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孟知画心思敏感,到底是察觉了莫问对她不同寻常的占有欲,但她不愿伤害莫问,是以始终没有将这事拿到明面上来说,怕伤了莫问自尊。
聪明如莫问,即便孟知画不说,莫问也清楚她对自己并没有任何超越友情的感情,有时候不说比说了更加残忍。
若是一直如此也就罢了,顶着朋友身份,享受着那人的温柔,至少莫问在孟知画这,能得到一份比其他人都要多的在意。
对于当时的莫问而言,这就够了。
直到後来,柳涛的出现。
心思单纯如孟知画,那样一个满眼算计虚僞的男人,轻易便将她哄骗了。
莫问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姑娘爱上了旁人,眼睁睁看着她们谈婚论嫁,这一切对莫问太过残忍也太过痛苦。
于是莫问打算离开西京城,这一去,其实并不打算再回来。
孟知画得知她要离开,慌张地抓着她的手,整个人仿佛好不容易抓住了救命稻草的溺水之人。
问她,“什麽时候回来?”
莫问不答,她便不断重复地问,“什麽时候回来?”
一定要莫问给出个回答。
莫问闭上眼,不想说出那样残忍的答案,她不想亲眼看见心爱的姑娘出嫁,既害怕看见她们二人恩爱和谐,又怕她嫁给柳涛後日子过得不如意。
无论哪一种可能,都足够让莫问心痛。
所以莫问就没打算回来,但莫问知道孟知画是个好姑娘,分明不爱自己,可在明知莫问对她存在那种心意的情况之下,若是莫问不再回到西京城,她一定会责怪自己。
莫问希望她记得自己,但却不希望她对自己怀有内疚。
所以莫问撒了一个善意的谎,她说:“腊月初八便归。”
她只说腊月初八,却没说哪一年的腊月初八,莫问在心底骗自己,或许这不算骗,也不算失约。
或许某一年的腊月初八,当她可以放下一切,平静看待孟知画这个人,或许她就会回来了。
只是莫问没想到,还没等自己忘了孟知画,那样好的姑娘就这麽离开了人世。
她不知道孟知画有没有等过自己,但她知道,她永远也无法赴上那个腊月初八的约了。
这个墨玉牌,是莫问临走前留给孟知画的,哪怕她那样不愿意见到心爱的姑娘和她人步入婚姻。
可莫问仍然愿意在孟知画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之时对她伸出援手。
但孟知画在世时,从未用上那个墨玉牌,大抵也知道莫问内心的煎熬,善良的姑娘并不愿意为难莫问。
到死前,也许是舍不得年幼的女儿,所以才将这墨玉牌留了下来,锁在一个小木盒里,连同一封遗书和莫问的画像。
从前柳无愿也不知道,是侯府将阿娘的嫁妆还回来之後,柳无愿一件件收拾盘点时发现了那个小木盒。
这才看到了阿娘留给她的遗书,以及这个墨玉牌和莫问的画像。
之前为自己治病之时,柳无愿并没有想要动用这个墨玉牌,若非是小乾元出了意外,柳无愿想,她大抵一辈子都不会动用这个墨玉牌吧。
柳无愿从怀中取出一封早就泛黄的书信,这封信她没打开过,她只看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遗书,这本就是孟知画留给莫问的。
关于孟知画临死前最後一句话,也是当初无意间听侯府里伺候过阿娘的老仆人说起的。
莫问颤着手将信接过,没急着打开看。
生怕里面还是那句“不是说好腊月初八便归麽?”,她难以直面心爱的姑娘的诘问,因为她已经无法面对面地回答孟知画。
双手紧握成拳,缓了又缓。
莫问才道:“你的妻子,魂魄已经不在这方世界了。”
早在柳无愿来到千金阁之时,莫问就已经知道了,她是商人,亦是皇极观观主的小徒弟。
千金阁和皇极观明面上看似没有任何关联,实则皇极观每一代都会选出最优秀的两人,一人继承皇极观观主的衣钵,另一人便是下一任千金阁阁主。
只不过能继承观主衣钵的必定是当代修行天赋最强的那一人,莫问不能一心向道,她虽有天赋,但并不能甘于寂寞用心钻研。
她心中有执念,尘缘无法斩断,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下山,成为了这一代的千金阁阁主。
莫问很诚实地同柳无愿说道:“以我的能力,不能保证一定能将她的魂魄引回来。”
她修道不如她师姐勤恳,天赋也没她师姐好,牵引异世灵魂之事光是听着都像是天方夜谭,虽然自己很想帮帮这个可怜的孩子。
但莫问自知自己能力有限,提前将风险同柳无愿说明,“若是不能牵引回来,她的灵魂或许会落到别的世界,也可能。。。魂飞魄散。”
柳无愿:“。。。。。。”
“怎麽样能提高成功率,或者,就算失败也不会造成那麽严重的後果。”
人命关天的大事,柳无愿不敢轻易冒险。
莫问想了想,略略有些尴尬,“方法有是有,就是。。。”
吞吞吐吐半晌,莫问眼睛都不敢看向柳无愿。
最终还是说道:“让我师姐出山应当可以,但,我师姐同我关系一般般。。。”
说得委婉,柳无愿却听得出来,这不是一般般,看起来是很不好的样子。
【作者有话说】
[菜狗]小狗在努力,老婆也在努力~应该快回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