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33混在九江

魏廣德一開始越看越糊塗,到後來靈光一閃才想到,才想通到底是怎麼會事兒。

不得不說,經驗主義害死人。

大明朝從上到下執行的人,都是士紳家族,都是有功名之人,自然會向著自己這邊說話。

他們把朝廷的優免條例,對外宣稱是朝廷免除有功名之人的賦役,把本來該自己承擔的賦役轉嫁到普通人身上。

魏廣德把手裡的《大明會典》丟到桌上,身體靠在椅背上閉目沉思。

不得不佩服想到這個法子之人,真的是高明。

利誘之下,整個讀書人群體都倒向了他這一邊,從上到下全部按照有利於自己利益的方向操作。

有了功名,不用繳稅,不服勞役,還有什麼比這更幸福的事兒?

不止如此,他們還對下面人大肆宣傳蠱惑人心,讓老百姓都信以為真。

貌似,後世大部分人也都是這麼以為的。

欺上瞞下,這一手著實玩的溜。

魏廣德只能在心裡佩服那位不知名前輩。

不過,這和他有關係嗎?

有功名之人免賦役,這已經成為天下人共識,魏廣德自然不會做自掘墳墓的事,何況這符合他的利益不是。

魏廣德選擇和所有的讀書人一樣,預設,把優免當做免除。

整個嘉靖三十二年,魏廣德大部分時間都呆在九江府學習,除了兩次回到彭澤參加表哥和大哥的婚禮。

到這個時候,魏廣德不覺想起自己所在的後世。

貌似在那個時候,也是小城市和農村的人結婚時間偏早,大都市的結婚年齡卻是普遍偏晚,現在這個時代居然也是如此。

張宏福歲數可是和大哥差不多,到現在還沒有聽到說親事。

在魏廣德印象裡,依稀似乎聽說張宏福是有個未過門的媳婦,但是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久了也沒有說成婚的事兒。

沒有誘因,魏廣德自然是不會開口詢問的。

而被魏廣德寄予厚望的放貸生意,到現在也沒有找到合適的。

沒辦法,這年月做大生意的,無非就是那麼幾類。

鹽、茶、布帛和瓷器等,而這些消費品在大明的市場利益早就已經被瓜分乾淨。

前些年民間借貸生意有個一個黃金時間,實際上那時大部分借錢的老闆都是把銀子投入到蘇州府、松江府的紡織場去了,產品大多經由海商走私販運到海外進行交易,牟取暴利。

經過嘉靖三十一年倭寇在浙江的一鬧,現在整個大明朝的沿海州府都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非常懼怕引來倭寇。

普通老百姓不知道,可是對於那些當官的,自然訊息靈通,被倭寇肆虐後的浙江那是怎麼一副光景。

衛所兵俱不堪戰,倭寇又是窮兇極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