是比較弱小的,當他把意念融入地球后,他只能集中精神去看一部分,不過王浩然要是把意念放飛他可以如同上帝視角一樣,觀看地球和太空,但是因為目前精神力不強大,所以看到的面積也有限,不過到可以像用地球儀一樣,想看哪裡就切換哪裡,只是眼前所能感知到的範圍就這麼大。

王浩然每天睡覺前都會閒來無事,把意念放飛到處看著地球和太空。地球這麼大,當然是各種氣候各種地理環境都有。王浩然本來以為玉米跟其他作物一樣,只能種植在適合自己的田地裡。

不過直到有一天,王浩然把視角切換到一片沙漠,在沙漠外圍的村莊。家家戶戶土地上種植的竟然是玉米。而這個所謂的土地,就是沙漠。

這令王浩然好奇不已。沙漠竟然能種地,聽說國家改造阿拉善等地,種的不是什麼梭梭樹苗和什麼沙棘麼。樹都勉強活,玉米竟然能活,還能產玉米棒子。

王浩然簡直驚呆了,王浩然降低視角不斷的降低。王浩然現,地面的沙子,真的是沙漠的沙子,把意念融入地球,透視了這片土地,現玉米地確實是沙漠。沙漠的沙子跟我們看到的,蓋房子的河沙不一樣。沙漠的沙子基本是粉末,可以說是沙粉,就如同灰塵多了積累起來的樣子。

王浩然在沙漠邊上的村莊看到了玉米,便對玉米產生了好奇,放開意念全球各地切換視角需要特殊地形,尋找玉米。這一看不要緊,王浩然竟然在多個極端乾旱地區都現了玉米。

要說這些極端特殊地形的玉米都在什麼地方現的。一開始王浩然也迷糊了好一陣。我切換視角是想看哪看哪,但是他不知道自己看到的是哪。

然後王浩然沿著玉米地邊上的路看到了村莊,郭家堡,馬家灣,啞口村,等等等,這是哪跟沒看一樣。然後他繼續沿著村莊的公路往市區方向看去,通遼市,赤峰市,呼和浩特,沿著這一路所看到的城市,王浩然確定,這裡是內蒙古。透過以上方法,一路看去,右玉縣,大同,疑,大同,這是山西省麼。王浩然覺得自己的視線按著高公路走,這樣每到一個地方都有名稱,通往哪個省哪個市方向好定位。陝西省,這種黃土高坡果然也是種玉米。不過之前在內蒙沙漠裡看到了玉米後。

王浩然對黃土高原能種玉米不奇怪。經過對玉米的一番研究現,玉米這東西,抗旱能力特別強,但是別的作物也寫了能抗旱,水稻還抗澇抗旱呢。

你給他斷水試試,你看他抗旱不。這個說明太扯淡了。王浩然又在,這些河道碎石地,海邊,石頭山。等等極端地形都現了玉米的身影。

王浩然此時心中又多了一個疑惑。當初鎮裡農業技術員來給村民做指導的時候,是說了玉米耐寒耐旱等等優點。但是換個正常人來,都不帶把玉米種沙漠裡的啊,耐旱種植在黃土高坡合適,你們咋知道玉米能在沙漠裡種呢。

沙漠里長玉米,這事不能用耐旱形容吧!這是耐沙漠啊!看完了沙漠中的玉米後,王浩然對玉米的耐旱性有了新的認識,不過看到某個沿海城市,海邊不遠也種植玉米。王浩然大腦混亂中。

這是鹽鹼地吧!距離海邊這麼近,玉米地裡看海景。果然還是沿海經濟達地區的農民會享福啊!王浩然心裡暗暗的想著。合著鎮裡農業技術員就是放屁呢。這玉米分明是想種哪裡種哪裡,只要別種火堆裡,牛棚裡,羊圈裡,他是哪裡都能長啊!

看到了碎石山上一片長勢還不錯的玉米後,王浩然決定明年自己家也改種玉米,明年改種玉米後,平日就不用怎麼打理了,這樣爺爺就不用辛苦了,我也能安心上學。

喜歡我能掌控宇宙從地球開始請大家收藏我能掌控宇宙從地球開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