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雨文学>重生之明末称雄 > 第242章 着书立论(第2页)

第242章 着书立论(第2页)

“哪里哪里……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罢了……”

两人又起身互相客套,陈洪谧笑着摇了摇头。

“你们切莫要虚头巴脑浪费时间。

人生得意须尽欢,来,把酒,言欢!”

今日赴“椒舍”

本就是陪陈洪谧的,遇到候公子,倒是意外之喜。

酒过三巡,陈吉发赠送几位好友从江夏带来的特产,包括新出品的工艺琉璃、皮革手包等等,既是礼物,也是推销。

等散了宴会,先是送走陈洪谧,庄志业又嚷嚷要请几人换个地方赏景,陈吉发自然知道是去喝花酒的,他只推说还有要事,让其他人去,不过,他走了其他人也就玩不起来,于是便遗憾散了。

陈吉发独自去了国子监,拜会文安之,捎带上湖广特产。

文祭酒如今忙得很,明年又要开乡试,如今已经开始筹备,不少外地学子到南京求学。

陈吉发等了小半个时辰才见到祭酒大人,不过,文大人对陈吉发倒是热情的很,连连夸赞他跟着卢象升立下的功劳,末了,又叹息如今朝廷上风气不正,这种年轻人居然难得重用,还受牵连赋闲在家。

陈吉发倒是无所谓,又与文安之聊了些江夏近况。

顺便谈到了金口书院。

“这次来,也是想请祭酒大人推荐些大儒去江夏辩经。”

陈吉发图穷匕见,说明这次来意,“江夏金口书院,如今自成体系,但理不辨不明,道不证不实,学生恳请祭酒大人举荐。”

陈吉发双手托起金口书院近期所编写的着作,请文安之过目。

文祭酒心中好奇,拿起翻看几页,初时兴趣盎然,不久皱起眉头。

“子安的这些理论,是否太过激进?”

“民本、民生、民权,本就是孔孟之道。”

陈吉发不慌不忙解释道,“况且,人性本善,仁善既为社稷之基,那生民自然也是社稷之要。

为政,当以民生为要,民生,当以殖兴产业为略。”

“可商人驱利,如何能善?殖兴产业,与生民又有何干?难道生民艰难,不就是因为商人争利?”

“非也,商贾夺民利不假,但若无商贾夺利,则无产业兴盛,无产业兴盛,则田亩薄粮不足以富民。

学生尝言,仁义教化是为天道纲常,是为国家大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是为民生小利。

君子重大义而生民逐小利。

而治政者,当明大义而全小利,使仁义之政化为民生福利。

如此,道利合一,上下齐心,则国大治。

否则,道利不一而士民离心,则动乱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是陈吉发第二次在古代士大夫面前论述他的“义利论”

,第一次是同刘勷的谈话,为了争取合作社的发展空间。

而这次是同文安之,为了将这种理论推广,成为合作社向各省扩张的思想理论依据。

文安之不比年轻的刘勷,他更加博学,更加理论,也更加保守一些。

不过,全文看完这本薄薄的讲述义利关系的《富民论》之后,文安之到底是沉默了。

不得不说,这本书提供了对明末南北经济分化、文化分化的新的解决思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观点,论证了义利应当一体、士民应当融合发展的正当必然性,而且,描绘了一个“以合作促共富,以大同促大治”

的未来图景,非常具有开创性。

“你……”

文安之想了想,还是没能找到什么贴切的词语来对陈吉发的这些理论做个评语,于是转而笑了起来,“后生可畏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