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8章 987舊港

三三制戰術是一種步兵戰術,主要應用於班組級別的戰鬥。

這種戰術的核心思想是將一個步兵班分為三個戰鬥小組,每個小組由三名士兵組成。

這三個小組呈三角形狀排列,形成一個基本的戰鬥隊形。

在進攻時,每個小組中通常有兩名士兵位於前方進行直接攻擊,而另一名士兵則位於後方提供掩護和火力支援。

這種戰術的主要優勢在於能夠分散敵人的火力,減少單個士兵在火力密集區域所面臨的危險,同時也能提高部隊的機動性和攻擊力。

三三制戰術最早起源於抗日戰爭期間,並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和展。

當然,現在薊鎮軍步營所展示出來的進攻線和後世圖解三三制戰術區別還是很大的,但因為戰鬥小組是兩排佈置,後面一排剛好就在前面兩個戰鬥小組之後,所以遠遠看上去就是很多的三三制小隊在向山上攻擊。

雖然是演練,但是看到這裡,魏廣德已經對薊鎮明軍戰力有了大致瞭解。

“元敬,薊鎮軍馬已經完成多少編練了?”

魏廣德開口問道。

“回閣老,已經完成三個步營,三個馬營和兩個車營的編練,最新抽調出來的人馬準備組成三個輜重營,總計三萬餘人。”

戚繼光馬上就答道。

“我記得你當初上奏說要編練十萬大軍。”

魏廣德扭頭看著戚繼光,戲謔的笑道。

“最初末將確實有這心思,只是就薊鎮的賦役和朝廷的撥付,三萬餘人已經是能夠供養的極限。”

戚繼光有些垂頭喪氣的答道。

“三萬人,也不少了,若是編練完成,面對十萬蒙古騎兵可有勝算?”

魏廣德忽然問道。

“可以。”

戚繼光對自己編練部下的戰力那是非常有信心的,他是真不認為現在的薊鎮軍會打不過蒙古騎兵。

如果說之前薊鎮軍還只是依託營堡抵抗蒙古人的侵略,但是在經過正面擊潰朵顏部騎兵後,戚繼光的信心爆棚,他認為他練出來的兵足夠橫掃大漠。

當然,這是在後勤能夠跟上的前提下。

他現在訓練的軍隊,不僅是對糧餉要求巨大,對火藥、炮子兒一類的需要也是巨大。

說實話,若不是因為有譚綸的偏袒和支援,他的薊鎮大軍怕是很難練出現在的成果來,實在是因為這訓練太耗錢了。

普通的明軍,不過就是杆長矛或者盾牌腰刀,列陣揮舞一會兒,再變動幾個所謂的戰陣,訓練就算結束。

可是薊鎮的兵馬,每次訓練那都是要消耗銀子的。

不僅直接把朝廷撥付的火藥消耗掉,還有那些鉛子、炮子兒,都是需要銀子製造的,打出去了,也很難再收回。

也就是弓矢一類的,還能撿回來廢物再利用一下,可也節約不了多少銀子。

只不過在這個時候,他當然不會提起薊鎮軍訓練所消耗的大量火藥和其他物資,那是給自己找不自在。

而且,戚繼光在這裡也耍了個小聰明,他認為魏廣德應該是懂的薊鎮軍消耗的恐怖,否則也不會在組建輜重營問題上和他看法一致。

不過他不知道,魏廣德這會兒其實想的是這個時代西方軍隊是個什麼樣子,薊鎮軍拉出去的話,到底能不能擊敗他們。

根據俞大猷從江南迴來的訊息,他已經在壕鏡見到夷人的蜈蚣船和船上裝備的一種艦炮,他們稱其為加農炮,是一種對艦船殺傷力很大的火炮,威力遠過現在明軍戰艦上大量使用的大佛朗機炮和碗口銃。

按照俞大猷的描述,這是一種長炮管,厚管壁,大口徑,整體形狀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的火炮,放置在西洋艦船的中下層夾板上。

就俞大猷看到的那種西洋戰艦,很恐怖的居然可以塞入四五十門這樣的火炮,單側火炮的數量居然能達到二三十門,這是明軍現在戰艦所不具備的強大火力。

而且以大明目前的福船為主力的水師戰船,也沒法仿照夷人的做法,在側舷佈置這樣的火炮,只能在船頭船尾安裝這種火炮。

因為明朝船隻的建造特點和西洋海船有異,若是也仿照西洋人的佈置,很可能導致船隻解體甚至側翻。

為此,俞大猷希望朝廷能夠撥付銀子,讓大明的船廠也試製這樣的戰艦。

而在此前,明朝已經經歷了兩次和西洋夷人之間的戰爭,分別是正德十六年的屯門海戰和嘉靖二年的西草灣之戰。

兩次海戰的對手都是日暮西山的葡萄牙,兩次海戰的結果都是大明取得勝利。

不過魏廣德也知道,這個時候的海洋應該是屬於西班牙的,現在的日不落帝國也應該是西班牙。

戰艦比不過人家,魏廣德當然不會讓大明水師出去送死,雖然之前的海戰看來,貌似大明對上西方戰船還有一定的優勢。

想到這裡,魏廣德不由得搖搖頭。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