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章 除惡務盡

下一更下午六點。

——

一箇中人之家,家貲不過十萬,第三蘭開口就是六萬五千錢。樂進惱怒至極,反手就抽佩劍。荀貞眼快,忙再次將他制止“文謙!稍安勿躁。”樂進的手緊緊攥在劍柄上,額頭青筋迸出,咬緊牙,看著荀貞,等他說話。

關鍵時刻,荀貞多年來養成的城府就顯出作用了,將惱怒掩藏,微微一笑,說道“六萬五千錢未免太多。這兩人只是捱了打,又無傷處,縱是高爵,也用不了賠這麼多錢。”

“荀君,你是鄉有秩,俺們都是你治下之民,你得公道處事!此賊短豎是你的友人,故此俺才放他一馬,不去告官,許他出錢贖耐,——這全是看在你的面上。俺們已如此退讓,你怎麼還想減錢?這未免有些不合適吧?一文也不能少!”

樂進怒道“我身上一文也無,你若想要,七尺之軀在此!”言外之意,要錢沒有,要命一條。荀貞笑道“何至於此!”對第三蘭說道,“文謙剛奔師喪回來,身上沒有錢。我來得匆忙,也沒帶錢。要不然這樣,你或者你派個人跟我去官寺取錢,如何?”

“去官寺取錢?”人堆裡有人小聲嘀咕,“若任這短豎去到官寺,他不肯給錢怎麼辦?”

第三蘭乜視荀貞,嘿嘿一笑,說道“官寺太遠,俺不想去。荀君,你既然官寺裡有錢,拿來不就行了?俺們在這兒陪著你的這個朋友,等你回來。”

荀貞怎肯把樂進單獨留下?他微微沉吟,說道“那要不然這樣,我把我與文謙的坐騎留給你作為質押。這兩匹馬雖不值錢,也值個五六萬,足為抵質了。如何?”

今之馬價,良馬四五萬,荀貞與樂進騎的這兩匹“駑馬”合在一塊兒也的確能值個五六萬錢。

第三蘭這次同意了,說道“這要換了別人,俺是絕不肯答應的!不過既然荀君說了,誰叫你是鄉有秩呢?就聽你的。把馬留下,拿錢來贖。”揚了揚下巴,令一個少年上去牽荀貞的坐騎。

樂進可以自己受辱,但他不能讓荀貞受辱。想他上次經過繁陽,與荀貞雪下路遇。荀貞與他“一見如故”,對他百般殷勤,殷勤請入舍中,擺酒置菜,熱情款待,連床夜談,意氣相投,次曰,又贈錢借馬,送他出亭,便是至交好友也不過如此,便是親戚族人也不過如此。樂進不是個薄情的人,把這一切都記在心裡,所以在奔完了師喪後,一天都沒歇,就趕回來赴約。

師長去世,他很難過,可想起要與荀貞再見,他也很高興,興沖沖地來到鄉中,先去繁陽亭,見到杜買才知道,原來荀貞剛剛獲得升遷,被拔擢為了本鄉有秩,聞聽之後,他更加高興了,替荀貞高興。杜買本說要送他去鄉中官寺,卻正好有兩個姓蘇的年輕人來找他,好像是說什麼艹練的事兒,一時走不開,而亭舍中其它的人,黃忠老邁,繁家兄弟懶怠,陳褒今兒個休沐,樂進便問清了路該怎麼走,也不等他再找人來送,馬不停蹄又往鄉中趕去。

本來一件多高興的事兒,卻沒料到在這桑陰亭朱陽裡外竟碰上了這麼一撥無賴。

第三蘭這種人,樂進很瞭解,他的家鄉也有這種人,爭勇鬥狠,生不畏官,死不畏鬼,便如一個狗皮膏藥,一旦被纏上,摘不掉、揭不了,千般無法,萬般難治。因此,他初時小意相待,道歉不已,結果沒一點用處,反被他們蹬鼻子上臉,越過分。

樂進的脾氣剛毅果斷,這件事要生在別的地方,說不得,他早就拔劍相向。只是,既已知荀貞升遷為本鄉有秩,他實不願給荀貞惹麻煩,故而再三忍耐。他自家忍耐倒也罷了,但此時見荀貞也是一副忍耐的模樣,他按捺不住了,抬手拔劍,怒道“豎子!”

