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章

弘時嚇暈過去了。

李氏的院子立時亂成了一團。

四爺緊皺著眉,看著哭得聲嘶力竭的李氏,欲再開口斥責,卻到底忍了下來。

很快,府裡駐守的醫官被請了進來。

一番望聞問切後,張太醫臉上神情一緩,伸手自醫箱裡取出一包銀針,在弘時的人中處輕輕紮了一下。

“哇!”

孩子聲嘶力竭的哭聲自內室傳出,坐在外堂的四爺不著痕跡輕吐出一口氣,緊繃的身體亦隨之放鬆。

一直服侍在側的弘昀將父親的反應看在眼中,心中一暖又復一悲,阿瑪在意他們,但是,阿瑪更在意東小院的弘曜。

又稍等了片刻,張太醫帶著藥童自內室走出。

在東小院一起共過患難,四爺與張太醫間很是熟稔,示意欲行禮的張太醫在椅上安座,四爺直接開口問道“張太醫,弘時可有礙,怎麼就昏過去了,可是有何隱疾?”

張太醫順了順頷下長鬚,安慰目含憂色的四爺,“王爺不必擔憂,三阿哥身體並無宿疾,會暈過去,蓋因驚嚇所致。”

“小兒心常有餘,肝常有餘,故受到驚嚇或有昏迷不醒者,便是如弘時阿哥這般情狀。”

含笑看了一眼聽完診斷便臉色黑沉的雍親王,張太醫直言勸道“三阿哥還小,便是有錯,想來也不是大錯,雖說嚴父慈母,但王爺小訓即可,卻最好莫再如今日一般嚴厲,以免孩子驚慟過度,壞了性情,且待幾年三阿哥長成便好了。”

張太醫的話聽得四爺又惱又氣又失望,這是說弘時只能哄著順著,連訓都不能訓了?如此,怎能讓他知錯?又如何能迫使他改了那尖刻的性子?

“頑劣之性不於幼時改過,待長成時只怕積重難返,爺的兒子便是不能才勝常人,至少該知孝悌,明是非,不過是訓斥幾句,便驚悸暈倒,這心性也委實太過柔弱了些,不堪造就。”

張太醫嘆氣“王爺望子成龍之心可以理解,然人與人不同,並非人人都能如王爺這般生性剛毅,王爺還是改改教導方法吧。”

在東小院一住就是三月,封閉的三個月中,張太醫早見慣了四爺教導弘曜時的嚴苛,那時也曾與丁太醫談及這父子二人異於常人的相處方式,教學如刑囚,玩耍時又百無禁忌,唯慶幸弘曜阿哥天姿過人,但凡有教,必能完美接納,這才承受住了四爺灌頂般的教導,若是天資稍遜,只怕就將孩子的心性摧折了。

“事圓則緩,急切難成,四爺若不想三阿哥被你嚇破膽,從此變得萎萎縮縮,你這性子,還是改了吧。”張太醫搖了搖頭,起身沒再搭臉色難看的男人,走到一邊去開方子去了。

不過,臨了,還是沒忍住嘟噥了一句“當人人都有弘曜阿哥的心性天資呢,這美得,好事若讓你都佔全了,還讓別人家的孩子活不活了。”

四爺瞪了一眼拿背對著他的張太醫,在東小院的幾個月,他可沒少被這位耿直的太醫堵得張口難言,今兒這不過又是重溫了一遍舊日感受罷了。

想了想,四爺走到張太醫身邊,看他開方,一邊閒聊般問他“這開的什麼方子?”

張太醫頭也沒抬“三阿哥受驚,晚間必會哭鬧,膽小易驚,或間歇作或持續不已,甚至通宵達旦,或見燈火則啼,下臣開個壓驚清心的方子,壓壓他的心火,化痰鎮驚。”

“記得聽你說過,你家有三子七孫,你家兒子小的時候也這樣?”

張太醫停下筆,拿起藥方吹吹了,將它遞給了四爺,沒好氣道“下臣沒有王爺的威儀,三子見下臣雖也膽怯,卻不像阿哥見王爺這般駭怕,下臣早就想說了,王爺與阿哥們相處時,不覺心性太剛硬?”

四爺哼了一聲“剛硬?你也見過,爺百般嚇唬弘曜,那小子何時害怕過?不僅不怕,若是吃了虧,他還敢想著招兒地反擊回來,記得吧,上次為著爺罵他讀書不用心,記下了,也不過木頭刻字,樣子貨,他後來怎麼嘲諷爺的?”

