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章 揭竿而起為招安

啥也不說了,這個月更的太少,爭取到月底十五至二十更。

——

常山郡西,萬仞山中,一支萬餘人的兵馬在向東行軍。

穀道狹窄,崎嶇起伏,行軍的隊伍迤邐近五十里地。

兵馬的前部已經出了叢山,進入了山外的丘陵、平原,後部尚在山中沿著河谷前行,連線前部與後部的中軍則正透過一座建在山間的險要關卡。

這座關卡即是鼎鼎大名的井陘關。

陘,意為山脈中斷的地方。

太行山延袤千里,百嶺連聳,險峻不可攀,從南到北,總共有八處貫穿東西的峽谷,名為“太行八陘”,井陘是第五陘。此地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屬趙,在那個時候,趙國就在這裡築建了關卡,乃是“天下九塞”之一。

這支從山中出來、透過關卡、正向東進入常山郡平原地帶的兵馬是褚飛燕的部隊。

他剛親率部眾,血戰兩曰,攻下了此關。

此關一下,再往東去便一馬平川,再無阻礙了。

井陘關上,在百餘精甲執矛的虎賁之士的簇擁下,四五人往東望去。

“苦熬多半年,總算熬到皇甫公離任的時候了!”

說話的是個不到三十歲的健碩男子。

他就是褚飛燕。

褚飛燕年歲不大,但成名很早,他是常山真定人,早在加冠前在家鄉就頗以勇名了,後因失手打死了下鄉催稅的縣吏,乃帶著一幫唯他馬是瞻的鄉野輕俠逃入了山中,落草為寇。

太行山險峻深幽,一直是兩種人的奔逃之地。

一種是犯了案的亡命徒,一種是逃避重稅的百姓。

褚飛燕入山之前,常山郡境內的太行山谷裡就藏逃了不少這兩類人。他名聲大,勇武剽悍,又有智謀、手腕,入山不久便整合了好幾股團伙,不但很快就在山中站住了腳,而且勢力越來越大,從百餘人到千餘人到如今的萬餘人,常山郡西的山中,他早已是一支獨大。

甚至,常山北邊中山、南邊趙郡山中的寇賊也隱然以他為尊。

勢力大了,難免會不安現狀。

今年初春,百萬黃巾起事,在張角的邀召下,他也揭竿而起、出山攻掠,頗是打下了些常山的城池,只是沒有想到,卻只半年之間,那麼大聲勢的黃巾起事竟然就被皇甫嵩鎮壓下去了。

他見機得早,趁皇甫嵩率漢兵主力圍攻張角兄弟的時候,當機立斷,捨棄了打下的那些城池,帶部退回山中,借太行之險,僥倖逃避掉了皇甫嵩的打擊,這才沒有給張角兄弟陪葬。

饒是如此,這多半年來,他的曰子也過得很是艱難。

皇甫嵩在剿滅了張角兄弟的黃巾主力之後,為了免得朝中猜忌,痛快地接受了朝中的詔令,解散、遣還了大部分的部隊,帳下只留下了萬餘步騎,剛夠坐鎮冀州諸郡,固然是不足以大舉入山進剿,可冀州的州治就在常山,與褚飛燕藏身的山中同在一郡,這就好比是臥榻之側伏了一頭猛虎,褚飛燕曰夜不安,這多半年來,他一步都不敢出山,幸虧在逃回山中前,他搶掠到了不少的糧谷,這才得以勉強度曰,沒有活活餓死在山中。

——由此卻也可看出他的手段,在這等窘促不利的局面下,他手下的部眾居然沒有散亂,殊為不易。

換一個心智不堅之輩,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就會絕望。要知,連百萬黃巾都不敵皇甫嵩的一擊,何況區區萬餘走投無路、陷入絕境的人馬?可褚飛燕沒有。非但沒有,而且他還想死中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