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雨文学>中国历代名人档案 > 第4章 刘备(第3页)

第4章 刘备(第3页)

.战略眼光

刘备的战略规划和决策能力在三国乱世中显得尤为突出,他的诸多决策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和历史走向。

联吴抗曹是刘备战略眼光的重要体现。当时,曹操统一北方后,势力如日中天,挥师南下,荆州刘表病逝,刘琮不战而降,刘备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压力。在这危急时刻,刘备采纳诸葛亮的建议,决定与东吴孙权联合。从历史背景来看,孙刘两家单独对抗曹操都难以取胜,而联合起来则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凭借长江天险,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采用火攻战术,大败曹操。此役不仅为刘备赢得了喘息之机,还为他立足荆州创造了条件。从战略意义上讲,联吴抗曹避免了刘备被曹操一举消灭的命运,使得三国鼎立的雏形开始显现。此后,孙刘联盟虽时有波折,但总体上维持了较长时间,成为对抗曹魏的重要力量。

夺取益州是刘备实现“隆中对”战略构想的关键一步。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在当时,荆州历经战乱,经济受损,且处于多方势力的夹击之下,展空间受限。而益州牧刘璋暗弱,内部矛盾重重。刘备抓住这一机遇,在法正、张松等人的内应下,率军入川。经过数年征战,最终占领益州。从战略意义上看,益州的占领使刘备集团拥有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为其进一步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益州与荆州相互呼应,形成了跨有荆、益的战略格局,为刘备实现北伐中原的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汉中之战的胜利以及刘备称王,则进一步巩固了蜀汉政权的地位。汉中是益州的咽喉要地,曹操占据汉中后,对益州构成了严重威胁。刘备为了保障益州的安全,果断动汉中之战。在战争中,他充分挥自己的军事才能,采用灵活的战略战术,最终击败曹操,占领汉中。称王之举,使刘备的政权具有了更高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吸引了更多忠于汉室的人才和民众归附,进一步壮大了蜀汉的势力。同时,也向其他势力展示了蜀汉的实力和决心,在三国鼎立的格局中占据了更有利的地位。

刘备的战略规划和决策能力在联吴抗曹、夺取益州和汉中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能够根据历史背景和战争形势,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刘备的性格特点

.仁义宽厚

刘备以仁义宽厚着称于世,这一品质贯穿了他的一生,在对待百姓、下属和对手的态度上均有显着体现。

在对待百姓方面,刘备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当曹操南征荆州,刘表病逝,刘琮投降,刘备得知消息后率领军民向江陵撤退。此时,很多荆州士人纷纷投靠刘备,队伍人数达到十余万,辎重数千辆,日行仅十余里。有人劝说刘备抛弃百姓,轻骑前进,但刘备坚决拒绝,他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这种对百姓生命的尊重和保护,充分展现了他的仁义之心。尽管这一决定导致他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的追兵击败,但却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为他在荆州地区树立了极高的威望。

对待下属,刘备更是关怀备至、恩义深厚。关羽和张飞自桃园结义起,便与刘备情同手足,一生追随他出生入死。刘备对他们充分信任,委以重任。关羽镇守荆州多年,刘备对他毫无猜忌,将荆州的军政大权交予他。长坂坡之战中,赵云为救刘禅,单枪匹马冲入敌阵,七进七出。当赵云将刘禅安全送到刘备面前时,刘备心疼地将刘禅掷于地上,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这一举动虽有作秀之嫌,但也体现了他对下属的重视和关爱。此外,刘备对待其他将领和谋士也都以礼相待,用人不疑。诸葛亮、庞统、法正等谋士,黄忠、魏延等将领,都能在刘备麾下充分挥自己的才能,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展贡献力量。

在对待对手时,刘备也常常展现出仁义的一面。刘备入川时,刘璋邀请他入川协助抵御曹操。在涪城会面时,庞统曾建议刘备趁机杀掉刘璋,夺取益州,但刘备认为此举太过仓促,恐失人心,拒绝了这一建议。他说:“初入他国,恩信未着,此不可也。”后来,虽然因张松之事与刘璋反目,但刘备在战争过程中仍尽量避免对百姓造成过大的伤害。在围攻成都时,刘璋为了避免百姓遭受战乱之苦,选择开城投降,刘备也没有为难他,而是将他迁往南郡公安,并归还其财物。

刘备的仁义宽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时的乱世中,他的仁义之名吸引了众多人才前来归附,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他对百姓的爱护也赢得了民心,使蜀汉政权在益州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拥护。然而,过于仁义宽厚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他带来了一些困扰,例如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他的犹豫不决使得战争持续了较长时间,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总体而言,刘备的仁义宽厚成为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坚韧不拔

·屡败不馁,持续奋进:刘备出身贫寒,创业之路充满坎坷。早年镇压黄巾起义虽有战功,获封安喜县县尉,却因朝廷淘汰军功官吏而弃官逃亡。此后,他先后任下密县丞、高唐尉、高唐令等职,皆未能长久。入主徐州后,又先后与吕布、袁术等势力争斗,几经波折最终失去徐州。但他并未因这些失败而一蹶不振,而是不断寻找机会重新崛起,持续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进。

