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过半时,张老丈突然站起来,举起酒碗:“老少爷们,娘们娃子们,都安静点!”
喧闹声渐渐停了,所有人都看向他。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有些颤:“今天不光是庆祝丰收,更是要谢谢山家的娃和玄夜小哥。要不是他们,我们还在山里躲躲藏藏,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他对着我和玄夜深深鞠了一躬:“我代表黑石村,代表所有回来的山民,敬你们一碗!”
所有人都站起来,举起碗,齐声喊道:“敬阿翎!敬玄夜!敬落羽涧!”
酒碗碰撞的声音清脆响亮,在夜空中回荡。我看着眼前这些鲜活的面孔——哥的笑容,玄夜的温和,小石头的雀跃,张老丈的激动,大婶们眼角的泪花……突然觉得,掌心的符咒烫了一下,不是因为邪祟,是因为一种滚烫的情感,叫“归宿”。
秋收后的第一个满月夜,我们去了沉龙渊。
哥留在落羽涧照看山民,小石头自告奋勇跟着我们,说要“学习怎么引导灵脉”,灵狐也跟来了,蹲在小石头的肩膀上,尾巴警惕地竖着。
沉龙渊的水面像块巨大的玉,映着满月的影子,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玄夜背着工具篓,里面装着爷爷留下的罗盘和刻着灵文的木楔——他说这些能感知灵脉的流向,控制引导的力量。
“就在这里。”他指着暗河与沉龙渊连接的水道口,这里水流平缓,两岸是坚硬的岩石,就算力量失控,也能用猎灵术暂时堵住。
玄夜拿出罗盘,平放在一块平整的岩石上。指针在月光下微微颤动,最终指向沉龙渊深处,出微弱的红光——那是灵脉力量最集中的方向。
“我来布引导阵。”他从篓里拿出木楔,按照竹简上的图案,在水道两岸各钉了三根,木楔上的灵文在月光下亮起,连成一个浅浅的光网,“阿翎,你用符咒的力量触阵眼,别太用力,一点点来。”
我点点头,走到水道中央,深吸一口气。掌心的符咒慢慢烫,我集中精神,引导着那股温和的力量,轻轻拍向水面。
红光落在水面上,像滴进清水的朱砂,慢慢晕开。沉龙渊深处传来一声极轻的嗡鸣,像是沉睡的巨兽翻了个身。水道里的水流突然加快了些,带着淡淡的金光,顺着暗河的方向流去。
“成了!”玄夜眼睛一亮,指着水流中的金光,“这是被净化的灵脉之力!”
小石头凑过去,伸手想摸,被灵狐轻轻咬了下手指——它还是那么警惕,怕出意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别碰,让它流。”玄夜按住他的手,“我们跟着看看,它会流到哪里。”
我们沿着暗河往落羽涧走,看着那道金光在水流中跳跃,像条温顺的小蛇,穿过浅滩,绕过礁石,最终流进了我们开垦的田地旁的灌溉渠里。
金光融入泥土的瞬间,田地里的冬小麦突然冒出了嫩绿的芽,以肉眼可见的度长高了半寸,叶片上还沾着金色的光点。
“天哪!”小石头惊呼,蹲在田埂上,小心翼翼地碰了碰麦叶,“它……它活了!”
我和玄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激动。不是邪祟,不是毁灭,是生机。爷爷和爹没说出口的,或许就是这个——灵脉不是敌人,是需要被理解、被引导的朋友。
回到落羽涧时,天已经蒙蒙亮。哥站在村口等我们,眼里带着担忧:“怎么样?没出事吧?”
“不仅没出事,还有好事。”我把引导灵脉的事告诉他,他听得眼睛越来越亮,最后一拍大腿:“我就说爹以前总在暗河沿岸种果树,原来是这个道理!他肯定早就知道了!”
接下来的日子,万灵泽生了奇妙的变化。
暗河两岸的土地变得异常肥沃,种下的种子几天就芽;山里的野兽不再轻易伤人,偶尔还会把咬死的猎物留在村口——像是在“送礼”;甚至连天气都变得格外顺,该下雨时下雨,该放晴时放晴,张老丈说:“这是万灵泽在笑呢。”
我们把引导灵脉的方法写进兽皮书,画了更详细的阵图,标明了“每月初一、十五可引,每次只引三寸水流”,还特别注明“需三人以上看守,防止力量失控”。
山洞里的典籍越来越厚,除了猎灵术和灵脉引导,还多了山民们口述的故事:谁在哪个山头见过会治病的白猿,谁知道哪片林子的蘑菇最鲜美,谁记得玄阴子没来时,猎灵人和山民一起祭山神的仪式……
小石头成了最勤奋的“记录员”,他的字越写越好,还学会了画插画,在“如何与灵狐相处”那一页,画了只圆滚滚的狐狸,旁边写着“它喜欢吃野栗子,别给太多,会胖”。
哥的后颈渐渐不疼了,他说可能是灵脉的力量在滋养身体。他开始教年轻人辨认山势和水流,说“打猎不光靠力气,还得懂山水的脾气”。
玄夜把更多精力放在研究草药上,他现灵脉滋养过的草药药效更好,还配出了新的药方,能治山里常见的风寒和外伤。他说:“以后猎灵人不仅要会射箭,还得会救人,这样才配叫‘守护者’。”
我呢?我依旧每天练箭,只是不再为了“猎杀”,而是为了“守护”。掌心的符咒越来越温润,像块长在皮肤上的暖玉,只有在万灵泽出现异常时才会轻轻提醒——比如哪片林子的精怪闹得太凶,或是哪个山民误闯了灵脉附近的险地。
那天,我站在回音木下,看着晒谷场上忙碌的身影:哥在教孩子们堆谷垛,玄夜在给大婶们讲解草药的晾晒方法,小石头举着迷你猎灵弓,追着灵狐跑,张老丈坐在石凳上,眯着眼睛晒太阳,嘴里哼着新编的调子:“灵脉水,暗河流,养我田,护我家……”
掌心的符咒微微烫,像是在回应这平和的日子。猎灵弓靠在树旁,牛角弓身被摩挲得光滑,阳光落在上面,泛着温润的光。
我突然明白,所谓征途,未必是刀光剑影的厮杀,也可以是日复一日的守护;所谓传承,未必是藏在山洞里的典籍,也可以是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是田地里生长的庄稼,是孩子们嘴里的歌谣。
万灵泽的风穿过树林,带来远处的鸟鸣和近处的笑声,温柔得像娘的手。
落羽涧的故事,还在继续。
不是以复仇开始的惊心动魄,而是以共生延续的细水长流。
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
喜欢凤舞情仇录请大家收藏:dududu凤舞情仇录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