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雨文学>穿书成渣A我无限氪金免费阅读 > 78 傻但我喜欢(第2页)

78 傻但我喜欢(第2页)

柳无愿知道自家小乾元心里在想什麽,不禁失笑,为君者也不是能够任性想做什麽就做什麽的。

这一局看似是针对那僧人的清查行动,实则不过是借机敲打敲打这些胆大妄为的官员,其中不乏有皇室贵族掺和进去了。

今年各地灾害频发,朝廷赈灾需要银子,可别看楚国泱泱大国,国库里却实在是拿不出太多银子。

先帝沉迷炼丹,国家财政连年赤字,突然撒手去了,当今陛下匆匆接下烂摊子,努力多年,也不过是让朝廷的情况比之先帝在时要好上一些罢了。

不少邻国对楚国虎视眈眈,为保证边境安宁,军备上消耗巨大,每年大笔大笔的银子投入到国防支出之上。

各地官员都为了自身利益中饱私囊,别看朝廷税收的名目衆多,但地方官员年年都哭穷,说是地方效益不行,导致收回朝廷的税收银子便也没多少。

新帝上位後年年都在打击贪官污吏,年年都有新的贪官污吏。

没办法,水至清则无鱼。

苦的都是百姓,当今这个时代还有不少穷苦落後的地方,若是遇到天灾,恐怕还要活生生饿死人。

这在来自现代世界的薛澄眼里简直是难以置信的事情。

但她又确确实实地感觉到了,这是一种来自落後时代里的悲哀和无奈。

就说前年朔州丶淮城各地闹旱灾,三月无雨,大地干裂,米粮颗粒无收,几十万百姓受灾,不知饿死了多少人。

连树皮都被饿急了的百姓吃没了,有人实在饿得不行,甚至做出杀人分食的举动来。

朝廷拨款拨粮去赈灾,还没到地方,就已经被贪了一大半。

还有那些有能力早早囤粮的粮商,到了灾难时刻,只想着囤积居奇,宁可粮食烂在粮仓里,都要狠狠发一波灾难财。

平日里一石米价格在一两银子到二两银子之间浮动。

到了饥荒时,那真是有钱都难买到粮食,有人拿着三十两银子都买不到一石米。

种种惨状,薛澄都不忍去听,柳无愿彼时也并未亲眼所见,她自小出生在公侯之家,虽说没得亲爹心疼,但是侯府千金,再如何都不曾为粮食发愁。

当年听说这样的人间惨剧後,柳无愿还曾想过,若是等自己有能力,定要改变这从根源上就烂掉的世界。

她也想过考取功名,入朝为官,但又觉得就连自家外祖父做到了一朝宰相却也对这种现状无可奈何。

便是一国帝王也是心有馀而力不足,仅凭她一人,似乎做不了什麽。

所以後来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经商,亲娘给她留下了许多産业,若是经营得当,或许能在灾难时,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虽说会有贪腐事件发生,但能帮上一些是一些吧。

柳无愿觉得自己也不是圣人,做不到能够将衆生从水深火热的现实之中救出,她清楚自己没有那份能力,自己也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坤泽。

但她心底的善良又不容许她视若无睹,所以她会希望自己在这种时刻能够尽上一份微薄之力,只求问心无愧。

薛澄其实还挺佩服自家娘子的心态,理智而清醒,会对自己的能力有准确认知,有悲悯之心,但不会试图去傻傻的为了别人牺牲自己。

她始终只是想着,能在过好自己日子的前提之下去对别人进行帮助。

小妻妻俩如今习惯在家中一块儿分析西京城局势如何,偶尔薛澄会去看看铺子和宅院的装修进度。

日子一天天过,经历了这麽一次大清查之後,西京城仿佛一夜之间平静了不少,但平静之下是否有暗流涌动,便不是身为普通人的她们能够察觉到的。

到了深秋,天气转冷,柳无愿本就不是爱出去的性子,倒是薛澄出门的次数变多起来。

没办法,铺子眼看着就要装出来了,她这边的女团计划还只是个设想,孟云听说後也帮着一起谋划,先不说怎麽吸引人来当练习生。

就是负责教导的导师,薛澄都不知道上哪儿去找出来,或唱或跳或是乐器,总得有人来教吧。

但是这些有一技之长傍身的人,基本都已经在各大乐坊里从事了,技术一般的薛澄又看不上。

那些名家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别说还要去请人出山来当老师指导了。

还有那些宫廷乐师基本是为皇室表演所服务的,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和你合作赚外快的,这事儿就不是钱多钱少的事情。

不过好在有老宰相这麽层关系在,孟云带着薛澄找到管着宫廷乐师的太乐署时,恰好太乐署最大的官员太乐令也在。

不过太乐令也算不得什麽有实权的官职,品阶并不高,见到来人其中之一是宰相大人的嫡亲孙女,态度好得不得了。

听说两人此来是为了聘请宫廷乐师作为常驻指导老师,负责为她们教导学生,太乐令虽说有些迷迷糊糊搞不懂怎麽会有人平白无故花钱请名师去指导别人,但还是满口应下。

并没有为难二人,而是特意让人去召集了太乐署里的宫廷乐师们。

【作者有话说】

[菜狗]搞搞事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