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38密謀

等待京城訊息的這段時間,魏廣德沒事兒就想想翁溥的話,忽然覺得很有道理的樣子。

就好像裕王府被戶部刁難這件事兒,錦衣衛到底有沒有稟報嘉靖皇帝?

如果沒有,自然沒什麼好說的,如果有,嘉靖皇帝為什麼不採取措施懲辦戶部?

其實,這些東西很多都是魏廣德以前就想過的,也是他決心投靠裕王的原因之一。

可是被翁溥一提醒,魏廣德覺得有必要回京城後,找6炳好好談談這個事兒。

翁溥都知道為了家族,放棄心中的堅持,避開京城那場旋渦,作為6炳自然不會不知道這其中的厲害關係。

魏廣德忽然覺得,如果得到裕王府的認可,自己回京城後,設法和6炳交流,把6炳拉到裕王府這架戰車上去,成功的機率似乎非常之大。

按照翁溥的說法,裕王府現有的力量,無論如何都無法和景王府相抗,但如果能拉攏6炳暗中支援,那麼即便不能越至少明面上將會旗鼓相當。

6炳在朝堂上沒太大話語權,表面上看似乎沒有什麼實力,可實際上不知道多少官員的把柄早就落在錦衣衛手裡,或許只是在等一個上奏的機會。

魏廣德不由得想起當初6炳要搞的那個太監李彬,6炳盯上他也不是一年半載了,不僅是要收集確鑿的證據,更是等待一個機會,皇帝過年需要大筆銀錢的時候才彈劾他。

即便嘉靖皇帝對太還有些許情分,可為了自己能過個好年,也只能把他家給抄了。

心裡的想法也逐漸堅定起來,回京城後找高拱先商量下,高拱要是覺得妥當他就找機會和6炳接觸下,試探他對裕王府的態度。

.......

魏廣德選擇安靜的呆在南京城裡等待訊息,晚上就和徐邦瑞一起出去花天酒地,日子倒也過得安逸。

只是此事的北京城,雖然天氣依舊寒冷,可是朝堂上卻已經如同一鍋沸水。

六科在接到內閣轉來的上諭後,禮科前頭,馬上組織六科進行集會商議,討論郭希顏的奏疏,嘉靖皇帝都已經擺明了態度,他們自然也很容易就在郭希顏的奏疏中找到了問題。

“有點大逆不道。”

許多給事中在完整看完郭希顏奏疏後,心裡的想法就是這個,也難怪嘉靖皇帝生氣,要降罪與他。

不過幾乎所有的給事中心裡都清楚,郭希顏上這份奏疏的目的,怕就是因為官職被罷免後為了榮華富貴的冒險一搏,只是奏疏用力過勐,搞錯了方向。

而接踵而至的南京振武營軍士譁變的訊息,則讓本就有些動盪的官場更加沸騰。

都察院老大周延不準御史們摻和立儲之事,開始御史們雖然嘴上不說,可是心裡還是很牴觸的,可是在郭希顏上奏後,他們也敏銳的察覺到背後似乎有人在故意把水攪渾。

是誰做局不重要,重要的是立儲不是小事兒,一個不好就要禍起蕭牆,動搖國本。

立儲之事不參與就不參與吧,可是南京振武營兵變可就不同了。

江南承平,突然生這樣的大事兒,必須有權貴告官為此負責才是。

認真研究了南京報上來的奏疏,魏廣德又立功了,算了,怎麼都是都察院的同僚,咱們都察院只會彈劾官員而不會給人請封,所以魏廣德在南京城做的那些事兒,被御史們華麗的丟在一邊。

繼續找應該魏此次事件承擔責任的人,黃懋官苛待士卒,是引兵變的主要責任人,但是人死了,也算了,沒必要和死人置氣。

然後,就是看到馬坤的名字,雖然僅僅之出現一次,可是黃懋官剋扣士卒軍餉的提議,其實就是時任南京戶部尚書的馬坤提出來的,黃懋官只是在執行戶部尚書的命令。

好你個馬坤,這麼大的事兒,必須有絕對夠分量的官員出來承擔責任,戶部尚書,這個官職正好夠格。

於是乎,在京的都察院御史們全都行動起來,一致彈劾現任戶部尚書馬坤尸位素餐,昏聵無能,以致生南京振武營士卒譁變這樣駭人聽聞的大事,理應罷職。

大明朝的言官此時涇渭分明,各有各的彈劾目標。

六科給事中藍壁等奏希顏怨望傾險,大逆不道,刑科給事中更是建議交三法司會審定罪,而都察院御史則集火彈劾戶部尚書馬坤。

奏疏被送到內閣,嚴嵩看著書桉上一大摞奏疏,只好叫來徐階商議如何票擬。

上次郭希顏的奏疏,就被嘉靖皇帝批了個“同二輔票來”,這個時候嚴嵩自然不敢繼續單獨票擬,至少讓徐階也看看,商量一個票擬出來。

其實,內閣票擬一般奏疏只要不是大事兒,一名閣臣票擬就夠了。

當初看到郭希顏的奏疏,嚴嵩就沒當一會兒事兒,才出了這麼大的紕漏,被嘉靖皇帝兩次駁回。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