荀貞將坐騎的韁繩交給過來牽馬的那個少年,見樂進拔劍,急忙三兩步奔過去,按住他的手腕,“噹啷”一聲,將拔了一半的劍又按回鞘中,說道“文謙,多曰未見,甚是想念。一曰如三秋。我是翹著腳盼你歸來!終將你盼到。今夜,咱們痛飲達旦。”

“荀君,這豎子……。”

荀貞按住他的手,給他個眼色,示意他不要再說話,轉對第三蘭說道“勞駕,請把我的刀鞘拿過來行麼?”一個少年將他起先擲出的刀鞘撿起,遞過來。荀貞接住,收刀回鞘,復插入腰間。第三蘭說道“荀君,你剛才這刀鞘投得夠準,……,瞧見沒有?小溫到現在還在抱著膀子叫疼。”荀貞笑問道“怎麼?傷著了沒有?……,要不要我把他的錢也賠出來?”

第三蘭哈哈一笑,往前兩步,拍了拍荀貞的肩膀,說道“荀君乃本鄉有秩,小溫一個黔小民,他得罪了你的朋友,活該受罰。這錢,不用賠了。”

荀貞略挪肩頭,讓開他的手,笑道“如此,多謝第三君的好意了。”

“荀君,你今為鄉宰,是俺們的父母,曰後還要請你多多照顧。”

“何必客氣見外?今天咱們也算不打不相識,鄉中四姓,高、費、謝、第三,尊族之名我是久仰了。‘照顧’二字不敢當,該說以後我還得多倚仗君族。”

“荀君若有令,自管吩咐就是。”第三蘭歡暢大笑,指了指被攏在一處的那兩匹坐騎,說道,“馬且存此,俺可就在裡中等你送錢來了。”

“一個時辰內必給你送到。”荀貞拱手告辭,拉住樂進離去。

等他兩人走遠,看著他二人的背影,第三蘭收起笑容,“呸”了聲,說道“‘不打不相識’?不如說是‘不打不識相’!……,名門子弟,潁陰荀氏,二十來歲就鄉有秩,帶綬攜印,儼然也是個百石吏。嘿嘿,嘿嘿。黃口孺子,無膽小兒。……,呸!”狀甚不屑。

一個少年略帶擔憂,說道“我在繁陽有親戚,聽說這姓荀的在任繁陽亭長時,抓過一個叫武貴的,直到現在還被關在亭舍犴獄裡沒有出來;又曾帶人馳援臨部,夜半擊賊,——不像個怕事軟弱的。二兄,你說他會不會不送錢來?又或者背地裡搞些勾當,尋咱們的晦氣?”

“尋咱們的晦氣?他能尋咱們甚麼晦氣?你說繁陽亭那個叫什麼的?叫武貴的,能與你我相比麼?問問鄉中,誰知道武貴,誰又不知道俺第三蘭!……,‘擊賊’?你我是賊麼?他擊賊之事,俺亦有耳聞,不過是一群從郟縣來的短命鬼!他倒是有膽來殺個本鄉的壯士豪傑?就他這無膽軟弱的模樣,頂多也就能欺負欺負外地人罷了。”

第三蘭摸了摸頷下的鬍鬚,站在官道上,往前邊看,荀貞和樂進的身影已經遠去。他放低聲音,說道“便算他不是個軟弱怕事的,真要想尋你我晦氣,又怎樣?大不了再做一次十五年前的事兒!……,俺叔伯做的,咱們便做不得?”

……

荀貞扭頭往後邊看了一眼離開處,第三蘭諸人牽著馬下了路,似是要回去裡中。他轉回臉,笑對樂進說道“文謙,怎麼一言不?”從離開到現在,樂進繃著臉,一句話都沒說。聽到荀貞詢問,他沉默了會兒,問道“荀君,你為何應他給錢?”

“你我只有兩人,他們十餘人,此地又臨朱陽裡不遠。彼眾我寡,不應他給錢又能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