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雨文学>我在北宋那些年 > 第39章(第2页)

第39章(第2页)

苗美人是谨小慎微的性子,没有搭话,让宋仁宗觉得好生无趣,看向怀里的女儿,把女儿逗得直笑。

这些都和苏景和没关系,在赵氏倒台之前,荀年乐的行医资格就得到了。

“之前没有行医资格,被撺掇来一起告你的人,也是那赵丰找来的人,他用一个案子让你被罚没了行医证明,又找人来告你无证行医,让你赔钱,就是不想你继续当医生!”

“我会继续当下去的!”把荀年乐困在过去的,其实就是两个案子里她“背上”的人命,现在的荀年乐已经焕发了新生!

“哇哇哇——”伴随着一声强有力的啼哭,老苏家最有用、最靠谱的男人出生了。

他!就是苏辙!

“哥,我给弟弟带了糖,他怎么不知道吃啊?”

小婶坐月子,苏景和、苏景先、苏轼各种偷偷摸摸来看弟弟,苏景和一个没注意,苏轼差点就给还没满月的苏辙喂了硬糖。

“吃了弟弟就会死。”苏景和赶紧把糖喂给了苏轼自己。

没想到苏轼“呸呸呸”把糖吐了出来。

“刚刚他掉地上了,才会想着给弟弟吃,趁着弟弟不会说话,不会骂他。”苏景先捧着书,在旁边补充道。

可怕,嫡子之争竟然如此激烈。

苏轼你——

“你不要吃弟弟的手啊!我给你买猪肘吃!”

可恶!苏辙你快点长大啊,我承受不来你哥了!

苏景和十分需要这个为哥哥各种擦屁股的大佬弟。

第21章

“上学?”苏景和看着突然问自己这个事儿的老大,有些不知所措,“我应该不需要继续深造吧?”

其实苏景和感觉自己的状态是非常需要深造的,奈何他也不敢保证,自己能不能顺理毕业啊!

知识已经都被他还给老师了,在高考之后。

而现在的文言文课本……

“你的俩侄子啊,不是都会说话了吗?最大的那个八岁了吧?之前听说不上学了,要不打包一大一小,我给你走后门,让他们来国子监读书啊。”

章得象把这个运作关系说得相当自然。

实际上背后是他们和国子监的人努力掰头了好久,才要到的插班生的名额。

苏景先还好,苏景和作为五品官,还是有让家里亲戚入学的能力的,特别是苏景先还有过往的成绩,他虽然只在汴京的学堂读了一个月,但大大小小的考试都是第一,去考察过,老师说能力很不错。

章得象也知道,小孩不是不想上学,而是被苏景和这个特别关心家庭成员的家伙,给留在家里养身体了。

俩小孩难运作的是苏轼,小家伙年纪小,虽然已经会说话了,也能够简单的自理,但没启蒙,没读过学堂。

国子监是不负责给小朋友启蒙的,送过来至少要有点基础。

他们可是好说歹说,才让人答应下来。

“那我回去问问,不知道小朋友们愿不愿意。”苏景和的回答让章得象格外震惊。

“你连这个的决定权都没有吗?”章得象表情都显得有些滑稽了。

这又不是把小朋友往火坑里推,换作别的家庭,不知道要多感谢苏景和呢!

“读书的是两个小朋友啊,也不是我,我自己的话肯定就答应了。”假的,自己的话已经在想怎么“高情商”拒绝了。

苏景和试图将这种和小孩平等交流的思想传输给自家老大,“小朋友们的意愿也是很重要的,要是他们不愿意,在学堂学出毛病了怎么办?国子监竞争压力应该很大吧……”

很大吗?应该很大?

但章得象自家孙子就去读过,可给他气死了。

这家伙胸无点墨,在国子监学习之后还是一点长进也没有,只让他认识了一群同龄人,各处招猫逗狗的,让章得象多了很多要擦的屁股。

当晚问两个小朋友的时候,得到了让苏景和都没想过的答案。

“不愿意?”苏轼不愿意苏景和是猜到的。

“当然,我和弟弟年龄很近,我们可以一起去读书,这样就不寂寞了。”苏轼看着还在襁褓中的弟弟,说得话相当有兄长做派。

“你就是不想读书吧?嫌弃读书累,我能不知道你?”苏洵在旁边插话,戳中了苏轼的少男心事,得到了苏轼无情的铁头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