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章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

兩漢郡國連稱,地位相當,但王國的官吏和郡府的屬吏不同。

王國官吏是仿照中央建制,最初設官和中央一樣,有丞相、有太傅,由諸卿分管各事,除國相外,其餘諸官由王國自置,從前漢文帝時起,中央逐漸收權,先是二千石的官吏,接著是四百石以上的官吏,最後是二百石的官吏,到本朝差不多所有的王國官吏都改由中央任命了。

王國的官吏不少,比二千石的以上有三個,傅、相、中尉。

傅本稱太傅,前漢成帝時改稱為“傅”。相初名相國,惠帝元年更名丞相,景帝中五年,復更名為相。傅與相皆秩二千石。中尉初由王國自置,景帝以後由中央代置,中間曾一度廢除,成帝時復置,原本秩二千石,位比傅、相,後減秩為比二千石。

中尉的主職是“掌武職”、“備盜賊”,如郡之都尉,光武皇帝罷內郡都尉而不置,王國中尉遂亦見廢。趙國本來是沒有中尉的,黃巾起後,為“御賊保境”,匆匆重置了中尉一職,上任趙國的中尉是在今年三月被拜為中尉的,六月初死在戰中。

前任趙國中尉陣亡,對其本人而言固然不幸,然對荀貞而言卻是機會,要不然他也接任不了此職,參照傅燮的例子,很有可能會被遣去邊郡做邊郡都尉了。

荀貞在潁川當過郡兵曹掾,亦是掌武事。郡兵曹掾的職責雖與中尉相似,但在權勢和地位上卻是遠不能相比的。郡兵曹掾只有百石,是由太守自行闢除的,受太守節制;中尉比二千石,青綬銀印,卻乃是帝國有數的高官大吏,雖也得聽命於國相,但不像郡兵曹掾那樣俯帖耳,具有一定的讀力姓,這從此職可以與相別治,單獨置府,可以自行闢除一些屬吏就可以看出。

中尉府的屬吏大體分為兩等,一是丞,秩六百石,一如郡之郡丞和國之長史,一是主簿、功曹、諸般掾、史等,一如郡守國相府內的屬吏。丞由中央任命,其餘屬吏則由中尉自行闢除。

荀貞的中尉丞已經有了,是戲志才;功曹也有了,留給劉備來做;諸般掾、史也有了一些了,由宣康、李博、夏侯蘭、許仲、劉鄧、辛璦充任;只有主簿的位置還沒有人。

也和太守府中的屬吏一樣,除去丞之外的所有的屬吏之中,功曹、主簿兩者的地位最高,權力最大。功曹主選署功勞,主簿是中尉的親近吏,主中尉的文牘私事,類同後世的秘書。

荀貞本想把主簿一職任給辛璦,辛璦不願,願為荀貞主騎,又欲將此職任給荀攸,荀攸亦不願,他對荀貞說“我等是外州人,君來千里外的趙國為吏,不可盡用私人,功曹既已委與劉備,那麼主簿就當從本郡英才中選用,諸般門下掾、史、屬、佐亦該選用一些本地人才。”

這個道理荀貞豈會不知?

只是辛璦追斬張角,功高,又連辭朝廷任命,甘願跟著他來趙國,辛璦有情,他不可無義,故先欲任辛璦為主簿;荀攸雖然是他的族侄,兩人感情極好,可公是公、私是私,自跟著他征戰以來,荀攸勞苦功高,也不能不給以高位,以酬其功,故欲繼委荀攸為主簿。

現在得荀攸此言,見荀攸這樣識大局,荀貞心道“不愧荀公達。”也沒多說,當時只說了一句話,“卿雖我族侄,如我親弟,今共勞苦,來曰當共富貴。”

辛璦不接受主簿之位,是懶得幹,不想煩心,荀攸不接受主簿之位則是從大局出。

雖然決定了闢用本地人來當主簿,但荀貞剛上任沒多久,直到這兩天才大概摸清了地方上吏民的情況,對國內計程車族、大姓還不算熟悉,所以,至今尚未決定用誰家的子弟來充任此職。

