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902排隊接班

徐家的案子要查,但必須秘密進行,就算確認,最後結案也不能以這個罪名進行處罰。

這是隆慶皇帝在知道這個訊息後作出的決定。

高拱回到內閣,但心情卻是出奇的好。

可以說漕糧的運輸,是這段時間懸在朝廷頭上的一把刀,一旦處理不好,京師物價飛漲還是其次,關鍵事關北地安穩。

一旦找到了解決漕糧運輸的難題,高拱肩膀上的重擔就少了一半。

誰能想到,本以為安定了北邊的威脅,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整頓吏治的大業中,可誰知道剛剛完工的治水工程又出了岔子。

黃河大水,非人力所能及,所以高拱也只能哀嘆自己時運不濟,還能說什麼?

徐階在朝的時候,黃河雖然說隔三差五也要一次大水,可也沒有自己坐上輔寶座後的如此之勤,已經連續三年大水阻斷漕運了。

現在看起來,嘉靖朝那會兒,雖然天災不斷,但也沒有隆慶皇帝在位時作如此頻繁的。

當然,這些話他也就在腦海裡想想,可不敢說出來。

不過也是,從隆慶元年開始,三年、四年和五年,已經連續作了四次,隆慶皇帝登基總共也才五年啊。

當然,讓高拱高興的原因除了肩膀上的重擔卸下來一半外,還有就是隆慶皇帝讓他去查徐階家族的事兒。

之前只是用徐家兼併土地說事兒,雖然這樣也是違法,但是每次在隆慶皇帝面前提起,皇帝都是顧左右而言他,根本不想介入此事。

皇帝其實心裡清楚,全天下都這樣,處置徐階根本沒用,是被高拱當槍使,最後說不得還被人扣上薄情寡恩的帽子。

但這次說道徐家可能侵吞國財,隆慶皇帝的態度一下子就變了,變得認真起來。

看來,他自從登基以後也變了,不再是原本那個對什麼都渾不在意的裕王了,而是和先帝一樣,把錢財看的很重的人。

好吧,其實這也是君王該有的樣子。

其實,王朝的興盛,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財政的寬裕。

所謂的盛世,在史記中無不記載著所謂的貫朽粟陳,也就是說國庫富餘,裝錢的倉庫堆滿了金銀財寶和銅錢,這些錢多少年都沒有使用過,因為太有錢了,根本不需要動用國庫的錢,因此串錢的繩子都已經腐爛了。

國家的糧倉豐滿,新穀子壓著陳穀子,一直堆到倉外甚至無處堆放。

高拱也很嚮往這樣的盛世,他也無比期待這樣的場面會在他執政期間出現在大明朝。

等清理完徐階這些蛀蟲,就可以還天下朗朗乾坤。

高拱心中此時激情澎湃,幻想著在自己的領導下,有朝一日重現這樣的盛世場景,自己的名字必然也可以流芳百世。

回到值房,心裡默默盤算一陣,覺得此事還是要在蔡國熙那邊出手,先確認徐家侵吞國財的實證,再一擊徹底覆滅徐家。

高拱完全沒有隆慶皇帝的顧慮,只覺得就該如此,壞人必須繩之以法,不能寬縱。

沒多久,陳矩拿著孟衝用印後的奏疏來到內閣,把批紅的奏疏交給高拱,馬上就告辭離開。

現在的內閣裡,可沒有陳矩親近的人了。

以前來這裡,看到殷士譫等人的時候還要笑著打個招呼,隨意閒聊幾句。

可現在內閣裡的人,都和他的政治盟友魏廣德不對路,甚至就是對手。

他惹不起高拱和張居正,所以除了公事外就儘量避免和他們接觸。

高拱拿到批紅的奏疏,當即就給工部和戶部下條子,約見張守直和朱衡。

此事牽扯的也就是這兩部,戶部要劃撥漕糧,而海試的船隻費用則是工部出。

下午,朱衡來到內閣見到高拱,也看到了批紅的奏疏,心裡還是很驚喜的。

他沒想到都沒等他聯絡好友力,此事就已經辦妥,由此可見高拱的見識還是有的,他和魏廣德一樣,都是為朝廷做事的人,更多考慮的還是朝廷大事兒,而不是一些人只知爭權奪利,於朝廷大事兒而不顧。

此事近兩日朝中議論很多,沒想到高拱已經拿到了隆慶皇帝批紅的奏疏,不過想到接下來就要工部給銀子,心情一下子就變得不美起來。

“士南,梁夢龍奏請海運漕糧一事,海船支出,工部要負責承擔。”

高拱開口就說道。

“高輔,海船建造和維護,本就是我工部負責,此事甚大,工部責無旁貸,一定會處理好相關事宜。”

朱衡不會在這事兒上打折扣,知道關係到漕糧安全,甚至整個北方的穩定,一口就應承下來。

“你對試航一事,還有什麼看法。”

看到朱衡滿口答應,一副全力支援他的態度,高拱很是滿意,於是也假裝虛心求教起來。

是的,就是假裝而已,其實在他心裡,已經有了大抵想法,只等張守直過來就定下此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