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章 荀鎮東巡行二州(七)

<script>read2;彭城郡佔地不大,南北最長處二百來裡,東西最寬處百餘里,境內共有八縣。

泗水由公丘縣南的沛縣城北,流入郡中,河道大體呈西北、東南流向,把彭城郡近乎平均的分成了南北兩個部分。廣戚、傅陽、武原、呂四縣在泗水北;留、彭城、梧、??甾四縣在泗水南。彭城縣,是彭城郡的郡治所在。

廣戚、彭城兩縣都臨泗水,一在水北,一在水南。

在廣戚縣待了一天多,於姚昇、高甲等的前引下,荀貞的車駕隊伍繼續行進,沿著泗水一路朝東南而行,約百里遠近,渡過泗水,復行數里,即至彭城縣的縣城。

便從昨天起,忽然變了天。

彤雲密佈,北風呼嘯,整個天地間都是灰濛濛的。

沿途經過的田地,被凍得硬邦邦的,偶見有稀疏的雜草,抖抖索索地搖曳於土壤的縫隙間。

彭城縣附近的泗水河段是有橋的,荀貞等就是從橋上過的泗水。

過橋的時候,寒風拂過寬闊的河面,帶著水氣撲面而來,更是增添了幾分溼寒之意。

入進彭城縣城。

許是因為變天的緣故,縣中街上冷冷清清,沒多少行人。

透過車窗,荀貞打量街道兩邊。

整整齊齊地種著道邊樹,而今樹的葉子已然快落個乾淨,唯剩下光禿禿的樹枝,看起來頗是蕭瑟,但可以想象春夏時節,這些樹木枝繁葉密之時,不但能供經過的路人暫往樹下乘涼,而且必然也會把彭城縣內裝飾得鬱鬱蔥蔥,充滿生機。

樹下是溝渠。

此類溝渠,即近似於後世的城市下水道。

溝渠上蓋著石板。

荀貞抽鼻子聞了聞,沒聞到什麼異樣的味道,這說明溝渠是有人經常清理的。

路經城西的“市”時,荀貞叫停下車來,攜姚昇一道,順便入市中做個臨時的視察。

“市”外有圍牆,有大門,大門邊上有個門樓,能夠看到,一座銅鐘懸掛於門樓中。這座鐘,是用來通知城中百姓每天的“開市”、“閉市”的。

門吏不認識荀貞,但認得姚昇、高甲等本郡的這幾位大吏,慌忙拜迎。

姚昇沒有理會他,只隨意地擺了擺手,示意他起身讓開道,待此門吏起身退到一邊後,他就親自在前帶路,過了市門,引著荀貞入到市中。

市中和街上的情況類似,也是沒多少人。

不過商鋪都開著門。

荀貞大眼掃了一圈,估算了下這“市”中的商鋪數量,心道“大約百多個。”

彭城郡非是大郡,按常理說,如彭城這樣大小的郡,便是其郡之郡治,通常縣裡“市”內的商鋪也是沒有百十之數,至多幾十個的。

卻彭城縣的“市”中之所以會有如許多的商鋪,乃是因為彭城郡地接豫、兗兩州,豫州、兗州的不少行商到徐州的第一站,往往就是彭城,換言之,亦即縣中外來的商賈比較多,商品的種類、數目隨之也就較多,故此商鋪的數量自然而然的也就較多了。

這些商鋪的主人,多數是彭城縣當地的土著,此外,亦有買賣做得比較大的些許豫、兗等郡的行商,——置辦了商鋪,其實就已不僅是行商,且也是坐商了。

見到姚昇等人來到,諸個商鋪的夥計,紛紛拜倒店外。

“市”的“市長”本來正在門樓上的室內烤火取暖,聞得市吏報訊,趕緊下了門樓,匆匆忙忙地跑了過來,大老遠的,就也拜倒在了地上。

荀貞笑顧姚昇,開玩笑地說道“叔潛,你的威風不小啊!”

姚昇不以為意,說道“我好歹是彭城郡的長吏,就像我迎接明公一樣,他們下拜迎我,不亦理所當然麼?況且市長、市吏,乃是何等的肥差?彼等對我,較以別吏,自就會更加恭謹,卻是唯恐一個惹得我生氣,丟了此差。”

都知商人有錢,“市長”、“市吏”,正是直接管著商人買賣的官職,誠如姚昇所言,確是上好的肥差。

荀貞問道“市中商賈,都是有市籍的吧?”

所謂士農工商,商人與編戶齊民不同,他們自有他們的戶籍,便是市籍。只有市籍的商人,才能在市中開設商鋪,無有市籍的,則是禁止開設商鋪,——這也是為了保護農業的生產。

不過,卻亦有一些貴族、官員,或本地的大姓、豪強,眼饞商鋪的利潤,遂儘管沒有市籍,而走通關係,也在市中置了商鋪的現象。

荀貞此問,問的就是彭城縣的“市”裡,有沒有這樣的人。

姚昇答道“少一個市籍的商鋪,就少收一份市稅。若在太平之時,我或許對‘非市籍而置商鋪’者,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卻值此明公用武,最需糧財之際,我自是不會允許這樣的情況生在我彭城郡內。是以,明公儘管放心,凡我彭城郡各縣之市,市裡的商鋪,盡皆都是有市籍,斷無非市籍而置商鋪之人!”

荀貞頷,說道“我問是不是都是有市籍的,叔潛,亦非只是因為市稅這塊兒,是州府重要的財政收入之一,還有另外一個緣故。”

姚昇笑道“明公且先別說,容我來猜上一猜。”

“你猜。”

姚昇說道“這另外一個緣故,想來必就是明公擔心若多有非市籍而設商鋪者,這股風氣一旦瀰漫開來,或會不利於郡縣百姓安心耕桑。敢問明公,是此緣故麼?”

荀貞笑了起來,說道“知我者,卿也。”

沒有商人,南北貨物就不能流通,商業很重要。尤其荀貞有前世的見識,他對商人,更是無有什麼輕視之意。唯是當下時代,畢竟是農業為重的,人以食為天,在糧食尚不夠吃的背景下,那麼“重農輕商”,嚴格限制編戶齊民經商,也就是迫不得已,只能如此的了。

沿市中道路而行,荀貞一一察看市裡各個商鋪所售賣的貨物都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