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5章 有味道的章節

建國初期,糞便都能賣錢呢!

為了防止這一切,子受一直守口如瓶,對糞肥隻字不提。

可萬萬沒想到,西園代勞了。

子受疑惑道:“卿等為何會想到以糞便來肥沃土地,這等骯髒汙穢之物……”

話還沒說完,他就一陣乾嘔。

在這乾嘔之下,群臣也沒忍住,紛紛嘔起來……

伯夷也嘔了一會兒,幸好晁雷沒有回朝歌,不然那上船都能吐得滿海的傢伙,多半不是乾嘔,而是直接吐出東西了。

子受道:“朕自幼嬌生慣養,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倒是不習慣這裡的味道。”

乾嘔中的群臣無不感動,這是實話,可紂王還是來了西園。

而且在初一問到味道的時候,也是紂王執意要繼續前行。

還不都是因為火光沖天,擔心西園的臣子與附近百姓嗎?!

即使到了西園之中,得知味道來自於糞便,尋常諸侯貴族多半立即就走了,可紂王仍然在此,甚至還有心情自嘲。

就是因為楊顯一句能使土地肥沃,紂王關心民生,哪怕乾嘔,也要強忍心中惡感!

真性情!

楊顯也沒辦法散去味道,等到群臣稍稍好些,他才道:“臣等不久前聽人唱起一首詩,據說還是伯夷大人從民間所蒐集。”

“詩?”子受不解,哪首詩裡還提過肥料?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這首詩也不在詩經裡頭啊!

伯夷立即反應過來,道:“可是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楊顯連聲道:“就是這個,當時臣等想,既然腐草能夠肥田,那麼其他東西應當也可以!”

人類無意識地提高土壤肥力可以追溯到5000~10000年以前,而有意識地施用某些有機或無機物質,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促進作物的生長,則相對要晚些,距今約3000年左右。

而這首詩經中的《良耜》一篇中,就有傳唱,拔除田間雜草腐爛後,有促進黍稷生長的效果。

群臣之中並非全都是五穀不分的人,許多人同樣聽過這首詩,在伯夷、楊顯提醒後,紛紛明白過來:“這糞肥與田間腐草一樣,能夠肥沃田地?”

楊顯點頭:“效用更甚。”

群臣登時就激動了,也不顧及充斥空氣中的臭味,更有甚者,對著呂嶽以及西園七校尉拜了一拜。

土壤肥力減退的直接後果當然是莊稼減產,作物收成下降,這對於農人們來說無異於天災。

減產就代表著餓肚子,甚至有可能會餓死人。

因此為了儲存土地的肥力,農民們只能夠採用休耕、輪耕等極為簡單而且原始的方式,或者是三年兩季、或者是種一季慄再種一季豆。

腐草啥的有用,但效果沒那麼顯著,而西園如此大動干戈,顯然效果不俗。

楊顯道:“人畜之糞與灶灰腳泥,無用,但一入田地,便將化為布帛菽粟。”

子受選擇接受事實,這一切都有跡可循。

當年西園初建,胡喜媚就將雞屎當做了桑基魚塘中的一環,現在楊顯說他們合力弄出了糞肥,也不奇怪。

幾個關心民生的大臣,壯著膽子湊到大坑旁邊仔細觀察了一番。

大夫姚中道:“既然糞可肥地,為何還要挖坑將糞置於其中?而且在這些糞便之中,似乎還夾雜了其他事物?”

是啊,你挖坑幹嘛?嫌味兒不夠大?囤糧的見過,囤貨的見過,還有囤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