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保儿她只来得及护下秦樱,秦国公唯一的孙女。
后来还是元保儿的小舅舅武安侯府嫡次子谢安和及时赶来,才救下了她俩的性命。
元保儿自幼与秦樱一起跟随秦国公学习兵法谋略,十岁便跟着秦国公上了战场,十二岁上阵杀敌,而在她十五岁的这一年,却是亲眼目睹了因为奸人的出卖,秦国公一家血洒北境的绝望。
也是从她十五岁这年开始,元保儿将名字里的“宝”字换成“保”字,取得是保家卫国,保护亲缘的意思。
到了十六岁,她在皇后与太后的支持下,开始整顿北境军,也是从这一年,元保儿正式接替了秦国公驻守北境的责任。
而秦国公一家的战死,也极大的刺激了太后。
秦国公府是太后的母族,也是当初在先帝的男宠之乱中,与皇后的母族武安侯府一起,帮助当今皇帝登上皇位的助力。
一边是亲生的儿子,一边是亲弟弟,自己的儿子谋害了自己的弟弟,要强了一辈子的太后第一次感到无力,若不是元保儿护下了秦樱,太后怕是也得跟着去了。
想到她那个好父皇,元保儿冷笑一声。
当初靠着秦国公府和武安侯府登上皇位,转头就不满太后与皇后,以皇后五年无所出为由,私纳了昌平伯府的女儿安氏。
那安氏一朝得子,得封贵妃,便开始在后宫和前朝搅风弄雨。
秦国公府一家之死,便与安贵妃和昌平伯府脱不了干系。
但元保儿与太后苦于没有证据,就算知道是皇帝与贵妃的算计,也只能隐忍。
随着秦国公之死,皇帝也开始抖起来了,公然开始与太后和皇后打擂台,还多次想要废掉皇兄的太子之位,改立安氏所出的大皇子为太子。
不过太后虽没了秦国公的助力,可皇后的母族武安侯府还在,再加上元保儿争气,快速的掌控了北境军,做了她们的后盾。
东元国的皇权之争也随着元保儿接手北境军开始,摆到了明面上。
元保儿有时候真是觉得他那父皇是个蠢货。
北周势大,西齐与东元靠着联姻结盟才能与北周抗衡,他那父皇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害的将臣惨死北境,北境百姓几乎被屠戮殆尽,真真是件件事情都戳在了她的心肝肺上。
元保儿都想要弑君杀父,将她皇兄尽快拱上皇位。
也不能怪她如此偏激,当初东元帝下命令时,不也没想过同样在北境的她,也差点死在北周的铁骑之下不是嘛。
正在她想的出神时,被进来的代戈打乱了思绪,元保儿索性放下手里的旗子,起身离开沙盘,坐到了大帐的中央。
看着随着代戈一起进来的满脸沙土的代金,元保儿轻笑一声。
“公主”,代金大刺刺的道:“连您也笑我,定是与代戈那厮学坏了。”
赶紧别笑了,真是好丢脸呐!
代金摸了摸鼻子,想到刚才为了与代戈置气,她还故意多扇了好几下扇子,现在可不是越发的灰头土脸了么。
代戈也知道再刺激,代金说不定就真的要恼羞成怒了,便没有反驳代金的话。
元保儿看着下面两个副将,她两个都是自小跟着自己的,后来元保儿接手北境军后,便顺势提拔为了自己的左右副将。
不仅如此,她俩还是自己红昭军的左右统领。
这红昭军不过三百人,却是元保儿的私属,又都是由女子组成,平时护卫公主府,战时又能编入军队协助作战,虽然人数少,却个个都是精锐。
代戈上前将西齐的回信交给元保儿,看着信里面的回复,元保儿示意代金上来也一同看。
代金本想趁着代戈与元保儿说话的时候,偷偷将自己的扇子藏起来,却不料元保儿突然回头,正好看到代金鬼鬼祟祟的往怀里藏扇子的一幕。
元保儿诡异的挑了挑眉毛,望着自家右副将一只手扒开衣领,一只手塞扇子的神奇画面,还能不动声色,也算是好定力。
代戈却没有元保儿的定力,毫不掩饰的笑开了声。
代金快速的将扇子塞进衣服里,冲着代戈咆哮道:“你给我闭嘴,还看不看信了。”
看,自然是要看的,笑,也是要笑的。
每年冬季,北周都会派两队兵马,分别进攻西齐与东元的北境,为的是抢夺过冬的粮食。
虽说北周势大,地域广阔,但他们位置不好,土地多是草原荒漠,这样的地方自然种不出粮食,所以便会每年南下抢夺西齐与东元。
两国为了抵抗北周,便以姻亲的形式,每隔一代便互换和亲,保证并维系两国的联盟关系。
元保儿为了今年一仗打退北周,想要联合西齐的主帅,两面进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便写了封信与西齐的主帅商量。
因为西齐那方主帅是新来的,元保儿不熟悉其作战风格,看到回信说是合作,元保儿却还是不放心,索性与自己的左右副将商量,要不要亲自去一趟西齐的营地,当面商讨。
代戈是同意的,毕竟信上说的怎么也不比当面商讨来的直白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