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在学某种东西,很认真。
姜秋姝推开了他,眼里冷漠,“不过如此。”
裴珉不信,“你是愉悦的!”
姜秋姝起身,其实不懂他,“为何要改呢,裴珉?难道只因我提出了和离?你想要挽留?其实不必的。你是大周中书令,太傅,天子近臣,国公府五郎,讨好他人向来是你不会的。”
若她不提出和离,裴珉还能像如今般,察觉到她的不喜,而改变吗?
姜秋姝心里念头纷杂,他们并不是旁的夫妻那般鹣鲽情深,他也不必做出这般模样。
“我不想与你和离。”裴珉看着她,尤其是晓得她态度坚决时,他也不晓得该如何做,才能叫她回心转意。
他们难道不好吗?即便没有相敬如宾,可一年多的夫妻,他不想有旁的意外。
也没想过妻子会是旁的人。
两人间并没有再说什么,便是说了却只是牛头不对马嘴。
即使裴珉不愿,府中因国公下了令,热火朝天的挂起了红绸,姜秋姝即便在玉珩院也能听见外边儿的喧嚣声。
她在想,时间差不多了,该离开了。
一封和离书被放在了裴珉的书桌上,姜秋姝收到的是被撕碎了的纸,本是想要体面些的。可她改变不了裴珉的决定。
窗外又有了鸽子的声音,李长宁言她可以帮她,可她并不需要。
如今只差一步了,她晓得有人会帮她的。
她重新写了封和离书,原先写过,这次便很轻松,不必查什么典籍。
一别两宽,各自欢喜…
“太夫人,我自愿离开定国公府,你是五郎的长辈,若您出面,签了和离书再送到官府,无人敢阻拦。”
“此乃你与五郎的事,若老身多加干涉,五郎岂不是恨上我了。”太夫人没以往般的急躁,反倒是气定神闲的喝着茶水。
“他不会,”姜秋姝直言道,“裴珉生母崔姨娘曾是您身边的人,自幼教裴珉三纲五常,守孝悌之道。”
姜秋姝没有说太多,其余的太夫人明白。
太夫人没想到她这般的聪慧,如今她自愿走,没叫她使出什么手段,已经是慈悲,皆大欢喜。
姜秋姝将手中的和离书递了过去,“只需太夫人出面,交到官府更改户籍便可。”
太夫人将纸张接了过来,看了眼,问道:“你什么都不要?”
姜秋姝摇头。
她有裴珉给的一万两,什么都不缺。
也只想尽快离开。
第36章第36章走了
事情既然已经定下,姜秋姝回到房间,其实她并没有什么好收拾的,只抱着那盆洛阳红,这是她进府唯一带的,属于她的东西。
又在墙角处松了松墙砖,移开了个小洞,从里面取出了个被油纸包着的东西。
这里装着一万两银票,她从未对任何人说过。
这笔钱,在嫁到定国公府后,她曾想过交还给裴珉,可最终却息了心思,裴珉不缺这笔钱,她留着若是有了孩子,便给他们存着。
正如她阿娘阿耶,活了一世,想给她留存很多的东西,可都被人夺走了。
她本想为日后的孩子打算,如阿娘做个慈母。
可…
姜秋姝收拾好,又坐到书案前,将她所抄写的东西全部整理了出来。
屋子里燃着个火盆,秋日只是凉飕飕的,火光大盛的那瞬间,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孝经》《女戒》《礼记》她抄写不下十次,摞在一起厚厚的,她吃力的将他们全都放在地上扔进火堆里。
一张张纸被烧尽,姜秋姝推开窗,让烟雾飘到外边儿。
“娘子您在烧什么呢?”关嬷嬷端着水,急切走了进来。
“皆是我曾抄写的。”姜秋姝回答嬷嬷,看着它们被火光吞噬干净,只留下灰烬。
“娘子您烧这个作甚?”关嬷嬷疑惑道。
“这些抄写的东西字又丑的很,眼不见心不烦。被别人瞧了,可丢脸了。”姜秋姝看着烟儿往外散去。
在看向关嬷嬷是笑着的,身上枷锁全部散开,她的笑如最初般的纯真。
关嬷嬷看着晃了晃,以往刚入府时的娘子便是这般模样的。
屋里一股子烟火儿气儿,带着墨香,抄写时的疲累,在此刻全部消散,她不想叫日后住进来的看笑话。
让人觉得,原来裴珉前夫人是这般不学无术。
即便她本身是那个模样。
姜秋姝燃烧殆尽的灰烬,感慨她在府中许久,留下的不过是丑陋的字迹,如今它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