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番外之二 捐班知縣的幸福生活(為雨過天青雲打賞加更)

上一期番外講了取得秀才功名之後的讀書人今後的人生走向,還例舉了一個可以投機取巧,以極其微弱代價撈到一張秀才告身的法子。

為啥說是微弱呢?

因為《周易》是五經當中最不討喜的一科,選它應舉的可以說是百中無一,自然書肆裡的參考書也少得可憐,更不用說還得帶範文,花個一錢銀子就能把這樣的書一網打盡。

有人說,這一錢銀子也是銀子,兩手空空的穿越者也得有這個錢啊!

不要緊,就算穿越者的兜比臉還乾淨,家裡這過冬的棉被和棉袍總有吧?抱去當鋪裡抵押了,一錢銀子就到手了。

甚至當鋪的朝奉(由秀才轉職而來)可能看在你也是讀書人的份上,怕你將來萬一科場揚名前程似錦,故而將東西推辭不收,直接白送你一錢銀子,也好就此結個善緣。

等秀才告身一到手,族中長老或者村裡的鄉老里正就會按照慣例獎勵你至少二兩的斕衫銀子,以此勉勵你繼續攻讀……攻讀是一定不會攻讀的,贖回先前抵押的棉被棉袍倒是綽綽有餘。

現在本錢也有了,那就跑商去休……至於如何用這二兩銀子來家致富,那是你的問題,都是無所不能的穿越者了,這點還用我來教麼?

再說了,我要是知道怎樣做生意可以財,還會來寫書麼?

真是,非逼人說實話!

閒言且住,今天就講一講想捐班混花樣該怎麼操作好了;有請本章主人公,捐班陳員外(已取得本人授權),掌聲走起!

先是一些必要的人物設定。

員外爺陳某,祖籍山東省臨河縣,地道山東老鄉一個,家中有那幾十畝肥田,在縣城內還開有糧米油鹽鋪一間,這捐官的經濟基礎終歸是有的。

話說陳老爺雙親俱全在堂,在俺們臨河縣也算是響噹噹的大戶人家,這祖上三代既與瓦舍戲子無親,也與青樓美眉無關,絕不涉倡伶賤藉,乃是大大的良民一個。

至此,一個捐班所須的前提條件都已具備了。

想要捐官,先要證明自己不是那塊科舉做官的材料,不然就可以省下這筆錢了……

話說這陳老爺六歲入蒙學,十六歲次應童子試,結果一直考到二十五也沒考中秀才,這下陳老爺終於對科舉之路死心,開始盤算其他出路了,比如……花上點錢。

想捐班,先要證明自己是個良民。

於是鄉中裡甲給出具的‘籍貫鄉引’,村中保長給出的‘戶保’以及五戶鄉鄰一起按手印作保的‘鄰保’等證明檔案都得齊備。好在陳老爺他是當地的大戶,開證明這種小事不用花錢,賣賣老臉就成。

接下來是‘捐出身’,雖然陳老爺想捐班,但捐班也要有出身才能捐,純白身是不行的。

於是陳老爺又花了一百兩銀子,為自己捐了一個例貢的出身……沒錯,陳老爺現在可以直接去考舉人了,但你覺得他一個連秀才都考不中的例貢能考上嗎?。

之後就是‘上兌捐官’,清例是由戶部衙門在各省專門設一捐局收取捐官的銀子,你得提前備足賄賂捐局上下大小官吏的抽頭,才能把捐官銀子順順利利送進戶部衙門……當然你也可以直接去京城戶部衙門上兌,不過這樣更花錢,箇中緣由稍後解釋。

捐局收兌之後,會給你出具一張皮紙收據,而你要找三個和你是老鄉的在職官員在收據上蓋印證明你陳老爺就是陳老爺,而不是什麼江洋大盜冒充。

這一點就稱為“具結作保”。

也許你會說你壓根就不認識什麼同鄉官員,怎麼找人具結作保?

沒關係,他們都認識錢。

你只要找到一處山東同鄉會館,然後給會館主人遞上一個大大的紅封,他就會出面幫你辦好這件事。

現在知道為啥直接去京城上兌更花錢麼?這京官的胃口大呀!

第三步,戶部衙門在收到捐局上繳的捐官銀子後會給你上兌的捐局一份公文……不是陳老爺的委任狀,你在想什麼呢?

戶部衙門會藉口眼下正在‘打毛子、打鬼子、打英夷、打法蠻、剿白蓮、剿長毛、剿匪、剿拳民、剿革命黨、徵準噶爾、徵大小和卓、平三藩呆灣、建海防、建6衛、建綠營、養八旗’等藉口跟你再要一筆捐納……如果你不肯給,那就沒有然後。

奶奶滴,不就幾百兩銀子麼?給了!

第四步,單雙驗看。

簡單解釋一下,繳納第二筆捐納之後,戶部會給陳老爺建檔案,然後檔案袋蓋印轉交吏部分到各省候缺。

不過捐班在排隊候缺的時候比較吃虧,得按檔案編號單雙分月候缺,這個月抽單數,下個月抽雙數。

你不想等了?沒問題,再加一筆捐,不管單雙,哪個月你都能排隊候缺;要是再加點兒,也能直接跳過這一環節,進入下一步,‘驗看’。

原來這捐官,按例還要上京城去給旗人王公驗看,看你陳老爺到底有沒有長民之父母的那張臉。

您要是個職業p手,靠濾鏡美顏堆出來的鮮肉小仙女,那還是回家洗洗睡吧,別上京嚇著王爺。

不過陳老爺也不用太過擔心,雖然他這人長得的確比較磕磣,但這沒啥大不了的……反正老子有錢!再捐一筆,免了這驗看!

第五步,抽籤分缺。

至此,陳老爺你已經是名正言順的一屆縣官,不過這去哪裡當官麼?還要經過御門前抽籤來決定。

當時有這樣一種說法“時運通,抽二東(山東、廣東,這倆地方有錢);通又通,抽廣東(經濟特區,gdp全國第一,魚翅撈飯oh-yeah!)。時運低,抽四西(陝西、山西、江西、廣西,清代著名的窮鄉僻壤);低又低,抽廣西(不但最窮,境內動不動還老有人造反)”。

當然了,因為鄉土迴避的原則,陳老爺想回老家山東當官是不可能的。

那就再多出一筆錢,指定地點,去鄰居省份江蘇(當時江蘇的經濟條件僅次於山東,現在兩省是沒法比了)謀一個靠海傍河(有水運船檢可以撈油水)的縣當縣官。

現在萬事具備只欠東風;陳老爺想去江蘇上任可不能孤身一人前去,得前呼後擁,打出‘肅靜,迴避’牌子,鳴鑼開道,擺出官架子才可以起行。

以陳老爺現在的條件,這點他肯定是做不到了;不過不要緊,前度幫陳老爺找同鄉官員擔保的會館主人再度出場!

在會館主人一番奔走牽線下,一位從江蘇來京城販運南貨的於大官人答應在返鄉途中,順便捎上這位新任陳知縣,而於大官人上京時所帶的夥計,就是陳知縣的鼓吹牌手等隨行人員。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