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雨文学>红楼襄王 王熙凤 > 第641章 何枝可依(第2页)

第641章 何枝可依(第2页)

从袖中抽出了一张纸条,程英念道“上林春光好,圣人携贤至……”

见皇帝没说话,程英方继续念道“孺子侍御前,牵马执旌忙。

原野狮虎啸,父子威难挡。

齐心逐猛兽,猎归尝橘香。”

能在皇帝身边当值,程英也是内书堂里卷出来的人物,以往跟着翰林学士们读书,其本人文学水平其实不低。

所以朱景洪这诗,连他都觉得一言难尽。

只见朱咸铭笑了笑,随后说道“倒也不错,至少都是五个字!”

诗虽写得差,意思却很明白,朱咸铭还算满意,所以没有就此多说。

“不管怎么说,他至少能写了,可见王培安没偷懒!”

转过身去,朱咸铭继续看着官员信息,同时说道“派人去传他,我有事跟他说!”

“是!”

大概半个时辰后,王培安来到了乾清宫,然而皇帝却已去了坤宁宫。

王培安只能等候,这一等又是半个时辰过去,当太阳西斜之时皇帝才返回。

皇后又恢复了些,让朱咸铭心安了许多,所以看起来心情还是不错。

暖阁之内,王培安终于等到召见。

朱咸铭先问了朱景洪的学业,王培安当然是如实作答。

“所以你认为,这小子还挺聪明?”朱咸铭诧异道。

王培安诚恳道“殿下举一反三之能,实叫微臣叹服!”

清楚王培安的品性,所以朱咸铭知道,这位真不是在奉承。

“只是……”

“有话你就直说!”朱咸铭平静说道。

“只是殿下他……心思不在经义之上,否则如能潜心进学,日后定能有所成就!”

听到这些话,朱咸铭遂笑问道“不喜欢经义,那他喜欢什么?给自己府里塞女人?还是舞刀弄枪?”

“殿下好史,历代各次大战,殿下都问了不少!”

点了点头后,朱咸铭方问道“现在朕有两个差遣给你,一是留在王府教书,或是再去西北监军,你有何打算?”

朱咸铭以为,自己对王培安足够了解,所以料定他会选第二条。

哪知王培安犹豫了,在郑重思索之后,便听他答道“回禀陛下,臣愿继续为襄王殿下授课!”

愣了一下,朱咸铭方提醒道“你是个想做事的人,待在襄王府可难施展抱负!”

“回陛下,西北局面依然澄清,一年半载不会出错,臣去与不去都是如此!”

这句话,其实是王培安的保证,他确实是有信心,在过去将近两年时间里,把陕甘之地暂时理清了。

在此过程中,陕甘之地被罢免、下狱、问罪乃至抄家的人,前后加起来至少有四五十人。

而他王培安,因此成了名满天下的清官,属于是清流之中最纯正的清流。

当然,他王培安能获得这一切,全靠了皇帝大力支持,否则即使他将大明律倒背如流,只怕也拉不下几个人来。

所以对皇帝,王培安是真心的敬重,更感激他的“知遇之恩”。

此时朱咸铭也笑了,随后他说道“只是在襄王府教书,着实太屈才了些!”

“陛下所言,臣以为谬矣!”

当面指出皇帝说错了,在这皇权强势到无边的时代,不得不说需要格外的勇气。

“你很大胆,就不怕朕治你的罪?”朱咸铭依旧平静。

然而王培安一样平静,只听他说道“忠言逆耳,陛下圣明,当不会因言降罪!”

身边奉承的话实在太多,朱咸铭从来都是无视。

然而,这些话从王培安口中道出,却让朱咸铭极为受用,毕竟此人真正的忠直之人。

“那你说说,朕谬在何处?”朱咸铭笑着问道。

“回奏陛下,在臣看来……襄王殿下实为璞玉,世人不知皆以其为顽石!”

“所谓玉不琢不成器,臣以为只要善加引导,襄王殿下必成大器,亦可为朝廷再添新功!”

“臣若能不负教导之责,则不负陛下不负朝廷,又岂能说是屈才了!”

“呵呵……只怕全京城,也就你是这么想!”

叹了口气,朱咸铭方说道“也罢……既然他愿听你讲,你也愿意继续教,朕就不强人所难了!”

“谢陛下!”王培安拜倒。

“回去吧!”朱咸铭吩咐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