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2章 苟他幾年

不過朝中文武多有相反意見。

他們可不知道姬發可能有仙人相助,覺得西岐唾手可得,只認為是紂王的仁義又爆發了。

文武們明白,如果攻打西岐,雖說是順應民心,可到底還是打仗。

打仗,就會死人,西岐將士會死,大商將士也會死。

而且西岐勢弱,無力抵抗,必然強行徵兵入伍,兵源還是這些百姓。

最後這些百姓即使沒有死在殘暴的姬發手上,也會死在戰場上。

這樣一來,商軍到底是解放了西岐百姓,還是害了西岐百姓?

紂王必然是為這些而困擾。

陛下什麼都好,可性格很矛盾,能對諸侯貴族殺伐果斷,卻又對百姓顧慮良多。

能夠為了百姓,放棄唾手可得的西岐,放棄翦除西伯侯,當得起一代仁王!

不過,身為大商臣子,他們要為大商的長遠利益考慮,如今正是清理諸侯的最好時機,機會錯過,下次就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如魯雄、方相、方弼、張桂芳等激進派武將,直接請命帶兵征討。

楊任倒是保守派,他不想討伐西岐,飯要一點一點吃,諸侯要一點一點打壓。

早在最開始廢除人牲、人殉的時候他就反對過,就是怕引起大量諸侯不滿,步子太大容易扯著蛋。

不過沒用,楊任噴人在行,帶兵外行,戰事面前沒人聽他的。

商容求穩,但激進派聲勢浩大,他也沒轍。

聞仲輕捋長鬚,一錘定音:“臣認為,陛下說的有理,攘外必先安內,我大商內部的安定和統一,才是對征討西岐戰的前提條件。”

聞仲心中暗歎,陛下確實變了,變得成熟穩重,有如此明君,封神大劫必然有變。

子受驚疑,聞仲竟然也不願意打西岐?

原著裡聞仲可是妥妥的激進派,剛回朝就馬不停蹄的東征西討。

不過正好,子受道:“傳朕旨意,若姬發小兒立國稱王,令西境諸侯討伐便是。”

有聞太師出言,再加上君王不願征戰,其他臣子再怎麼激進,也改變不了什麼。

一件事了,子受按照原定的安排,繼續道:“從今日起,設立御史臺,封楊任為御史大夫,太顛、辛甲為御史中丞,下設御史若干,有風聞奏事之權,盡顯朝中之惡,上至君王,下至百官,大事奏裁,小事專達。”

這是早就定好的噴子專職。

楊任自然不必說,大商第一噴子。

太顛敢在殿上裸衣罵人,是個敢說話的主,可以當二噴子。

辛甲是黃飛虎臨走前舉薦的人才,也是個不畏強權的人,歷史上上諫七十五次才罷官,可以當三噴子。

御史有沒有能力無所謂,御史臺盡顯朝中之惡,聽起來很牛逼,實際上只有風聞奏事的權力,他們再有能力,也只能耍嘴皮子,沒有半分實權。

子受也不禁佩服自己的天才想法,專門找一堆人來噴自己帶節奏,完美!

楊任拱手道:“臣謝恩。”

他陷入了沉思,陛下沒有封御史,只有三個當家,下頭的官員得他們自己找。

這樣一來,御史臺似乎並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

因為子受早就放出過風聲,設立御史臺並沒鬧出什麼大動靜。

只有崇侯虎暗自感嘆,自己果然又猜中了陛下的想法。

子受打發楊任後,開始了今天的正戲。

一名寺人在子受的詔令下,戰戰兢兢的牽著一條狗,入了殿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