……邯鄲漸行漸近。

按照常規,國中尉與國相“別治”,國相的治所在邯鄲,那麼中尉的治所就應該在別的縣,不過眼下黃巾方平,冀州初定,地方不安,為了護衛國都,中尉府暫時安置在了邯鄲城內。

漸近邯鄲,路上的行人多了起來。

與常山國一樣,大亂之後,趙國人口減少,百姓缺衣少食,道上的路人很多破衣爛衫,羸弱飢瘦。當然也有衣衫華貴,乘坐車馬的人,這些都是邯鄲的貴族、豪門子弟。路邊的田野上,時見鄉人、縣人在墳塋前祭祖,並時見有男女老幼聚於鄉里外的社樹下,扣盆拊瓶,歌舞祭拜,這卻是在祭社祈福,漢祭社神通常是在二月和八月,九月祭的乃是私社。

私社是非法的,按理該取締,不過剛剛大亂之後,民間百姓祭社祈福卻是可以理解的,因也無人來管。荀攸騎在馬上,顧望遠眺左右,見到鄉里外時有祭私社者,說道“黃巾禍亂,百姓受苦。今天重陽,野上處處可見祭祖祭社者,多不勝數,可見民心思定啊。”

邯鄲是國都,縣鄉多貴戚豪強,放目遠望,原野上有很多的田莊。

這些田莊有大有小,小的佔地十餘畝,大的佔地幾百畝。莊外悉築高牆,牆上有碉、望之樓,從道上遠望,可見莊中的屋宅樓,賓客、徒附們在莊門裡出出進進。在幾個較大的田莊門外,分別有或數十人或百餘人各執兵器弓盾立在平地上,在領隊的帶領指揮下演習戰射。

兩漢風俗,九月本就是田莊主艹練宗人、奴客,習練騎射,以備“寒凍窮厄之寇”的時候。荀貞在任繁陽亭長時艹練里民就正是從九月開始的。而今黃巾雖平,地方上卻仍有大大小小的賊寇,為了保命和保家產,有能力組織宗兵、家兵的豪族自然對艹練演武之事更加重視了。

對田莊中的住戶而言,這或許是件好事,各個豪族的宗兵、家兵越多,莊內的百姓就越安全,可對荀貞而言,這卻不見得是件好事。他是趙國中尉,“掌武職”,職責是保衛趙國,地方上的豪族武裝如果太多,必然就會形成一種“群雄割據”的局面,豪族是土著,手下又有兵,很可能就不會太把他這個中尉當回事兒。一旦如此,會有損他在國中的威權。

荀貞放慢馬,叫李博近前,問道“我讓你列的表你列好了麼?”

荀貞一來趙國就注意到了豪強地主擁有過多私人武裝的問題,因此命李博遣人分去各縣,暗查各縣豪強武裝的具體情況,叫李博在查清楚後列一個表給他。

李博被荀貞委為了門下掾,這是來趙國後他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很上心,答道“邯鄲、易陽、襄國三縣的已經列好了,去柏人、中丘暗訪的人尚未歸來。”

邯鄲在趙國的最南邊,與魏郡接壤,向南行二三十里便是魏郡的梁期縣。國內的易陽等縣俱在邯鄲之北,其中易陽離邯鄲最近,三四十里地,其次襄國,柏人、中丘兩縣離邯鄲最遠,又以柏人最遠。柏人在趙國的最東北邊,與鉅鹿郡接壤。趙國在整個冀州的位置是處在州之西南,南為魏郡,東為鉅鹿,北為常山,西邊是幷州刺史部,與幷州的太原、上黨兩郡相接。

荀貞頷,說道“等他們回來後,你抓緊時間把表列好,呈給我看。”

“諾。”

說起暗查諸縣的豪強地主武裝,荀貞不由又因此想起了另一件事,轉顧戲志才,問道“志才,藏身於郡西山澤間的黃巾餘部、盜賊的情況可摸清了麼?”

“郡西山多林茂,賊、寇據之,從我等來的義從兵卒多潁川、汝南人,口音與趙有異,兼之不熟地形,難以深入。前些曰,我令人私募邯鄲壯勇,擇其中膽壯敏捷、能攀山越林、並熟悉郡西情形者,共得了十四人,已全部派去了郡西,這幾天6續歸來了四五人。”

“情況怎麼樣?”

關閉廣告

“還沒有徹底摸清,只摸清了一個大概。現在所知者郡西的山裡至少有五六股賊、寇,有黃巾餘部,亦有盜寇,最大的一股約三千餘人,其餘的或千餘人,或五六百人,或三四百人。”

荀貞心道“我記得黑山軍起時號稱百萬,這雖是個虛數,定有誇大,但二三十萬人總該是有的,現藏身趙國境內的黃巾餘部、寇賊卻怎麼加在一塊兒也才數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