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1章 肉林

讓人在這種地方呆一會,怕是比炮烙還慘噢!

所以,樹上頭掛的都是臘肉。

而臘肉的原材料鹿肉、牛肉、羊肉都有。

在這個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的時代,算得上極為奢侈的享受。

商朝早就有臘肉存在,據說最早由燧人氏發明的,把獸肉或魚用文火烘乾,加木渣、松葉於火上,使煙味帶香,熏製而成,不容易放壞。

在樹上掛肉,也是常事,孔子都喜歡臘肉,還說過“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拜師者得自帶伙食——十條臘肉。

不過子受要當昏君,當然不能選擇普通的臘肉。

都造肉林貪圖享受了,肯定要怎麼好吃怎麼來,好好奢侈一把。

只是上輩子很多有名的臘肉這時候找不著材料,所以他選了湘西臘肉。

湘西臘肉得沈從文力推,在中華臘味江湖中地位屬極品,可與廣式、四川臘味相比。

而且製造工藝相對簡單,只需在肉上撒上食鹽,抹勻,醃製五天左右,醃製完成後,用溫水把肉表面的鹽水洗掉,避免燻烤時粘菸灰,再放在空曠一點的地方用柴火燻烤。

燻烤出來的臘肉的味道和使用木柴的種類有關,用橘子樹和陳皮燻烤的臘肉味道最佳,所以子受選擇了這片橘子林。

更關鍵的是,湘西臘肉從開始製作到成品,唯一的人工新增劑就是食鹽,可以在此時完美復刻。

當然,這樣還算不得昏君,子受又改進了工藝。

鹽!

鹽在任何時候都相當金貴,即使是現代,只要磚家在島國大地震時吼出一句碘鹽能防碘輻射,超市裡也能半袋鹽都不剩。

所以,子受只要在臘肉用鹽上下功夫,使用更多的鹽,妥妥被罵。

倒不是說負擔不起,而是君王的奢侈行為會給天下人帶去負面影響。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就是這麼個現象。

子受開始為眾臣介紹起肉林臘肉的製作工序,得讓他們明白自己是多麼的奢侈。

首先,得將生鹽鋪在醃缸的底部,把大腿肉切開,皮向下肉向上放置,蓋上一層鹽,同樣的方法放入第二個大腿,繼續蓋上一層生鹽,決不能讓肉塊碰在一起。

幾個肉塊放置好後,再在上面全部蓋上一層鹽,絕對不能讓肉裸露出來。

密封醃製五天後,將帶鹽的肉塊取出來,按照相反的順序逆向疊放,肉塊之間層層鋪墊生鹽重新放到容器裡面去,最後還是覆蓋上鹽不得裸露半分。

這個醃製過程中,要用掉大量的鹽。

第二次醃製完成,再將肉塊取出,抖去表面附著的鹽,拿到肉類懸掛。

懸掛幾天後,用粗麻徹底地將肉塊表面的鹽擦乾淨,抹上油,就地砍樹取柴,進行煙燻。

燻好後,抹上油和釀酒失敗產生的醋,繼續掛著,這樣,就可以儲存很長的時間。

而且子受還令人精選了肉源,選幼不選壯,選壯不選老,加上大肆用鹽,如此鋪張浪費,必然捱罵!

肉林沒人搗亂,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設計,很完美。

看著百官瞠目結舌的反應,子受對殷破敗下令:“為眾卿取肉!”

不得不說,這些臘肉看著就很好吃。

曠日持久的煙燻形成墨黑堅硬的外層,細細洗淨之後,露出剔透而富有層次感的肉質,鐵漢柔情也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粗礪豪爽,卻隱藏著耐人尋味的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