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二十六章 深山女村(1)

“那一年,為父剛剛從你祖父那裡接受楊家的綢緞生意……”

都說這天下萬事開頭最難。

就在剛接手生意的楊新篤為鋪子的事情忙得焦頭爛額之時,又傳來一個驚天噩耗。

楊家僱來給人送貨貨車在路上被歹人劫了,整整一百匹上好絲絹是一片不剩!

這貨車被人劫走的訊息一傳開,前來楊家討要訂貨催收欠款的人幾乎踩平了楊家的門檻。

最後楊新篤他費盡唇舌,又當眾立下字據,把自家名下所有的田產地契統統押在中人處作保。

這才使得債主們暫時鬆口,給楊家寬限了一年還債的期限。

然而是個人都明白,這土匪們攔路搶劫又不是過家家,不可能過上幾天就登門將自己搶去的絲絹還給你。

因此那心善些的債主不免就為此搖頭嘆息,心道楊家這關怕是難過了。

卻說楊新篤再將登門討債的債主們打走以後,就換上素服,跪在祖宗神位前,“咚咚“得磕起了響頭。

待焚香叩之後,楊新篤走上前去請走了祖宗神位,接著又小心翼翼得移開了供奉神位的神案。

只見楊從循啟開神案下那一塊略微活動的地磚,從中掏出一個兩尺來長,尺許寬窄,用蠟油封得死死的柏木匣子出來。

這裡稍微解釋一下,過去人們習慣把家裡最貴重的東西藏在祖宗神位之下,並非真是祖宗有靈,可以在危急關頭顯靈保護匣中之物不被賊人所盜。

而是過去人們每天要早中晚三次給祖先上香,供完香後還要用細布將祖宗神位挨個擦拭一遍。

一旦有外人潛入,偷偷得移動神案來尋找神桌下的機關,那案桌上牌位擺放順序或位置一變,一下就能被每日前來上香的人看出來問題來。

這神位被外人動了,自然就是有賊人惦記上了自家的東西,因此主人會不動神色得安排家丁在祠堂四周悄悄埋伏,等賊人再來時,將其抓住送官。

這大戶人家藏物之處肯定設有巧妙機關,哪有一次探查就被人破解的道理?

因此當賊人攜帶趁手工具想要二次前來破解機關之時,就會被早就埋伏在四周的家丁一舉擒獲。

天天都能給祖宗敬香的子孫,先人自會有福澤傳下,以蔭子孫。

至於那些一年到頭都不去看望祖先的不肖兒孫,祖宗自然也懶得管你,說得就是這麼個道理。

言歸正傳。

一見那個匣子,楊新篤眼眶中頓時就湧出大顆大顆的淚珠。

“楊家列祖列宗在上,今日孩兒為保全楊家的家業,不得不請出此物,還請列位祖宗保佑孩兒此去能夠功成。”

這位看官問了“既然楊家這麼重視這個柏木匣子,為此不惜將其藏在供奉祖先牌位的神桌之下,那麼這個匣子裡裝的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那是一匹雲錦,織金繡羽花紗雲霞團染的雲錦!

那位看官又問了“這雲錦不就是一種綢緞麼?至於動用這麼大的陣勢藏一匹綢緞?”

這雲錦織造工藝起於東晉時期,義熙十三年(公元417年),在建康(今江蘇南京)便設有主管織造雲錦的錦署。

在其後14oo年的展過程中,雲錦的織造工藝漸漸變得越來越複雜。

要依靠織錦女工操持著提花木機,六人一組,互相配合著,將記憶當中的圖樣一絲一線編織而成的。

雲錦的整個織錦過程是繁複無比,要是哪個女工不小心織錯了一針,那整塊料子就廢了,必須全部拆掉從頭再來,因此民間又有‘一寸錦,一寸金’的說法。

在清朝立國之初,這金陵雲錦即被選為供奉皇室享用的貢品,康熙爺時更設‘江寧織造府’總管雲錦織造一事……

不知你讀過《紅樓夢》沒有?作者曹雪芹他父親就曾是江寧織造!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