張太醫一聽四爺提起這樁舊事,止不住仰大笑“回字的十二種寫法,王爺僅知其十,三阿哥嘲諷王爺讀書不記書,連木頭也不如,哈哈哈哈……”

看著一臉暢快的張太醫,四爺咬牙“解氣?”

張太醫笑呵呵看著四爺,點點頭“弘曜阿哥著實替下臣等庸才出了一口惡氣。”

四爺氣笑了“你是不是庸才爺不評價,但你至少知道自己有不足,即使年至花甲,在醫之一道上仍時時用心,事事究竟,可老三呢?”

四爺冷哼“視讀書為苦差,視兄弟如仇讎,不思已之不足,只一味怨恨憎惡比自己優秀之人,這等劣子,你說,爺還要縱著他的性子嗎?若現在不管教,難不成真等著他長成後手足相殘?”

四爺越說越氣“同樣是李氏所出,老二怎麼就溫良恭順、聰穎勤奮?說到底,還是天性使然。天性不好,爺就給他掰過來,就算是棵歪脖子樹,爺也要以直木相縛,正其心性。”

張太醫張了張嘴,他此前只知四爺把兒子嚇暈了,卻不知這起因竟是三阿哥嫉恨四阿哥比自己優秀。

若是嚴父幼子間的事他還能說說,這涉及以兩位側福晉及側福晉所出的皇孫,這……張太醫呲牙裂嘴放開拈鬚的手,低頭一看,果然,手上掛著好幾根被硬生生拽下的長鬚。

心疼地吸了一口氣,張太醫不願再多言,收拾了藥箱,便欲開溜。

“知道你是個實誠人,又嘴嚴,我才和你說的,你跑什麼跑?”四爺一把揪住轉身欲逃的張太醫“現在跑是不是太晚了?”

張太醫努力想要拉回自己的衣襟,奈何人瘦力弱,面對身形魁偉又是壯年期的四王爺,卻如烏龜拉磨,只能徒呼奈何。

“王爺,下臣還要回去研讀藥方。”張太醫拽了半天拽不動,只能放棄使用蠻力,準備智取。

四爺睨了一眼手裡的張太醫,哼了一聲“你方才不是說你三個兒子不怕你?來,跟爺說說,你以前都怎麼教兒子的?”

張太醫苦著臉被四爺按坐回椅子,直想回到一刻鐘以前拿布塞住逞口舌之快的愚蠢太醫,他怎麼就被三個月的交情矇住了眼了呢,這位便是再和順,那也是王爺,還是以手段強硬馳命朝野的雍親王啊,方才他根本就是傻了,才會和這位爺提什麼教子心得,管他什麼事呢,反正又不是他兒子,就算被嚇得膽小怕事,那也是皇孫,以後再差也能被封個貝子,又不愁沒掙飯吃的本事,他多什麼事呢,現在好了,被四王爺纏住,他不把自家那點事倒個乾淨,只怕就沒安生日子過了,這種自己把自己坑了的傻事,天下間還有幾個人幹過。

他怎麼就犯蠢了呢!

張太醫一臉痛心疾坐在椅子上自我反省,四爺則坐在主座悠然品茗,等張太醫想透過來自己招供前,他還有閒心叫來侍立一旁的弘昀問功課。

弘昀迷迷瞪瞪地看著含笑問話的阿瑪,心裡無數次的自問這是我英明神武的阿瑪?那個震嚇朝野的雍親王?逼著太醫留下來的樣子怎麼跟弟弟攪纏著要玩耍的樣子那麼像?

聽著弘昀機械的回答,四爺不愉地皺了皺眉,不過,思及屋內剛歇了哭聲的弘時,想著弘昀定是擔心親弟,這才會心神不屬的四爺也不惱,只問道“弘昀,在宮中跟著師傅們學習可有何疑難?能否跟上進度?”

在宮中受教近四年,弘昀心性雖不及弘曜,卻完弘時,一小會兒的失神後,很快收攝心神,恭敬地應對他阿瑪的關懷詢問。

“因要過年,師傅們不曾佈置功課。兒子平日但凡有疑難,都聽阿瑪的找了鄔先生請教,阿瑪放心,兒子在宮中定不會失了咱們王府的臉面,讓阿瑪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