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番外 中醫學知識小科普 慶白銀第9更

有人問了,文章中曾經出過一味和藜蘆相反的細辛,這是什麼東西啊?

這細辛啊,其實就是‘馬兜鈴’的葉片……‘馬兜鈴’,就是孫大聖開給朱紫國王的烏金丹中的一味藥。

據說是這樣,總不能告訴國王裡面加的其實是馬尿……白龍馬的也不行!

馬兜鈴,別名水馬香果、蛇參果、三角草、秋木香罐,因其成熟果實如掛於馬頸下的響鈴而得名。

可你知道嗎?

嚴格意義上講,‘馬兜鈴’這種植物,只有其果實才有資格被稱為‘馬兜鈴’。

其根可單獨入藥,稱‘青木香’,而莖入藥稱‘天仙藤’,葉則稱‘細辛’,這四種中藥的功效可不太相同。

與此相同的例子還有‘茵陳’。

這種植物取其葉片入藥,嫩葉叫‘茵陳’,老葉叫‘青蒿’。

對,就是屠呦呦博士獲獎的那個青蒿,其根則是鼎鼎大名的‘板藍根’。

真可謂一身是寶。

這就是中醫有時給人一種比較混亂感覺的原因一整株‘馬兜鈴’(根莖葉果)叫‘馬兜鈴’。

單拿出果實也叫‘馬兜鈴’。

一整株‘茵陳’叫‘茵陳’,單拿出幾片嫩葉也叫‘茵陳’。

就這點,我查閱過相關資料,也曾諮詢過一些老中醫。

最後大家比較認同的觀點就是,這應該是藥品採購層面所引起的混亂。

這是因為‘馬兜鈴’的果實很容易和其他植物的果實(比如‘馬香果’)相混淆。

因此當藥鋪向藥材批商採購藥材時,必須將一整株‘馬兜鈴’都買下來,這樣才知道你買的是什麼。

哪怕你就只需要它的果實,那也得買一整株!

要是單買果實,就很容易和同批採購的其他藥材相混淆。

給病人抓錯藥可是要命的錯誤。

至於這樣會不會虧本……你想多了,藥鋪只要把買回來的‘馬兜鈴’,單獨拿出來拆零碎,就可以賣‘青木香’,‘天仙藤’和‘細辛’。

當然,上面都是些擴充套件內容。

作為讀者的你們只需要記住一點,那就是中藥最基本的單位是‘味’而不是一株植物!

如果某個方子用到一整株‘茵陳’,那得算三味中藥(嫩葉、老葉、根)!

比‘味’大一級的單位叫‘方’,就是由數量不等,劑量也不等的若干味中藥,按照特定的組合規律形成的合劑,或者叫混合物。

比‘方’再大一級的單位叫……丹,丸,散,湯,貼,膏。

這是一系列按照成藥形態區分的中成藥合劑。

比如‘五虎丹’,這是大個藥丸;‘烏雞白鳳丸’是小藥丸;‘武侯行軍散’是一包藥面;‘遂元早宜湯’是一鍋藥湯;‘傷筋動骨貼’是一貼膏藥;而‘蜜煉川貝枇杷膏’則是一瓶黏稠液體狀的藥膏。

現在問題來了,這‘丹,丸,散,湯,貼,膏’,和上面說的‘方’到底有什麼區別啊?

答,這些‘丹,丸,散,湯,貼,膏’比‘方’多了一味或者幾味在藥方上沒有記錄的藥物!

比如說,‘蜜煉川貝枇杷膏’,就是把生蜂蜜和川貝枇杷膏放在一起熬熟之後形成的藥膏。

其實治咳嗽的還是裡面的川貝枇杷膏,只不過摻上蜂蜜後服用的口感更佳。

不過你可要記得,‘蜜煉川貝枇杷膏’和‘川貝枇杷膏’不是同一種中藥!

所以服藥後的注意事項也不盡相同!!

比方說,喝了‘蜜煉川貝枇杷膏’後一定要忌口。

尤其別吃大蔥,不然就等著鬧肚子吧……因為大蔥它反蜂蜜,無非就是毒不死人,只會腹瀉罷了。

至於‘川貝枇杷膏’就無所謂了,愛吃蔥就儘管吃好了。

好了,闡述到這個程度,就可以解釋一下小說中,劉兆璘他為什麼要用如此一種來回繞彎的方法‘自殺’了。

文中已解釋過,當有人向嘉靖皇帝告有‘胡僧獻長生不老術’一事後,劉兆璘再也不能像起初設想那樣,附身在胡僧身上離開皇宮。