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零五章 鴨怪奇緣(1)

話說那楊從循與胡三自打離開巖頭夼,因為擔心李家兄弟回過神來報復,一路上日夜兼程,幾乎拿出全掛子勁頭趕路,不出十日就趕到泰安縣境內。

然而入城之後,楊從循並沒有直接回家,而是領著胡三在城裡兜兜轉轉,先在城內集市的早點攤子上,弄些了油餅麵湯之類的東西填了填肚子。

見楊從循到了家門口卻不回家,小胡三眼珠一轉。

“楊兄,你是怕到家繼母不肯管飯,所以才和兄弟我先吃點東西墊補一下麼?”

一聽小狐狸的問題,楊從循登時就樂了“兄弟你這是說哪裡話來?

楊某雖然科場蹉跎,以至於出家為道,徹底割捨這紅塵俗世。

可就算今後再也分不得楊家的家產,哥哥我也是楊家的親生血脈。

這楊門長子回家,豈有連飯也不管一頓的道理?

兄弟只是……哎!”

楊從循告訴小狐狸,當年其父楊新篤力排眾議,不惜掃了楊許氏的面子,也要送自己外出求學。

結果自己到頭來不但把秀才的功名給丟了,而且也沒跟家裡商量,就上山當了道士,這還不得把楊新篤氣出個好歹來?

唯今之計,楊從循他只有搶在親父楊新篤怒暴走之前,搶先跪訴衷腸,表明自己出家棄世是為了查明生母昔日無疾暴亡之因。

因此求楊新篤看在生母面上,准許自己去關外祭奠盡孝,這樣才有可能勸住血液上頭的楊新篤。

想跪訴衷腸,就不能有外人在場,一旦橫生枝節,後面的籌劃全都無法展開。

因此就算楊從循再如何思親心切,也不能直接踏進家門,免得被楊許氏從中插上一腳。

只能趁楊新篤外出盤點賬目的時機,去楊記綢緞莊磕頭哭訴。

“今日兄弟是特地前來尋找在綢緞莊裡盤點算賬的家父負荊請罪。

待將此處揭過之後,再和家父一道返家不遲。

算算時辰,現在家父也該進綢緞莊的門了,就是不知究竟去得是哪家……算了,先去我家老號碰碰運氣再說。”

說罷,楊從循端起桌上的麵湯一飲而盡,又在飯桌上丟下十來個銅板後,這才起身領著胡三趕往位於縣城東的‘楊記綢緞莊’。

然而還沒等楊從循在自家綢緞莊門前整理好衣冠,一個在門口負責招呼客人的夥計早就挑簾迎出,上前作揖問禮。

“道長在上,小人有……咦?這不是少爺麼?少爺您回來了?!”

楊從循壓根就沒想到一個在綢緞莊門口迎客的夥計一眼就把已經改扮成道裝的自己給認了出來,趕忙稽還禮,趁勢將來人仔細打量一番,卻現那人居然是先前去觀柳書院伺候自己的楊四?!

這下著實讓楊從循吃了一驚“竟然是楊四哥?

你為何不在家中伺候牲口,而要在此處迎門?”

見楊從循動問,楊四頓時就苦著一張臉自嘲道。

“要是早知道會有這個下場,當時小的說啥也要跟著少爺你一起上山,打死也不回家來報這個訊。

少爺你有所不知,那一天小的見了老爺……”

那一天楊四剛把楊從循被縣太爺革去了秀才功名,因而對科舉一途心灰意懶,所以上昆嵛山學道的事情簡單一說。

登時就氣得楊新篤好一陣捶胸頓足,接連罵了楊從循好幾聲忤逆不孝。

之後楊新篤又大聲吩咐堂下垂手伺候的健僕去取索子,趕緊跟著楊四上山把楊從循這個逆子給捆回來。

楊老爺在外廂整得動靜如此之大,一下就把後宅中安坐刺繡的當家主母,楊從循的繼母楊許氏給驚動了。

當得知楊老爺堂前飆的原因是楊從循未曾稟明父母就私自上山修道。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