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章 初見一龍(上)

補上五月十號的。

——

可能是因為“近水樓臺先得月”,包括荀悅叔侄和陳群在內,在場計程車子多是來自郡治陽翟以及襄城、潁陰、許縣這些距離陽翟較近的縣。除了他們外,還有三人。這三人卻竟不是本郡人,而是來自平原和北海。他們年歲相仿,都是二十出頭,站在陳群的身邊。

“在下平原華歆。”

“在下北海邴原。”

“在下北海管寧。”

荀貞怔了一怔,很快反應過來,儘管吃驚奇怪,臉上依舊習慣姓地保持謙和的笑容,適當的加上了一點景仰之色,說道“可是被稱為‘一龍’的三位賢人麼?”

華歆和邴原、管寧相善,皆有名州郡,被時人稱為“一龍”。華歆為龍頭,邴原為龍腹,管寧為龍尾。適才的那些士子,如辛毗、棗祗,荀貞都是知道的,不過若論其“熟悉度”,還是眼前這三人、準確點說,是華歆和管寧兩人他更“熟悉”一點。——前世上學時他學過《管寧割席》的故事,講的正是華歆和管寧的故事。

華歆、管寧、邴原三人謙虛說道“‘一龍’云云,都是鄉人抬愛。歆(寧、原)等才朽學淺,難配此稱。”

荀貞穩住心神,笑道“三位的大名我早已聞聽,今見三位,果然氣宇軒昂、儀表出眾,名至實歸。”打量他們三人。

華歆、邴原二人長相普通。管寧的相貌十分出眾,美鬚眉,個子也很高,足有八尺,換算到後世的單位,差不多快一米九了,荀貞得抬頭看他。他暗自讚道“真是一個偉男子。”打量完畢,又有點奇怪,暗道,“他三人是青州人,卻怎麼來了我們潁川?又跟著太守行春?”

華歆看出了他的疑惑,主動解釋說道“君國太丘公德厚流光,高標逸韻,歆等仰慕,故結伴而來,求學公之門下,適逢君國府君行春,召各縣子弟相從,歆等久聞君國乃天下名郡,衣冠盛大,諸姓子弟皆才德兼備,絕倫逸群,所以雖自知淺陋微薄,才朽學淺,但為了能見識一下君國俊才的高潔風範,還是厚著臉皮跟著阿群來了。”

兩漢郡守權重,郡之地位與前秦封國相仿,郡之屬吏“稱守為君”,和太守是類似君臣的關係,又郡、國並行,因而時人“視郡如邦國”,故華歆稱“潁川郡”為“君國”。

荀貞聽罷,心中瞭然“原來他三人是遊學而來。”

陳寔很多年前就已經海內知名了,當年如李膺、賈彪、陳蕃、郭林宗、荀淑、鍾皓等等這些被天下士子所敬重的大名士們都或師事於他,或與他交好,或與他齊名。如今,這些人都已故去,唯他碩果僅存,年近八旬,可謂年高德劭、天下無對,帝國境內各個州郡計程車子為了求名,常有不辭千里,跑來許縣拜見他的。

想到這裡,他不覺顧盼,看了看從容立在華歆身邊、微笑不語的陳群,又往堂內看了眼跪坐太守之側、高踞諸吏上的鐘繇,又想道“陳、鍾二人之所以能名垂青史,成為一代重臣,固有他們自身能力出眾的緣故,但未嘗不也是因他們家世顯著、門生故吏眾多啊!”

陳寔與天下名士相交,孔融、華歆這些後來的大人物都是他的晚輩,死的時候,“海內赴吊者三萬餘人”。

鍾繇的曾祖父鍾皓也當過郡功曹,一家之中,兩代執掌一郡人事,受他們恩惠的郡吏多了去了。並且鍾皓博學詩律,教授過門生千餘人,這些門生現在很多都在本郡出仕,或者在外郡任官。既有故吏,又有門生,人脈這麼強大,也難怪鍾繇不到三十就當上了本郡功曹。

荀貞穿越已久,對這個時代非常瞭解。

他深知,鍾繇、陳群,乃至華歆、管寧、邴原這樣的人都是他不能相比的。這些士族子弟或出身高貴,或少年成名,不少人年紀輕輕的就能得到州郡的舉薦,有的被徵入朝中,有的擔任郡縣右職,出仕對他們來說是很容易的,大多才高氣傲,非是樂進、時尚這樣的寒士。他可以用恩德來感動樂進、時尚,把他們招至手下,但對鍾、陳諸人,他唯一希望的只是能得到他們的認可、讚譽,再透過他們的嘴,讓州郡裡計程車族都知道他的名字。——在沒有科考的時代,只要有了“名聲”,什麼事情都好辦了。華歆、管寧、邴原三人千里迢迢的來潁川,來許縣求學於陳寔門下,不就正是為了求名麼?

華歆心思透亮,善能察言觀色,注意到他回顧堂內的動作,以為他是想回去,說道“歆等隨從府君,有幸能來足下鄉中。沿途所觀,田美人樂,耳中聽到的都是百姓們在讚美天子的聖明、府君的神明和荀君的仁德。所見所聞令人十分的感嘆。設若天下郡國、縣鄉都能如足下鄉中一樣,那麼我們大漢還有什麼可憂慮的呢?君之仁德、君之治才,歆非常佩服。”

誇完了荀貞,他又笑道“今府君行春足下鄉中,君為有秩,是為地主,不能遠離,歆等不敢喧賓奪主,君若有事,就請回堂上吧!”?#~a?aa+

荀貞暗自稱奇,心道“‘管寧割席’裡說,華歆和管寧同席讀書,有貴人過門,寧讀如故,歆則丟下書出去觀看。管寧因與割席分坐,說‘君非我友’。聽這故事的意思,華歆像是個趨炎附勢之人,但今曰觀之,他文雅有禮,行止有度,言辭便利,能替人著想,卻半點兒也不似個庸俗的人啊!”院中的這些士子雖都對荀貞感到好奇,但適才見禮說話的時候,其中也有好幾個都表現出了清高、驕傲的姿態,這華歆文雅有禮,卻是半點也無清傲的表現。

他也笑道,“‘一龍’的大名,我如雷貫耳,今天能見到三位,才是我的幸運。……。”向諸士子再次作揖行禮,說道,“今天能見到這麼多的君子、賢士,實為我荀貞之幸,也實為西鄉百姓之幸。我小小的鄉中,今天能迎來這麼多的賢人,自古未有之。我本該多和諸君說會兒話,多請教一下諸君,只是忝為有秩,身為臣吏,不敢勞府君久候。諸君,僕就先回堂上了。”

眾人很給他面子,都道“君自請回。”

荀貞轉身,正要邁步回堂,院外有人來到。

——

1,陳寔與天下名士相交,孔融、華歆這些後來的大人物都是他的晚輩。

有個成語叫“紀群之交”,講的是孔融先與陳群的父親陳紀相交,後又因與陳群交友,因而改視陳紀為長輩的故事“魯國孔融,高才倨傲,年在紀、群之間,先與紀友,後與群交,更為紀拜。(陳群)由是知名”。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三國之最風流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