·依附诸侯,积蓄力量:失去徐州后,刘备不得不先后依附曹操、袁绍、刘表等诸侯。在依附曹操时,曹操虽以礼相待,但刘备深知曹操猜忌多疑,暗中寻找脱离的机会。在依附袁绍期间,他一边为袁绍效力,一边暗中展自己的势力。后来前往荆州依附刘表,在刘表处屯驻新野时,他广纳贤才,积蓄力量,为未来的展做准备。这种在困境中委曲求全、积蓄实力的做法,体现了他坚韧的意志和长远的眼光。

·三顾茅庐,求贤若渴:为了实现兴复汉室的大业,刘备急需一位有才能的谋士辅佐。当他听闻诸葛亮的大名后,不惜放下身段,三次前往隆中拜访。前两次都未能见到诸葛亮,但他没有放弃,第三次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在隆中,他虚心向诸葛亮请教天下大事,诚恳地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这种求贤若渴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态度,最终打动了诸葛亮,为他的事业展带来了重要的转机。

·赤壁战后,把握机遇:赤壁之战后,刘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面临的局势依然严峻。荆州历经战乱,经济受损,且处于多方势力的夹击之下。然而,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抓住机遇,迅占领了荆州的江南四郡。同时,他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通过这些举措,他逐渐在荆州站稳了脚跟,为日后夺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奠定了基础。

·益州受挫,调整战略: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刘备也遭遇了诸多挫折。雒城之战异常激烈,庞统在攻城时中流矢身亡,这对刘备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被悲痛和挫折打倒,而是迅调整战略,急召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从荆州入川支援。最终,在各方的努力下,他成功入主益州,实现了“隆中对”中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中之战,坚守到底:汉中之战初期,刘备在阳平关与曹军陷入僵持。但他没有急躁冒进,而是果断调整战略,放弃阳平关,南渡汉水,于定军山扎营。在定军山一役中,他听从法正的建议,派黄忠居高临下动突袭,斩杀了曹军名将夏侯渊,一举扭转了战局。此后,曹操亲自率军前来救援,刘备坚守不出,消耗曹军粮草。最终,曹操无奈退兵,刘备成功占据汉中。这场战役充分体现了他在面对强大对手时的坚韧不拔和战略定力。

·夷陵惨败,心系社稷:夷陵之战中,刘备遭受了惨败,蜀汉元气大伤。但即便如此,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心系蜀汉社稷。他将诸葛亮从成都召至白帝城,托付后事,希望诸葛亮能够辅佐刘禅,继续兴复汉室的大业。这种在困境中依然心系国家、不忘使命的精神,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怀。

.感情用事

刘备一生以仁义着称,重情重义是他的显着特点,但这也使他在某些关键时刻感情用事,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为关羽报仇而动的夷陵之战。

关羽与刘备情同手足,自桃园结义起便追随刘备出生入死。关羽镇守荆州多年,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关羽大意失荆州,被东吴擒杀,这一噩耗如晴天霹雳般击中了刘备。关羽不仅是他的兄弟,更是蜀汉的重要支柱,失去关羽,刘备痛心疾,复仇的怒火在心中熊熊燃烧。

从人物心理角度来看,刘备与关羽、张飞历经多年患难与共,他们之间的兄弟情义早已越了普通的君臣关系。在刘备心中,关羽的死是他无法承受之痛,为兄弟报仇成为了他此时唯一的念头。这种强烈的情感冲动使他失去了往日的冷静和理智,不顾诸葛亮、赵云等大臣的劝阻,毅然决定动对东吴的战争。

从历史评价的角度分析,许多人认为刘备此举是感情用事的典型表现。在当时的局势下,蜀汉刚刚经历了汉中之战,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国力也受到了一定的消耗。而东吴在孙权的统治下,实力不容小觑。更为重要的是,曹魏虎视眈眈,时刻准备坐收渔翁之利。此时动对东吴的战争,无疑是将蜀汉置于两面受敌的危险境地。

夷陵之战的结果也证明了刘备感情用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战争初期,蜀军虽势如破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蜀军的弱点逐渐暴露。刘备为了避暑,将水军移驻陆地,在山林中连营七百余里,给了东吴可乘之机。陆逊抓住时机,采用火攻战术,大败蜀军。这场战役使蜀汉损失惨重,不仅折损了大量的兵力和物资,还失去了许多优秀的将领,蜀汉的元气大伤。

更为严重的是,夷陵之战彻底破坏了孙刘联盟。孙刘联盟本是对抗曹魏的重要力量,联盟的破裂使得蜀汉在三国鼎立的局势中陷入了更加孤立的境地。此后,蜀汉不得不重新修复与东吴的关系,但联盟的裂痕已难以完全弥补。

刘备感情用事动夷陵之战,虽然体现了他重情重义的一面,但也给他的事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这一事件也提醒后人,在决策时应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被情感左右,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四、刘备的历史评价

.同时代人的评价

曹操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曹操从英雄的角度评价刘备,他认为在当时的乱世中,能够与自己相提并论的英雄只有刘备。曹操与刘备曾有过密切接触,深知刘备有远大的志向和不凡的才能。刘备在早期创业过程中,虽屡经挫折,但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断积蓄力量,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斗志让曹操对他刮目相看。

周瑜

“刘备以枭雄之姿,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周瑜从战略威胁的角度评价刘备。他看到刘备具有枭雄的气质,且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辅佐,认为刘备不会长久屈居人下,将来必定会成为东吴的强劲对手。周瑜作为东吴的重要将领,具有敏锐的战略眼光,他意识到刘备集团的展潜力,担心刘备势力壮大后会对东吴构成威胁。

陈登

“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