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章 發展下線

趙立冬離開海關,就在東亞旅社入住。

這個東亞旅社是個老字號,在清朝末年的時候就已經成立,如今已經有三十多年的歷史。

整理好行裝之後,趙立冬出來,在街道上閒逛。

前世的時候,或者是來訪友,或者是來辦事,他曾經幾次來過香江,

現在的香江,遠遠沒有那個時候繁榮。

不過現在香江的人口也不少,主要的原因,就因為日本的侵略,使得國內很多人逃到香江避難。

當然,能夠來到這裡的人,也大多都是有錢人。

不僅香江如此,在其他國家也是如此。

當戰爭等災難來了的時候,只有有錢人才有能力逃到安全的地方。那些沒錢的底層民眾,沒有能力逃走。

即使逃走,也不過是一路討飯流浪,那是真正的難民、災民。

趙立冬叫了一輛黃包車,在大街小巷隨便走。

表面上是閒逛,實際上是觀察這裡的道路、主要的建築、機構等,熟悉環境。

另一個目的,是要尋找一個合適的人,展成自己的下線。

作為情報組的組長,要想立足,不能僅僅依靠由美、柳德米拉、伊芙琳他們幾個人。

這幾個人屬於特別行動處的人,雖然是自己的下屬,但更多的是工作上的夥伴。在特別行動處和將來的某些場合,她們的身份是公開的。至少在名義上,他們效忠的物件是特別行動處,是英國,而是不是效忠於趙立冬。

所以,要想更好的蒐集情報,建立自己的情報網,趙立冬就必然要展自己的下線。有自己獨立的情報來源,才能夠在組織中確定自己的地位。地位的高低,就看情報的多少和質量。

不僅僅趙立冬這種海外特工,便是mi6、特別行動處的高層,也都有自己的獨立的下線,為自己蒐集情報。

有的下線甚至一潛伏就是幾年、十幾年、幾十年。平常的時候蟄伏,只有在最關鍵的時候才喚醒,提供最重要的,具有戰略意義的情況。

在銅鑼灣,趙立冬停住,打走了黃包車,來到路邊的一個茶攤兒上坐下,要了一杯茶慢慢喝。

他的目標不是茶攤兒,而是邊上的一個算命攤子。

攤主大概四十來歲,坐在一個竹椅上,前面一個竹几,上面擺著一個羅盤,一本《萬年曆》,一個本子,一根鉛筆。

竹几前面立著一塊木板,上寫“鐵口直斷”四個字,下面一行寫著“盧半仙”三個字。

鐵口直斷,指的是批命和測事這兩個方面。羅盤是在看風水的時候,用於測向的,可見這個人還給人看風水。

從這副行頭來看,這就是此人的業務範圍。

“老闆,這個盧半仙的生意一定很賺錢吧?”

趙立冬似乎無意問道

“賺什麼錢,這都大半天了,也沒有開張,生意差得很。常常一天都沒有個生意,還不如我這個攤子呢。”

“你可別看人家不開張。這種生意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可不是你這種小本生意比得了的。”

“你說的那是大師,是有真本事的人,算的準。就他這兩下子,算得不準,人家都不願意給錢。”

看似跟老闆閒聊,實際上趙立冬招募下線的工作,已經開始。

招募一個下線,大致上分五個步驟。

一是對下線進行評估,看看對方是否有動機和能力從事情報活動。

二是進行掩護和偽裝。

掩護,就是編造或者借用一個身份,比如年齡、籍貫、家庭成員社會關係等等,也就是要有一個經得起查證的經歷故事。

或者有適當的謀生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