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1章 一滴汽油一滴血

關於布匹問題,趙立冬修改了方案。

這個方案分成兩個部分。

一是正常購買布料,儘量挑最便宜的布料。如果這樣的布料數量不多,就到工廠去訂購,即使時間晚一點也行。

這些布料,面向的是平民百姓,所以要價格低廉才行。

二是免費的舊衣物,不管是上衣、褲子、單衣、棉衣、鞋、帽子、毯子等,只要是能夠禦寒的衣服都行。

獲得這些舊衣物的方法,就是走訪教堂、慈善機構等,讓他們號召人免費捐獻。

還可以請道格夫人等四位夫人出面,讓她們舉辦慈善捐獻活動。

各種衣物不用分類,混合打成大包就行。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打包之前,必須進行消毒殺菌處理。可以採用硫磺燻蒸,或者甲醛和硫酸鉀混合燻蒸等方式消毒滅菌。

這些舊服裝進來之後,將交給慈善機構,免費放給那些最困難的民眾。

渝城的最底層百姓,能有一件帶補丁的衣服都是好的,不少人甚至連一件衣服都沒有。

趙立冬知道,把這些舊服裝弄來,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甚至丟臉。但是誰叫咱們這麼窮呢?

老百姓連衣服都穿不起,政府解決不了穿衣問題。很多高層對百姓的死活不管不顧,加上外敵入侵,本來就薄弱的一點兒工業,又被大量破壞。

老百姓總得活下去啊,哪怕是一條圍巾,也能給一個孩子做一條短褲不是?

他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

起草完電文,趙立冬看了兩遍,改了兩個地方。想了想,又在後面加了二百來字。

這一段,是為了回應愛彌兒那段日常傾訴的。

趙立冬也寫了自己的一些日常生活,但多數都是瞎編的,儘量往苦了寫。

然後又學著法國文學的浪漫風格,寫了一些比較中二的話,看起來好像在外面艱苦奮鬥,苦苦求索但又矢志不移、百折不撓的文學青年,頗有些勵志風格。。

最後的落款是你忠誠的,永遠的傑克。

總之,就是為了喚起愛彌兒的同情心,去貸款,拉捐獻、改裝貨船和走私汽油。

寫完之後,大概查了一下,差不多有14oo來字。

定下來之後,就自己編譯成電文,花了一個半小時,然後開啟的電臺,先給中轉站,然後再轉到美國。

“電報局一個字要6元法幣,這一封長電報,如果交給電報局,差不多要九千法幣,合4oo 多英鎊,一千六百美元,渝城一個教師一年的工資都沒有這麼多。由此可見,自己設立電臺,會譯電,會報是多麼重要,這就是技術的力量。”

因為要愛彌兒儘快回電,趙立冬就等著愛彌兒回覆。

差不多兩個小時之後,愛彌兒回電了。

開始是一段感慨。

“哦,我可憐的傑克,以前我還以為你在那裡一直都是花天酒地的,原來竟然過著這樣艱苦的生活。你知道麼,你是那麼討厭,我今天本來很高興,可是你的電報讓我哭了起來。”

這就是哭了,真的假的啊?

“我真的後悔讓你去中國,如果知道這樣,我情願你留在美國。我不喜歡你做一個堅強的人,情願你做一個軟弱的人,讓我來保護你。你曾經保護了我,現在該我保護你了。”

“當然,我知道你是個倔強的人,我不能改變你的決定,所以只希望你能早點回來。”

接下來才說生意上的事情,都是比較樂觀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