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章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

荀彧來到荀貞的帳中,見戲志才、荀攸等人已經先到,他坐入席中,問道“阿兄召我等來,是為何事?”

“孟德給我來了封信。”

“信中說了什麼?”

“他向本初借了八千兵馬,欲應我之倡,共出戰擊董,問我打算何時出兵。”

“阿兄準備怎麼回信?”

“時近四月,將要夏收,等到夏收後再出兵吧。”

潁川、廣陵等地的夏收時間差不多,早的話,四五月份就該夏收了。

“二次討董”這個事兒,荀貞雖然肯定是要做的,但這次他傳檄天下,其目的卻只不過是想借此機會,再提高一下自家的名望罷了,究其本意,實是沒想著立即就出兵的,所以他打算以夏收為藉口,暫以此回信曹操,把再擊董卓這件事稍微拖延一下,以待董軍士氣低落之時。

戲志才等人點頭說道“以此回信,最為恰當。”

荀攸不覺嘆道“諸路義軍,除君侯與孫將軍外,唯曹將軍為匡扶社稷,討逆慷慨,捨身忘死,可稱忠勇二字。”

曹操已經大敗了一場了,幾乎戰死,在二次募兵的過程中,遇到兵亂,又是差點身死,可在帶著新募的兵卒到了河內後,卻依然積極主戰,敢於進擊,確實稱得上忠勇之稱。

荀貞心道“漢末群雄逐鹿,成事者唯曹、孫、劉三家,如袁紹、袁術諸輩,初時雖聲勢浩大,而最終卻落得一場空,不過是‘為王先驅’,這不是沒有原因的啊!”

正說話間,外邊有人來稟斥候上報,董軍似有異動。

諸人停下話頭,荀貞問道“有何異動?”

“伊闕關胡軫部約有五千人出關南下,轘轅關部董軍亦有約三千人出關,似有東向之意。”

荀貞命展開地圖,一邊看地圖,一邊問道“轘轅關部董軍現在何處?”

“在轘轅關西。”

“可入了我潁川郡內?”

“尚未。”

轘轅關就在潁川郡和河南尹的交界處,出關稍微向東走一點,就是潁川郡陽城、輪氏二縣的轄地,所以荀貞先問轘轅關部董軍現在何處。

荀貞看了會兒轘轅關一帶的地形圖,接著把視線投到了伊闕關一帶,轉而又問道“胡軫部現在何處?”

“沿伊水而下,此時大約已到新城附近。”

新城離伊闕關約六十里,從新城往東南去,約百里上下便是梁縣。

荀貞注目地圖多時,問戲志才等人“轘轅、伊闕諸關的董軍忽有異動,卿等以為董卓這是意欲何為?”

當下敵情不明,只知道轘轅關、伊闕關的董軍各有異動,要說“董卓這是意欲何為”,戲志才等人暫時之間也難以斷定,粗略算來,至少有三種可能性。

戲志才說道“要麼是欲合兩關之力,分西、南兩路,共擊我潁川;要麼是欲分道進擊,以轘轅關之董軍東向擊我潁川,以伊闕關之董軍南下擊魯陽袁公路;要麼是欲以轘轅關之董軍牽制我部,而以伊闕關之董軍進擊魯陽。”

荀攸、荀彧點頭稱是,皆道“志才所言/正是。”

荀貞問那來稟報之人,說道“轘轅關出的兵馬是步是騎?”

“步騎皆有,以騎為主。”

“伊闕關呢?”

“也是如此。”

“以騎為主,這就是以奔襲為目的了,……傳我軍令,命文謙立刻帶兵西進,入駐陽城、輪氏縣外,以備轘轅關的董軍來犯;再令陳午牢守郡南父城,以防胡軫部偷襲。”

來稟報軍情的這個軍官接令,待荀貞寫好軍令,即出帳外,遣人分去給樂進、陳午傳令。

戲志才琢磨了會兒,對荀貞說道“君侯,我以為董卓這次分道出兵,其意應不是在我潁川。”

“噢?”

“義軍諸將軍家眷、族人在京者多矣,而董卓之前卻只殺了袁家在京者五十餘口,這分明是‘嚴懲罪’之意,殺了袁家五十餘口後,他旋即又於今時分道出兵,依我看啊,他此次出兵之目的應也是‘嚴懲罪’,其意應在袁公路,……那轘轅關的三千步騎,想來應只不過是為了牽制我部,使我不敢出援魯陽的罷了。”

荀攸說道“志才說得有道理。只是,我軍剛連敗了胡軫數陣,斬獲董兵數千,卻也不能排除董卓有報復我軍之意。”

荀彧說道“轘轅關三千步騎,伊闕關胡軫部五千步騎,合計八千,如是為我潁川而來,這一仗不可輕視啊。阿兄,當下之要緊是不管董卓意在何地,我軍先嚴防守備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