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章

如今師飛羽佔據朝廷完全掌控的腹地,囊括京城江南最大後勤保障系統,實際已經算是佔據了半壁江山。

其實兩江總督原本也是權柄滔天的重臣,一般這個職位,都是簡在帝心之人擔任。

只不過此總督與師家頗有淵源,看他能在這亂世中,一面維持聖寵,一面將兩江打理得還算秩序清明,井井有條。

便知是個官場手腕與從政能力都極為了得的能臣,非是那等溜鬚拍馬之輩能比。

這樣的聰明人,師飛羽早在數年前就打過交道,期間也注重維繫,對此人的整治理念和是否是那等愚忠皇室的人一清二楚。

那麼這樣的聰明人,很多事便有商談餘地了。

早在北蠻南侵之前,師飛羽便暗示了對方接下來的走向,各種利益置換讓對方一步步滿足自己的佈局要求。

等北蠻來襲,皇帝南逃的事實成真,兩江總督便知道這王朝真的氣數已盡了。

而師飛羽這等常勝不敗,運籌帷幄,別人走一步他的準備已在十步之外的梟雄,在如今此等優勢面前,讓天下改姓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那麼在皇帝到達江南之後,一切原本正在觀望猶豫的佈局便運轉開了。

如今逼宮成功,新帝年幼,奸罔被盡數清算,空出來的位置以及伴隨的利益,師飛羽自然不會忘了兩江總督以及一眾提前暗地裡支援的人馬的好處。

只不過兩江總督確實是個聰明人,雖則現在已經下好注,奔的是從龍之功。

但他畢竟已經位極人臣,此王朝傾覆,他能夠讓家族不受波及,維持原有的顯赫,已經是莫大幸事,再多便過猶不及了。

於是在之後的分配中很是低調。

而漕幫江家也如他們所願改換門庭,以江湖幫派出身,如今躋身朝堂,身居要職。

果然如裴涼所料,在新帝登基後,有兩股起義軍勢力試圖對江南發起攻擊。

一股是如今佔據蜀中以南的起義軍,這股勢力氣候已成,如今已經在西南自封為帝。

他們的目的是逐鹿天下,自然不會放過這等帝權更迭的時期。

對方很敏銳的意識到了,朝廷發生了巨大的政治變動,本就腐朽不堪的朝廷,經此震盪,此時肯定不堪一擊。

更遑論北蠻南侵之威脅剛剛解除,皇帝一路南逃,才剛駐入江南,形勢混亂不穩。

只不過對方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師家軍才跟兇殘的北蠻鐵騎打完,居然不像預料中一般兵疲馬潰。

師飛羽南下接迎帝駕,傳言那支不敗之師雄姿威武,他們還以為是為了掩飾外強中乾放出來的謠言。

是為了震懾多股起義軍,好讓師家軍得以休養生息,畢竟這種虛報人數,震懾敵軍的事,都是行軍打仗基本操作。

西南起義軍本就不算幾股勢力中最悍勇的,之所以勢力擴張,多還是依靠地勢之便。

此次他們主動出擊,自己放棄了最大的優勢,又對上實力沒有半分虛假宣傳的師家軍,結果就是很虐了。

另一股發起衝擊的到不如西南軍志向遠大。

那是一股靠近江南的門閥勢力,本質就是在亂世中攪渾水掠奪好處的。

人家根本沒有想著能一掌天下,對自己的實力很有自知之明,趁亂的時候能撈好處就多撈點,等天下有平定之相,便擇一贏面最大的明主投誠。

一般為了節省收復成本,統治者會選擇接受對方的投誠,到了太平盛世,在戰亂中積攢的龐大資本,足夠人家富貴延綿了。

但這邊師飛羽早有準備,對方準備在這富饒之鄉劫掠一波的想法破滅了,甚至整支軍隊白給,被師飛羽強迫收攬麾下,再帶隊反擊回去,一口氣便繳滅了兩股不小的叛軍勢力。

這師飛羽實際掌權後的連連大捷,讓麾下之人信心大增。

而對方表面的平叛收復之下,展露出的治理才能,也讓天下人看到了亂世即將結束的曙光。

在此期間,裴涼便是一心賺錢,發展經濟。

她傾注在師飛羽身上的巨大投資,變現得非常快,那便是他軍隊所及之地,裴涼的行事全都暢通無阻。

有權勢軍隊大開方便之門,對於裴涼來說已經不是所謂的放開手腳了。簡直是天下皆為任意遨遊之地。

前幾年各地連年災禍,又有朝廷苛捐雜稅,加上戰亂侵襲,各地民不聊生。

失去勞動力的土地自然沒有多少產出。

但合理的資源分配,暫時可以讓民眾渡過眼前的生存問題,只要有和平穩定的局勢休養生息,自會恢復如初。

數年戰亂災禍,如今其實大梁人口已經降到某個危險的閾值。

清算政治餘孽的時候,師飛羽也沒有任何心慈手軟,還有平定的叛軍勢力中,被一眾叛軍頭目榨取的民脂民膏,除了必要維持統治運營的留存,均是拿了出來。

撫卹百姓,救濟賑災,裴涼組建的航海隊還不斷從外面帶回新的糧食物種,她自己也憑藉記憶改良了幾種糧食的品相產值,大大緩解了全國的糧食壓力,進一步促進了穩定。

此時的救命良方,在後世並不稀奇。

甚至裴涼自己根本就不是相關專業,只不過是旗下的食品公司,在簽訂龐大原材料訂單的時候,她親自前往種植基地,被科普的品種改良歷史和方法而已。

誰能想到只是這應酬一般的考察,隨便聽一耳朵的知識,到這裡便能拯救千萬性命。

隨著各地的收復,收復之地迅速回歸秩序,天下大局已定,一些小股叛軍紛紛選擇了投誠。

還有一兩股負隅頑抗的,但當地百姓也已經不堪忍受,短短數月內,各地發生了饑民衝擊軍閥的訊息。

甚至不少百姓已經秀好了師字旗,準備迎師家軍的到來。

其實那些軍閥自己心裡也清楚,但一個利益集團的構成,很多時候個人意向往往是被利益裹挾不知偏離何方。

裴涼當初順水推舟放魏映舒和厲深離開,魏映舒的女主光環讓她在原著慣性中又回到這個節點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