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9章 酒池

挺好的,說明陶俑殉葬是被在這個時代被人不理解的事情。

那些因此心存不滿的諸侯,肯定會覺得紂王是個對他們薄恩寡幸的昏君,操勞一生鎮守地方,死了卻要面臨無人下九幽隨侍左右的結局。

子受看了眼因為湊熱鬧而趕來的平民百姓們,他們眼中多多少少有著感激。

不過不要緊,他收割昏庸值的主要物件是諸侯貴族,平民能收一點是一點,反正朝歌百姓因為殷郊、殷洪一頓青銅操作,早就感激涕零了。

將墓穴封閉後,一切結束。

子受很滿意,已經可以著手佈置下一個結算期的昏庸值了。

回了朝歌,上九間殿,稍稍議論了朝事後,子受便提出大宴群臣。

打了勝仗,又封了禪,大家一起樂呵樂呵,這是個多麼好的理由。

大臣們習慣性勸諫了兩三句後,便同意了。

勝仗也好,民心也好,總不能掃了興。

“甚好,既如此,眾卿家今晚至酒池,不醉不歸!”

酒池?

大臣們一愣,他們知道因為叛亂燒燬了部分皇宮,紂王令人修繕皇宮的同時,還興建了一切其他建築。

但那些建築宮殿之中,竟然有酒池?

不少人皺起眉頭。

酒由糧食釀造而成,在這個糧產並不高的年代是奢侈品。

尋常百姓家一年到頭也喝不到幾次,如果遇上糧食減產,就連祭祀時的用酒,都會用大量清水中和。

而紂王卻弄出了一個酒池?

這得浪費多少糧食?

百姓又該如何看待紂王?自己辛苦種出來的糧食,繳納的田賦,就這樣糟蹋?

有多少人每天連肚子都填不飽啊!

不過群臣沒有立即勸阻,紂王宏才偉略,應當不至於昏庸如此,說不定另有深意?

反正他們猜不透,紂王的行為總是出乎意料,卻每每有驚人的結果。

崇侯虎與商容摩挲著下巴,同樣皺眉。

他們也沒能猜出紂王造酒池的用意。

不過他們相信,那位英明的君王絕不是貪圖享樂,晚上去了酒池,一看便知。

似楊任等諍臣,也是同樣想法,如果酒池真的只是為了個人私慾,說什麼也要當場把酒池給填平了。

當晚,子受乘駕與百官往宮中酒池而去。

為了防止被史書坑,他早在下令開鑿酒池前,就調查過。

結果發現以酒為池在這個年代還真不算什麼事,早在部落時期,人們以群居為主,聚在一起吃喝,酒出現後,就有了群飲之風,而當時飲水,則是在地上鑿坑,尋著天然水源並直接用手捧著喝。

因此,漸漸演變成鑿地盛酒,群聚而飲,成了一種習俗。

也就是說,以酒為池其實只是因為群飲的人數多了,“汙尊而抔飲”的小坑滿足不了人數需求,在舊俗的基礎上,將小坑鑿大而已,並非什麼前所未有的奢靡享樂新方法。

不過子受還是決定修建酒池。

池是正常操作,可酒呢?

糧食釀酒已經很困難了,何況是灌滿整個池子的酒?

兌水肯定是不行,那是欺君!

如此珍貴的酒,倒在池子裡,一次宴飲喝不完,剩下的可不就浪費了!

這名聲傳出去,妥妥的昏君。

指不定還會有幾個激進的大臣當場發作,拒絕宴請一氣而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